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四保

作品数:163 被引量:1,677H指数:23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8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8篇经济管理
  • 17篇历史地理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5篇城市
  • 24篇生态
  • 18篇生态补偿
  • 13篇主体功能区
  • 13篇功能区
  • 12篇外部性
  • 11篇区域经济
  • 11篇老工业基地
  • 10篇区域外部性
  • 9篇政府
  • 9篇贫困
  • 9篇资源型
  • 8篇资源型城市
  • 8篇经济地理
  • 7篇地理
  • 7篇主体功能区划
  • 7篇经济区
  • 6篇地理学
  • 5篇地方政府
  • 5篇人口

机构

  • 155篇东北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综合开发研究...
  • 4篇延边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海南大学
  • 2篇长春市人民政...
  • 1篇广西大学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吉林省工程咨...
  • 1篇吉林省人民政...

作者

  • 162篇丁四保
  • 21篇王荣成
  • 15篇王昱
  • 13篇卢艳丽
  • 13篇孙平军
  • 11篇李宁
  • 9篇朱华友
  • 7篇郑文升
  • 7篇赵伟
  • 6篇修春亮
  • 6篇孙淼
  • 5篇王晓芳
  • 5篇高斌
  • 5篇相伟
  • 5篇李雨停
  • 5篇刘瑞超
  • 4篇宋玉祥
  • 4篇慕晓飞
  • 4篇王晓云
  • 4篇赵琪

传媒

  • 19篇经济地理
  • 14篇人文地理
  • 13篇世界地理研究
  • 12篇地理科学
  • 8篇开放导报
  • 8篇中国人口·资...
  • 6篇地域研究与开...
  • 5篇软科学
  • 5篇资源开发与市...
  • 4篇东北亚论坛
  • 4篇经济问题探索
  • 3篇东北师大学报...
  • 3篇经济纵横
  • 3篇经济视角
  • 2篇当代经济研究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经济体制改革
  • 2篇城市规划
  • 2篇东北师大学报...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年份

