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小鹏

作品数:243 被引量:316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8篇期刊文章
  • 90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2篇医药卫生
  • 23篇机械工程
  • 12篇文化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电气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77篇外科
  • 39篇压榨
  • 36篇手术
  • 35篇压榨技术
  • 35篇内镜
  • 34篇腹腔
  • 31篇腹腔镜
  • 30篇切除
  • 26篇切除术
  • 26篇磁体
  • 18篇动物
  • 18篇消化道
  • 18篇化道
  • 17篇磁性
  • 16篇黏膜
  • 16篇微创
  • 16篇剥离术
  • 13篇直肠
  • 13篇钕铁硼
  • 11篇吻合环

机构

  • 209篇西安交通大学...
  • 124篇西安交通大学
  • 106篇西安交通大学...
  • 20篇陕西省人民医...
  • 3篇西安医学院
  • 2篇西安工程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西安市儿童医...
  • 2篇陕西省安康市...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西北有色金属...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陕西省疾病预...
  • 1篇西京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合...
  • 1篇鄂尔多斯市中...
  • 1篇西安市中心医...

作者

  • 241篇严小鹏
  • 231篇吕毅
  • 133篇马锋
  • 63篇张苗苗
  • 39篇史爱华
  • 36篇白纪刚
  • 36篇史爱华
  • 30篇马佳
  • 26篇张勇
  • 25篇王浩华
  • 24篇吴荣谦
  • 23篇王善佩
  • 19篇刘学民
  • 16篇李建辉
  • 14篇张勇
  • 13篇付军科
  • 12篇李宇
  • 11篇董鼎辉
  • 11篇卢强
  • 9篇刘雯雁

传媒

  • 32篇中国医疗设备
  • 9篇医疗卫生装备
  • 8篇中华消化内镜...
  • 7篇现代生物医学...
  • 6篇中国医疗器械...
  • 6篇中国胸心血管...
  • 6篇中华普通外科...
  • 5篇中国医学教育...
  • 5篇中华肝脏外科...
  • 4篇局解手术学杂...
  • 4篇腹腔镜外科杂...
  • 4篇中国医学装备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国内镜杂志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医学教育研究...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年份

