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美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16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蛇毒
  • 7篇蝮蛇毒
  • 5篇蝮蛇
  • 3篇蛋白
  • 3篇蛋白C
  • 3篇五步蛇
  • 2篇冬眠
  • 2篇血浆蛋白
  • 2篇蛇类
  • 2篇磷酸
  • 2篇磷酸二酯酶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蛋白C活性
  • 1篇洞穴
  • 1篇毒力
  • 1篇毒蛇
  • 1篇毒腺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观察

机构

  • 13篇浙江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黄美华
  • 6篇顾肃敏
  • 4篇瞿国伟
  • 3篇任彤
  • 2篇林秀玉
  • 2篇屠传经
  • 2篇马洁羽
  • 2篇董福明
  • 2篇杨帆
  • 1篇应李强
  • 1篇邵慧珍
  • 1篇秦伟
  • 1篇吴存真
  • 1篇张华珍
  • 1篇王毅
  • 1篇任彤
  • 1篇吴益民
  • 1篇劳伯勋

传媒

  • 4篇蛇志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浙江医科大学...
  • 2篇科技通报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3篇198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蝮蛇(短尾亚种)毒腺的形态学观察
1991年
本文以蝮蛇短尾亚种毒腺组织为材料,运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主腺的微细结构.毒腺上皮组织由三种细胞组成:分泌细胞、水平细胞、线粒体丰富细胞.观察到分泌细胞有三种分泌毒液的方式,并讨论了各类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意义.
瞿国伟黄美华
关键词:蝮蛇毒腺形态学
中国浙江产游蛇科蛇类数值分类初探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对浙江省37种/亚种游蛇科蛇类进行数值分类(类平均法)探讨。结果表明游蛇科可分为6亚群18小群。与传统分类法的亚科和属比较,主要表现在锦蛇属和游蛇属这两个大属被分为不同的小群(属);且两头蛇属和颈棱蛇属分别提为亚群(亚科).为游蛇科的进一步分类研究提供资料。
毛宗秀金显黄美华林秀玉董福明
关键词:游蛇科蛇类
蝮蛇毒蛋白C激活成份的柱层析分离及生物学性质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以浙江产蝮蛇毒为材料,经SephadexG-100和DEAE-SephadexA50二次柱层析,分离到的峰Ⅱ蛋白组份具有强烈抗血液凝固活性,并能够激活人血浆中的蛋白C,特异地使发色底物分解而产生颜色,生色反应光密度变化确定峰Ⅱ组份激活作用的大小。峰Ⅱ组份无直接生色作用,其激活血浆蛋白C的反应曲线类似国外同类产品Protac,与激活物的蛋白浓度和血浆浓度成正比关系,但激活作用较Protac弱。
瞿国伟黄美华顾肃敏任彤邵慧珍
关键词:蛋白C激活物蛇毒类蝮蛇
全文增补中
蝮蛇毒作激活剂的发色底物比色法测定人血浆蛋白C活性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介绍了用蝮蛇毒提取物活化人血浆蛋白C,酶解特异的发色底物,建立人血浆蛋白C活性的检测方法,并测定了部分临床标本。该方法标准曲线线性关系好(r=0.989),反应本底浅,12例正常人血浆蛋白C活性为94.27±7.44%,而肝病患者蛋白C活性比正常人下降明显(P<0.05)。
翟国伟王毅任彤黄美华顾肃敏
关键词:血液检查蛇毒蛋白C
浙江蝮科四种主要毒蛇的排毒量和毒力被引量:1
1982年
蝮科中的五步蛇、蝮蛇、烙铁头和竹叶青是造成我省蛇伤的主要蛇种。毒蛇的排毒量和半数致死剂量(LD50),这两个数据是定量地判定蛇伤轻重的重要依据。我们在着重测定烙铁头和竹叶青两种蛇有关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以往对五步蛇和蝮蛇的研究资料,汇总整理成本文。
黄美华劳伯勋杨友金
关键词:毒蛇竹叶青五步蛇蛇伤蝮蛇毒力
浙江省武义县新塘、明山两公社五步蛇咬伤发病率调查
1982年
武义县位于浙南山区。该县的新塘公社和明山公社均在海拔800米以上,山峦重叠,山谷丛多,林木茂盛,溪涧阴湿,气候温和,颇适宜五步蛇生长繁殖。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us(Guenther),又名蕲蛇、白花蛇、百步蛇、盘蛇、五步龙、尖吻蝮等。国外仅越南北部有过报道,主产于我国,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北、贵州、四川诸省区。
谢兴夫朱丰雪黄美华
关键词:五步蛇咬伤公社发病率
蝮蛇和五步蛇排毒量的研究
1982年
蝮蛇Agkistrodon halys(pallas)和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us(Guenther)是我国传统的良好中药材,早在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已有详细的记载。近年来对蝮蛇毒和五步蛇毒又有了进一步研究的报道。如蝮蛇毒对小白鼠肉癌的抑癌率高于30%,蝮蛇毒中含有神经毒等20余种成分,而神经毒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五步蛇毒中含有凝血酶样酶(thrombin-likeenzyme)等成分,这种酶的制剂可用于治疗血栓病等疾患。这两种毒蛇在我国分布较广,危害较大。
谢占泰黄美华胡步青
关键词:蝮蛇毒五步蛇毒
幼蛇越冬的人工热环境研究
1992年
本文从传热学角度研究、分析幼蛇冬眠的热工环境,利用围护结构的热稳定性将冬季室外气温较大幅度的波动衰减至波动平缓、符合幼蛇生理需要的室内温度.引用线性控制系统的空间状态方法进行数值计算和优化设计,建立一个无能耗的人工模拟的最佳幼蛇越冬环境,最后用试验和实测的方法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秦伟屠传经吴存真潘毅曹毓敏黄美华
关键词:冬眠热环境养殖
蝮蛇毒磷酸二酯酶抗原的制备及性质被引量:1
1990年
为研究蛇类毒腺细胞分化过程中磷酸二酯酶的作用,需制备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该酶单克隆抗体用于免疫组化研究.本文所介绍为浙江蝮蛇蛇毒中磷酸二酯酶抗原的提取纯化过程,为制备单克隆抗体提供条件.作者采用离子交换技术和分子筛过滤法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抗原,具有步骤少、分离效率高的特点.所得抗原经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呈单一条带,测定分子量为20900.
黄美华顾肃敏杨帆吴益民马洁羽
关键词:蛇毒磷酸二酯酶抗原生物合成
抗蝮蛇毒磷酸二酯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1990年
从蝮蛇毒中提取磷酸二酯酶,用此酶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Fo融合,以间接ELISA检测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和小鼠腹水中的特异性抗体,其效价分别为1∶128和1∶51 200.抗原阻断试验结果表明,此抗体对蛇毒磷酸二酯酶具有特异性.该杂交瘤细胞株定为G_8,该株单抗属鼠IgG_(2a)亚型,经体外持续培养6个月,其分泌抗体性能稳定.
马洁羽应李强顾肃敏杨帆黄美华
关键词:蛇毒磷酸二酯酶单克隆抗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