  • 4篇2014
  • 7篇2013
  • 16篇2012
  • 17篇2011
  • 8篇2010
  • 14篇2009
  • 11篇2008
  • 11篇2007
  • 6篇2006
  • 12篇2005
  • 11篇2004
  • 14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5篇1999
  • 4篇1998
  • 3篇1995
  • 1篇1994
  • 3篇1993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图们江地区产业开发战略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文章认为图们江地区的产业开发既是一个当地原有产业的成长过程,又是中俄朝三国经济发展和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的过程。为此本文讨论了地区开发条件和潜力,进而提出了地区产业开发的原则、主导产业和产业的空间结构。
丁四保王莲琴
生态脆弱地区的区域外部性及其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9
2010年
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区域贫困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区最本质的特征。在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生态脆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不单是其自身的问题,而是一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区域之间关系的问题。本文在凝练我国生态脆弱地区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生态脆弱地区所遭遇到的区域外部性问题,即无约束条件下的消极外部性(环境影响)和限制开发条件下所产生的积极外部性(生态服务)。在国家区域协调战略下,由于区域外部性的客观存在,会使生态脆弱地区面临利益失衡,即产业限制导致的发展权力剥夺,人口迁移导致的公共服务流失和承担生态服务的成本。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脆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国家的政策取向,指出建立完善的区域生态补偿制度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并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口迁移等具体的区域生态补偿途径展开讨论。
卢艳丽丁四保王荣成王昱
关键词:区域外部性生态脆弱地区可持续发展
区域外部性的基础理论及其研究意义被引量:8
2013年
当前国内外关于区域外部性研究比较零散,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据此,从区域外部性存在的充要条件、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性与区域差异性、区域关联性和区域作用的单向性是其存在的充要条件,区域空间关联理论、地理运动理论、公共规制理论等是其分析的理论基础;区域外部性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形式、地理运动格局、作用机理、内化途径等是其主要研究内容;至于区域外部性问题的研究意义,认为在全球变化问题上,区域关系是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区域外部性研究是揭示区域关系的一个重要的认识工具,是对地理学区域研究的发展,其将丰富和发展地理学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对促进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孙平军赵峰丁四保
关键词:区域外部性
区域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需求及其制度障碍被引量:31
2010年
在"空间管制"和"功能区划"的管理模式下,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外部作用"或"外部性"非常明显,如果获益者不补偿,区域协调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面对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这个科学命题和重大实践,生态补偿还要同时解决人地关系中的区域关系,这就是区域生态补偿问题。区域生态补偿是从"区域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和操作生态补偿,关注于区域主体,关注于区域尺度上的"生态-经济"过程和资源环境问题,并通过相应的区域政策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是整个生态补偿尺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区域生态补偿,区域制度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强势的地方政府和异常活跃的地方经济,及其形成的"行政经济区域",以及激烈的区域竞争和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一同成为当前我国区域制度的核心特征。在这样的区域制度背景下,如何落实区域主体的补偿责任,形成区域间承担责任的机制,就成为区域生态补偿的焦点和难点所在。
王昱丁四保王荣成
关键词:区域生态补偿
发达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路径建构与思考被引量:12
2005年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区域经济政策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社会背景和规范的管理体制。随着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 ,其区域经济政策也相应经历了准备、兴起、调整与发展等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 ,对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路径建构提出了 5点见解。
李福柱丁四保
关键词:区域经济政策市场经济
基于外部性视角的区域生态补偿理论问题研究
2012年
当面对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这一重大科学和实践命题时,生态补偿自然要同时解决人地关系中的区域关系,这就是区域生态补偿问题。地理运动构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而现实中的区域都具有产权区域属性,产权区域分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跨区域的地理运动演化为一个区域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即区域外部性问题。区域外部性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判断外部性的"作用区域",从而讨论外部性的空间特性,包括作用方向、范围和空间格局,并最终得到关于区域分布和区域关系的更加深入的认识。区域外部性理论能从特定的角度回答诸如为什么要实施区域生态补偿,如何确定补偿中的责任主体,如何设计补偿方式和确定补偿标准等区域生态补偿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从而成为其重要的理论基础。
王昱丁四保卢艳丽
关键词:区域外部性区域生态补偿
分析SARS:在我国的地理扩散和地理障碍被引量:8
2004年
SARS疫情在我国的迅速传播已经对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生活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也为我们观察和分析地理扩散提供了难得的机会。SARS的扩散显然是一种地理过程 ,这个过程的第一个特征是以等级扩散为发展方式的 ,第二个特征是必然在扩散中遇到障碍。第一个特征的存在使疫情在一段时间里在我国得以迅速的蔓延 ,但是当采取各种医疗、隔离和防护措施后 ,SARS的扩散在出现障碍的条件下受到抑制。文章描述了疫情扩散的方式 ,在我国形成的地理格局 (以广东和北京为源地 ) ,认为这个地理格局的形成与我国流动人口的分布、人口流动的条件有关。同时指出 ,在疫情扩散的地理格局中 ,在中心城市形成的高度集中是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因为这样的集中已经对这些中心城市的包括“医疗中心”在内的行政、经济、交通等核心地的功能产生严重影响。为此 ,文章注意到我国一些没有发现疫情的地区的地理条件 ,认为存在着如地理距离 (距离衰减 )、地理环境、产业特征等地理障碍。通过对这些障碍的分析 。
丁四保赵伟相伟
关键词:SARS
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吉林省就业和收入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当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车轮向 2 1世纪胜利推进的时候 ,失业和再就业这个跨世纪难题已凸现在我们面前。在当前的形势下 ,国有企业本身消化失业的能力已十分有限 ,靠国有企业解决失业的思路难以成为现实。比较可行的选择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以此消除国有企业冗员劳动力向民营经济转移的所有制障碍 ,增强吸纳国有企业存量劳动力和社会新增劳动力的能力。吉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 ,农村剩余劳动力庞大 ;同时 ,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 ,国有企业改革所带来的下岗失业问题更为严峻。启动民营经济对缓解目前吉林省城乡就业压力、增加人民收入 。
李宁丁四保
关键词:民营经济就业
高速公路对区域发展影响的评价体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被引量:20
2012年
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设施,高速公路缩短了区域间的时空距离,迅速成为区域交通运输网络的动脉,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充分研究高速公路对区域发展影响的态势与差异性,构建了"指标遴选-权重确定与修正-评价运算"的评价体系流程,从经济社会环境角度建立指标体系,设计DAEF评价模型。为检验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将这一体系应用于山东省实证研究。经实证检验:①所设计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能够准确反映高速公路对区域发展影响的态势。高速公路对山东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呈正向影响、对区域环境变化呈现负向影响,影响力逐渐增强;各种指标对高速公路反应灵敏度随时间推移呈现一定规律: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灵敏度波动下降,而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经济效益在稳步上升;区域现代化进程灵敏度最高,区域外向联系次之,区域教育医疗卫生最低;高速公路环境负外部性增强。②评价体系能够准确反映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社会影响的空间差异。高速公路对山东省现状区的影响强于潜在区,影响力在各区具有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在中部又有北侧高于南侧的现象,即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济南都市圈"部分影响最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部分次之,"鲁南经济带"部分最低,分指标评价结果差异性明显。但高速公路对区域环境影响差异评价不够理想,认为高速公路环境外部性的货币化将是评价体系改进的重点所在。
刘瑞超丁四保王成新孙京姐
关键词:高速公路
国际物流格局中的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被引量:12
2003年
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国际贸易(物流)的支撑。世界产业结构的演替为东北亚区域产业结构演替方向提供了借鉴和方向性启示;但东北亚区域物流在国际物流格局中的地位决定了东北亚区域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影响东北亚区域一体化的因素分析,提出加速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几个关键:图们江地区一体化、跨境交通走廊以及区域内的节点城市与口岸等的建设。
相伟王荣成丁四保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发展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