  • 15篇2023
  • 25篇2022
  • 46篇2021
  • 52篇2020
  • 31篇2019
  • 17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14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2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示踪技术在食道肿瘤标记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设计并加工用于胸腔镜食道肿瘤术中标记定位的磁体,通过实验犬对磁示踪技术(MT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验证。方法用于食道肿瘤标记定位的磁示踪磁体包括示踪磁体(TM)及寻踪磁体(PM)两部分,采用钕铁硼(NdFeB)材料加工而成。选择6只雄性健康Beagle犬,全身麻醉后通过内镜下软组织夹将TM钳夹并固定于食管假定的肿瘤旁边,24 h后行胸腔镜,经操作孔置入PM于食道的可疑病变附近,PM与TM因磁力相互吸引,从而实现食管胸腔镜下手术时对肿瘤的定位。结果成功加工出可用于胸腔镜食道肿瘤术中标记定位的磁TM。6只Beagle犬在内镜下均成功留置TM于食管假定的肿瘤边缘,操作中无磁体滑脱、出血等副损伤。24 h后,胸腔镜手术下顺利置入PM,且PM与TM成功完成自动相吸,实现了胸腔镜下对食道肿瘤的定位和识别,整个过程操作顺利,未出现任何副损伤。结论基于MTT的胃镜联合胸腔镜食道肿瘤标记定位安全可行,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马佳李江樊茜吝怡吉琳常凯曦李建辉吕毅严小鹏
关键词:食道肿瘤胃镜胸腔镜手术
不同镀层钕铁硼磁体抗胆汁腐蚀的体外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利用体外浸泡法评价镍镀层、氮化钛镀层和镍-氮化钛复合镀层后的钕铁硼磁体抗胆汁腐蚀的效果,为临床磁压榨技术在胆道重建中的应用提供表面改性方案。方法:收集临床患者胆汁,采用体外恒温38℃浸泡磁体,定期称量磁体质量并更换浸泡液,检测浸泡液铁离子浓度。浸泡30天后计算各组磁体质量丢失率,扫描电镜观察磁体表面结构。结果:胆汁浸泡30天后,裸磁体、镍镀层、氮化钛镀层、镍-氮化钛复合镀层组磁体质量丢失率分别为0.57%、0.35%、0.34%、0.19%,不同时间点浸泡液铁离子浓度不同。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各组浸泡后磁体表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斑,镀层出现脱落。结论:镍-氮化钛复合镀层表面改性处理后的钕铁硼磁体抗腐蚀能力明显优于单纯镍镀层和氮化钛镀层的磁体。
田波彦刘豪付珊马锋史爱华韩娜马思捷张砚超吕毅严小鹏
关键词:钕铁硼表面改性胆汁
一种胶囊内窥镜磁与麦芒仿生双驱动装置
一种胶囊内窥镜磁与麦芒仿生双驱动装置,包括:仿麦芒结构的尾须,尾须具有一定柔韧性,连接于载体环,载体环由具有磁性的柔性材料制成,可固定于胶囊体表面;可经胃酸溶解的嵌套胶囊,嵌套胶囊为一层糖衣,将尾须压在胶囊体表面;当胶囊...
吕毅单丽宇马锋杜妍莹吴荣谦严小鹏卢强
大鼠食管空肠磁吻合实验研究
2023年
目的以SD大鼠为模型探讨磁吻合技术在食管空肠侧侧吻合重建中的可行性。方法10只SD大鼠,麻醉后取上腹部正中切口,将近端空肠提至食管下端附近,经口置入1枚圆形磁体至胃内,棉签推送磁体至近端空肠,此时经口置入另1枚圆形磁体至食管下端,空肠内磁体与食管内磁体自动相吸,建立食管空肠侧侧磁吻合模型。记录吻合操作时间,观察大鼠术后进食情况,记录磁体排出时间。1个月后处死动物,获取食管空肠侧侧吻合口标本,肉眼及组织学观察吻合口形成情况。结果10只SD大鼠均成功完成了食管空肠侧侧吻合,整个手术操作过程顺利,术中未出现消化道损伤、出血等并发症,吻合操作时间(4.65±0.75)min;术后大鼠正常进食,无消化道梗阻表现;术后磁体排出时间为(11.30±1.77)d。所有大鼠术后1个月存活率为100%。术后1个月获取吻合口标本,肉眼观察可见吻合口形成良好,HE和Masson染色可见吻合口黏膜光滑平整,吻合口各层组织连续性良好。结论利用磁吻合技术可在食管与空肠之间建立良好的侧侧吻合,是对食管空肠磁吻合研究的有益探索。
田波彦张苗苗万嘉辉吕毅吕毅
关键词:食管空肠吻合
应用磁压榨原理创新微创化门腔分流的实验研究
严小鹏
关键词:门腔分流微创介入技术门脉高压症
一种肺表面磁锚定装置的动物实验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验证自行研发设计的腔镜磁锚定装置辅助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的可行性。方法以6只健康Beagle犬为动物模型,全身麻醉后实施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以磁锚定装置来替代肺钳,完成肺叶的牵拉暴露。记录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者对磁锚定牵拉装置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的评价。结果6只Beagle犬在磁锚定装置的辅助下,成功完成了肺楔形切除,术中借助磁锚定装置可完全替代肺钳的暴露功能,有效消除了术中单孔胸腔镜操作时器械之间的"筷子效应"。磁锚定装置能够为手术提供足够的牵拉力,术野暴露清晰。术中未出现组织损伤、锚定抓钳滑脱等现象。手术时间(22.67±3.25)min(18~26 min),术中出血量均小于10 ml。术后实验动物存活良好。结论磁锚定装置用于胸腔镜肺楔形切除安全有效,可消除操作器械间的相互干扰,具备临床应用潜力。
李益行张勇张勇吝怡樊茜刘培楠赵旭燕武洋马锋马锋吕毅
关键词: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比格犬
