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慧芳

作品数:178 被引量:670H指数:13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7篇子宫
  • 54篇内膜
  • 53篇宫内
  • 53篇宫内膜
  • 51篇子宫内膜
  • 50篇子宫内膜异位
  • 49篇异位症
  • 47篇子宫内膜异位...
  • 47篇内膜异位症
  • 28篇中医
  • 22篇中药
  • 18篇血瘀
  • 16篇围绝经
  • 16篇围绝经期
  • 16篇经期
  • 16篇绝经
  • 15篇病机
  • 14篇痛经
  • 13篇血瘀型
  • 12篇盆腔

机构

  • 149篇黑龙江中医药...
  • 146篇黑龙江中医药...
  • 4篇哈尔滨市第一...
  • 3篇杭州市妇产科...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成都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白城中医院
  • 1篇河北省沧州中...
  • 1篇绍兴市上虞中...

作者

  • 176篇丛慧芳
  • 28篇张天婵
  • 15篇高强
  • 12篇赵锐
  • 10篇于洋
  • 10篇徐晓宇
  • 9篇吴丹
  • 8篇孙博
  • 7篇杜娟
  • 7篇于洋
  • 7篇马遇春
  • 7篇杨东霞
  • 6篇王晓滨
  • 6篇姜北
  • 6篇李阳
  • 4篇王秀霞
  • 4篇武文鹏
  • 4篇刘彤彤
  • 4篇高彩云
  • 3篇马宝璋

传媒

  • 9篇黑龙江中医药
  • 9篇中医药学报
  • 9篇实用中医药杂...
  • 8篇中医药信息
  • 7篇医学综述
  • 6篇吉林中医药
  • 5篇针灸临床杂志
  • 5篇四川中医
  • 5篇辽宁中医杂志
  • 5篇云南中医中药...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 5篇长春中医药大...
  • 5篇中文科技期刊...
  • 4篇亚太传统医药
  • 3篇中国中医药科...
  • 3篇内蒙古中医药
  • 3篇河北中医
  • 3篇江苏中医药
  • 3篇湖北中医杂志
  • 3篇上海针灸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5篇2023
  • 11篇2022
  • 23篇2021
  • 8篇2020
  • 11篇2019
  • 10篇2018
  • 5篇2017
  • 11篇2016
  • 16篇2015
  • 16篇2014
  • 10篇2013
  • 12篇2012
  • 13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1
1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治疗围绝经期崩漏经验被引量:1
2010年
介绍丛慧芳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崩漏的经验;肾虚肝郁是本病的主要病机;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治疗原则,采用补肾疏肝法治疗本病;同时注重心理疏导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张丽娜丛慧芳
关键词:围绝经期崩漏肾虚肝郁补肾疏肝心理疏导
浅析肝热肾寒型痛经机理与治疗
2022年
丛慧芳教授认为上热下寒型痛经的病机为肝阴不足,脾肾阳虚;丛慧芳教授以“女子以肝为先天”为理论指导,治法上主张滋阴疏肝,温补脾肾,同时重视心对痛症的影响,注重心理安抚,安神养心,临床疗效显著。痛经是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常见疾病之一,对女性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其表现为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坠胀疼痛,痛连腰骶,甚则呕恶、昏迷,又称“经行腹痛”。根据有无盆腔器质性疾病将其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西医学认为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如前列腺素的升高和痛经的发生成正相关,此外也受生活方式、先天遗传影响。在中医学中痛经病位责之胞宫,受气血藏泄变化的影响,属“经行腹痛”的范畴。
李哲丛慧芳
关键词:上热下寒痛经肝阴不足
浅谈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2021年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疾病之一,常导致生殖障碍和内分泌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远期健康。西医治疗本病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副作用明显。相比较而言,中医药治疗此病优势显著,效果明显,本文予以总结。
裴志莹丛慧芳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药
论冲任与子宫肌瘤及乳腺增生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10年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的妇女。据统计至少有20%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二者均有病程长、进展缓慢、容易复发的特点,而且相伴而发。
段予丛慧芳
关键词: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冲任
从阴阳失衡论治经断前后诸症被引量:4
2015年
介绍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为基础加减治疗经断前后诸症的经验。认为阴阳失衡为本病的发病机制,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可平衡阴阳。并举验案1则。
黄飞翔张治芬丛慧芳
关键词:经断前后诸症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针药结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95例被引量:1
2012年
1临床资料选择2009-01-2011-0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妇科住院的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肝肾阴虚型患者95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4岁,平均年龄44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8年。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诊断标准及辨证分型标准。
丛慧芳吴丹
关键词: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针药结合治疗辨证分型标准诊断疗效标准平均年龄肝肾阴虚型
丛慧芳教授酒煎仙方活命饮灌肠法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酒煎仙方活命饮对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方法:将42名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酒煎仙方活命饮灌肠作为治疗组,经期口服西药洛芬待因缓释片作为对照1组,水煎仙方活命饮灌肠作为对照2组。最终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第一、第二、第三个月的VAS评分,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酒)的总有效率92.31%(12/13),对照1组(西药)的总有效率为41.67%(6/12),对照2组(水)的总有效率为78.57%(11/14)。治疗组(酒)的治愈率为30.77%,对照1组(西药)的治愈率为8.33%,对照2组(水)的治愈率为14.29%。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的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的VAS评分,治疗组(酒)治疗后第一个月VAS评分为5.54±0.93,第二个月VAS评分为3.46±1.08,第三个月VAS评分为1.85±1.83;对照1组(西药)治疗后第一个月VAS评分为6.75±1.09,第二个月VAS评分为5.67±2.13,第三个月VAS评分为4.83±2.94;对照2组(水)治疗后第一个月VAS评分为6.43±1.35,第二个月VAS评分为5.29±1.44,第三个月VAS评分为3.64±2.22。结论:仙方活命饮酒煎后灌肠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赵佳琪高强刘凯莉丛慧芳
关键词:仙方活命饮痛经寒凝血瘀灌肠
丛慧芳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被引量:3
2021年
丛慧芳教授认为,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多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病机为伏寒伤肾、致瘀损络。寒冷地区多发本病,在先天之寒、胎传之寒、自感之寒的作用下易形成伏寒,待女性内在生理及外部条件变化之时伺机而发。临床中,丛教授常治以温肾散寒、祛瘀止痛,兼顾温心阳、通心脉、安心神,多采用中药内服外治相结合,内服选少腹逐瘀汤加减,外治取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中药保留灌肠,还于经期针刺地机、十七椎、三阴交、次髎、内关等穴,可即时止痛,疗效显著。
高强姜北张天婵栾毅峰丛慧芳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寒凝血瘀寒冷地区名医经验医案
温经活血法治疗“冰伏寒邪”型慢性盆腔炎临床体会被引量:1
2010年
寒、湿、瘀、作为"冰伏寒邪"型慢性盆腔炎的核心病理。其相互搏结,客于冲任、胞宫,而致经脉阻滞,血行不畅,不通则痛,迁延日久致使本病难以治愈,且反复发作。根据其病因病机,通过导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确立了温经活血治疗原则。在临床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和微波的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王海云丛慧芳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温经活血中药灌肠疗法微波疗法
试论温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诊治思路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笔者多年临床观察发现寒湿凝滞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往往“正气不足”为其发病基础,“寒湿留恋”为其缠绵难愈之根,而“瘀血阻滞”为其病理结局.临床以温针灸方法治之,收到“扶正温经,除湿活...
丛慧芳徐晓宇张鹏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温针灸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