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凯

作品数:32 被引量:278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十一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造口
  • 8篇胆囊
  • 8篇切除
  • 8篇经皮内镜
  • 8篇腹腔
  • 8篇腹腔镜
  • 7篇胆囊切除
  • 7篇胆囊切除术
  • 7篇切除术
  • 7篇内镜
  • 7篇腹腔镜胆囊
  • 7篇腹腔镜胆囊切...
  • 7篇腹腔镜胆囊切...
  • 7篇肠造口
  • 6篇胃造口
  • 6篇空肠
  • 5篇营养支持
  • 5篇手术
  • 5篇重症
  • 5篇空肠造口

机构

  • 3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南京大学
  • 2篇解放军第81...

作者

  • 32篇丁凯
  • 23篇黎介寿
  • 22篇李宁
  • 19篇汪志明
  • 17篇江志伟
  • 15篇吴素梅
  • 13篇嵇武
  • 7篇李令堂
  • 6篇杨荣
  • 6篇刘兴东
  • 5篇王丹
  • 5篇刁艳青
  • 5篇范铭兴
  • 4篇张宇飞
  • 3篇刘碧竹
  • 3篇李秋荣
  • 3篇车金辉
  • 2篇李国立
  • 2篇王永光
  • 2篇黄琦

传媒

  • 3篇肠外与肠内营...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3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168例报告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aparoscopic subtotal cholecystectomy,LSC)的可行性和技术特点。方法对168例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转行LSC,方法包括从分离Calot三角开始和从切开Hartmann袋减压、取石开始。结果5例中转开腹行胆囊次全切除术;122例在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夹闭后行胆囊大部切除;41例先在Hartmann袋处切开胆囊,然后寻找、夹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或缝扎胆囊颈部,再行胆囊大部切除。手术时间(65.5±15.2)min,术中出血量(71.5±15.5)ml,术后恢复进食时间(20.4±6.3)h,出现局部并发症7例(4.2%),术后住院时间(4.2±2.6)d。105例随访(25.5±6.5)月,消化不良5例,右肩牵涉痛3例,右上腹部不适9例。结论对于复杂胆囊炎,LSC是可行的,术者要熟练掌握LSC的技术特点,正确处理好出血和胆漏是LSC成功的关键。
嵇武李令堂丁凯汪志明王丹彭丽娜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
NF-κB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小鼠肠粘膜屏障影响的机理研究
目的:探讨NF-κB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小鼠肠粘膜屏障功能损伤的机制。 方法:采用雨蛙肽和内毒素联合注射法制备BALB/c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NF-κB干预组,18h后处死动物,比...
嵇武张宇飞丁凯杨荣李秋荣李宁黎介寿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肠粘膜肠屏障功能
文献传递
在我国开展门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报道门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PLC)的初步经验,探讨OPLC的可行性、适应证范围、操作流程和优势。方法:对60例OP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OPLC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为(22.5±11.0)min,术中出血量为(16.5±6.5)ml。患者术后恢复进流质时间为(10.5±2.0)h,恢复进半流饮食时间为(21.0±4.0)h,术后平均留院观察时间为(31.0±6.5)h。除4例在术后第2 d回家外,其余56例均在术后第1 d回家。OPLC的平均总费用明显低于同期住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2周随访,评价非常满意15例,满意41例,不满意4例,总体满意率为93.3%。结论:OPLC可在门诊安全地进行。该术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等待时间,有效地提高医院的床位周转率,大大减少患者住院的不适感,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治疗费用。但目前在我国开展OPLC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嵇武李令堂王永光丁凯陈兴东林宁李宁黎介寿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门诊手术可行性
门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住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门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PLC)的可行性、安全性、优势和病人的接受程度。方法:200例良性胆囊疾病病人,分为观察组OPLC100例,对照组住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PLC)100例,观察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
嵇武丁凯李令堂李宁黎介寿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门诊手术手术并发症
文献传递
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术的临床应用
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术自20世纪80年代始用于临床以来,替代了传统的手术胃/肠造口,在国外已被广泛接受使用,但在国内仅有少数小样本报道。本文通过总结本研究所自2001年7月开展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术以来登记、监测和随访的...
汪志明江志伟丁凯吴素梅李宁黎介寿
关键词:病例分析
文献传递
NF-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小鼠肠黏膜屏障损伤中的作用
2010年