我国西北某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生科研态度现状调查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调查我国西北某研究型大学医学本科生对科研活动的态度,为医学院校学生教学管理工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我国西北某研究型大学不同年级的480名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资料、未来职业规划、课余时间安排、对科研活动的态度以及对指导教师的选择标准等。对收集到的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80份,收回有效问卷449份,问卷回收率93.5%。调查显示在职业规划中,仅有40.8%的学生期望以后专职或兼职从事科研活动。现阶段学生认为自己每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大于24小时者仅有103人(23%),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中仅有6.2%的学生将其用于科研活动,其中年级及有无时间和精力是参与科研活动的影响因素。92.0%的学生表示希望能参加科研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实验项目是大部分(57.5%)学生希望的科研形式。对参与科研的结果期望中46.3%的学生希望能发表SCI文章,33.9%的学生期望发表中文文章。在指导教师的选择中,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是大部分学生(57.2%)考虑的因素,同时大部分本科生均表示对指导教师的性别、年龄因素没有要求。结论该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积极性高,但实际行动付出不够,对科研活动认识不足,学校管理层面应加大对科研活动的常识教育和思想引导。
雷蕾张苗苗李益行杨毓锐张耀丹张耀丹吕毅
关键词:医学生
磁锚定技术辅助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探讨磁锚定技术(MAT)在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自行设计加工适用于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磁锚定装置。以Beagle犬离体胃为实验模型,胃镜下利用软组织夹将靶磁体(TM)钳夹固定于假定的病变黏膜边缘,胃体外放置锚定磁体(AM),用来吸引牵拉TM,改变牵拉方向,并维持足够的组织张力,从而完成ESD。结果成功设计并加工出AM和TM。通过胃镜的钳道,利用软组织夹可将TM固定于病变黏膜边缘,钳夹方便,固定牢靠。胃体外AM能够灵活牵引TM,改变AM位置能灵活调节TM来控制黏膜牵拉力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清晰显示黏膜剥离面。整个操作过程顺利,未出现黏膜撕脱现象。结论MAT可用于胃ESD,能够为黏膜剥离面提供足够的组织张力,并充分显露剥离面术野,该技术操作简单,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番敏张玟刘欢毅和树娟吉琳吝怡史爱华马锋吕毅严小鹏
关键词: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基于磁压榨技术的直肠阴道瘘一期修补装置被引量:34
2015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直肠阴道瘘一期闭合修补的磁吻合装置。直肠阴道瘘一期修补磁吻合装置由两个弧形磁体组成。使用时经阴道操作,在瘘口边缘间断挂线,将直肠阴道瘘瘘口向阴道侧提拉,沿阴道长轴方向在提拉的瘘口基底部两侧分别放置弧形磁体,两边弧形磁体自动对位吸合压迫关闭瘘口。抽除牵引线,磁体留置于阴道侧壁上,2~4周内直肠阴道膈压迫吻合,同时磁体问的组织缺血坏死,最后连同磁体一起从阴道侧壁脱落排出。该装置充分利用磁吻合能实现组织炎症感染状态下吻合的特点,解决了传统直肠阴道瘘修补术复发率高和需要转流性造口的弊端。
严小鹏高燕凤邹余粮薛飞杨桓李建鹏赵广宾陆建文徐向华吕毅
关键词:直肠阴道瘘一期修补
磁锚定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学习曲线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磁锚定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学习曲线,总结该手术学习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磁锚定两孔法LC的110例患者临床资料。手术由同一组有丰富LC手术经验的医师完成。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34例,女76例;年龄20~74岁,中位年龄44岁。原发病: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81例,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8例,单纯胆囊息肉15例。采用累积和分析法及最佳拟合曲线制作学习曲线,观察不同学习期患者情况。两组手术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磁锚定两孔法LC,无中转三孔法及开腹手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0±11)min。学习曲线分为2个阶段,37例以前为学习期,37例以后进入稳定期。学习期时间跨度为12个月。手术时间由学习期的(53±9)min降至稳定期的(34±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23,P<0.05)。所有患者均无术中胆道及动脉损伤,无胆漏、胆道狭窄、出血、感染等术后并发症,无术后1个月再入院。结论磁锚定两孔法LC学习过程安全,对于有丰富LC手术经验的医师,通过12个月37例手术学习期积累即可熟练掌握,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张苗苗雷蕾徐庶钦冒健骐白纪刚白纪刚耿智敏吕毅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