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炳年

作品数:7 被引量:10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高层建筑
  • 3篇混凝
  • 3篇建筑
  • 2篇载力
  • 2篇施工规程
  • 2篇土结构
  • 2篇转换层
  • 2篇模型试验
  • 2篇结构构件
  • 2篇混合结构
  • 2篇混凝土
  • 2篇混凝土结构
  • 2篇建筑转换层
  • 2篇规程
  • 2篇钢筋
  • 2篇钢筋混凝
  • 2篇钢筋混凝土
  • 2篇钢筋混凝土高...
  • 2篇钢筋混凝土高...
  • 2篇高层建筑转换...

机构

  • 7篇中国建筑科学...

作者

  • 7篇龚炳年
  • 6篇郝锐坤
  • 2篇赵西安
  • 2篇赵宁

传媒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建筑结构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第十届全国高...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4
  • 4篇1992
  • 1篇198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优选
龚炳年
关键词:高层建筑刚度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介绍连续讲座(五) 结构构件的设计原则与设计内力计算
1992年
一、结构构件截面设计的一般原则近年来,建筑结构以概率、可靠度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深入,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即采用了这一方法,对承受直接作用(荷载)
龚炳年郝锐坤
关键词:结构构件施工规程内力计算构件承载力抗震等级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介绍连续讲座(六) 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与构造措施
1992年
一、剪力墙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在钢筋砼高层建筑结构中,剪力墙的端部一般均需配置端部加强钢筋,根据试验观察,即使端部钢筋达到极限应变,腹板分布钢筋的应变也很小,而且通常分布钢筋的直径较小,因此。
龚炳年郝锐坤
关键词:施工规程结构构件承载力计算构造配筋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建议(上)被引量:10
1992年
本建议在试验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功能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设计、计算原则,建议了合理的静力分析模型和动力分析模型,对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底部大空间上层鱼骨式剪力墙结构、大底盘大空间剪力墙结构等结构形式的转换层结构以及箱形转换结构和实体转换板、深梁等提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建议。
赵西安郝锐坤龚炳年
关键词:建筑物转换层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建议(下)被引量:4
1992年
第四章底部大空间上层鱼骨式剪力墙结构的设计第4.1 条底部大空间上层鱼骨式剪力墙结构,当为7度、8度抗震设计时高度不宜超过50m。
赵西安郝锐坤龚炳年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60
1994年
本文介绍了在建研院结构所进行的一个二十三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模型的试验结果。该模型由一个钢筋混凝土芯筒与外钢框架组成,模型缩比为1:20。进行了六点单调加载弹性阶段试验及二点、一点反复加载弹塑性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种结构形式是一种良好的抗震结构形式,可应用于8度地震区。同时,试验还表明,良好的钢-混凝土构件连接是保证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
龚炳年郝锐坤赵宁
关键词:混合结构混凝土结构模型试验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模型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4
1995年
本文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模型试验研究的一部分。本文对一个23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1/20模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为了获得模型的柔度特性、频率、阻尼等进行了脉动试验、自由振动、锤击试验等。为了达到模型相似要求,用铁块作为配重施加于模型上。上述试验项目是在配重施加前后分别进行的。配重前后的模型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符合良好。
龚炳年郝锐坤赵宁
关键词:混合结构钢混凝土结构动力特性模型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