目的探讨NF-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F-κB干预组,每组12只。18h后处死小鼠,比较各组的腹腔内大体改变、肠黏膜病理改变,肠道通透性的变化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腹腔内呈明显炎症反应,肠管水肿,肠黏膜水肿,肠道通透性显著增高,NF-κB特异性阻断剂能降低肠道损伤,改善肠黏膜水肿,上调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显著降低肠道通透性,降低细胞因子水平。结论 NF-κB阻断剂能够通过选择性的抑制NF-κB活性,改善受损的肠屏障功能。这一作用通过上调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水平而实现。
张宇飞嵇武丁凯杨荣范铭兴刘兴东李秋荣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NF-ΚBOCCLUDIN肠黏膜屏障小鼠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治疗胆石症合并胆囊十二指肠瘘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总结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Da Vinci surgical system,DVSS)对胆石症合并胆囊十二指肠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例经DVSS治疗的胆石症合并胆囊十二指肠瘘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反复右上腹疼痛不适20余年,疼痛再次发作伴发热入院。术前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在DVSS辅助下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中见十二指肠球部及胆囊壶腹部各有一直径1 cm瘘口,即行瘘口修补术,手术顺利。术后补充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术后3个月随访,无并发症。结论 DVSS应用于复杂胆道系统疾病的治疗,术野清晰,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车金辉嵇武丁凯白小武杨荣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胆总管结石胆瘘手术机器人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在晚期癌性肠梗阻临床应用的研究(附65例报告)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观察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作为胃肠减压途径,在晚期不能手术的癌性肠梗阻病人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1—2005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对65例不能进行手术治疗需通过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的晚期癌性肠梗阻病人,局麻下采用拖出法技术完成PEG,术后通过PEG进行胃肠减压。结果 PEG技术成功率为97.0%,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为6,2%。经PEG管每日引流胃肠液约200—1200mL。病人术后都拔除了鼻胃管,显著改善了生活质量。结论 PEG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以代替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
江志伟汪志明丁凯吴素梅李宁黎介寿
关键词: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癌性肠梗阻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造口及十二指肠造口1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6
2005年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造口及十二指肠造口的技术操作及适应证。方法2 0 0 1年 5月— 2 0 0 4年 4月间 ,共行 12 0例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 ,其中 75例经皮内镜下胃造口 (PEG) ,4 2例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 (PEJ) ,2例经皮内镜下十二指肠造口 (PED) ,1例直接法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DPEJ)。操作均采用经典经腹壁拉出法技术。结果 采用上述方法共行长期肠内营养 88例 ;胃肠减压 2 5例 ;肠内营养联合胆汁回输 5例 ;围手术期应用PEG 2例 ,术前行胃肠减压 ,术后行长期肠内营养。PEG操作时间平均 (9± 4 )min ,PEJ平均 (17± 6 )min ,DPEJ为 2 0min ,2例PED分别为 10和 12min。技术成功率 98 4 % (12 0 / 12 2 )。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 0 8% (1/ 12 0 ) ,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为 7 5 %(9/ 12 0 )。结论 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操作简便、有效 ,并发症少。
江志伟汪志明黎介寿李宁吴素梅丁凯刘碧竹黄琦李强贾云鹤周伟
关键词:经皮内镜空肠造口十二指肠胃肠减压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在危重症病人的应用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研究床边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G J)置管对危重症病人的可行性、疗效和并发症。方法:21例重症病人接受PEG J,观察置管的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结果:平均置管时间为(14.3±8.6)m in,成功率达100%,未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5%(2/21),空肠管尖端移位1例及造口渗液1次。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235.7±209.3)d。结论:PEG J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安全,易于护理,病人痛苦少、易于耐受、可长期带管等优点,尤其适合在危重症病人中使用。
汪志明吴素梅江志伟丁凯李宁黎介寿
关键词:内镜营养支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