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海波

作品数:19 被引量:119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人事处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 4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高校
  • 3篇社会
  • 3篇教育
  • 3篇绩效
  • 3篇绩效考核
  • 3篇教师
  • 3篇教师绩效
  • 3篇教学
  • 3篇高校教师
  • 3篇高校教师绩效
  • 2篇党建
  • 2篇社会工作
  • 2篇社会工作专业
  • 2篇人本
  • 2篇本科
  • 1篇党建创新
  • 1篇党员
  • 1篇德育
  • 1篇动机
  • 1篇动机探究

机构

  • 17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7篇黄海波
  • 2篇卢爱国
  • 1篇李庆灵
  • 1篇陈祖权
  • 1篇杨建生
  • 1篇路丹丹

传媒

  • 4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高教论坛
  • 2篇学术论坛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教育评论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理论月刊
  • 1篇湖北广播电视...
  • 1篇安阳工学院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人为本与高校德育的发展方向被引量:8
2007年
以人为本作为高校德育的一种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以人性即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为本。现行的高校德育普遍存在着忽视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现象。高校德育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正确引导并努力实现大学生的需要作为德育的立足点,实现“学校人”与“社会人”的同构,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其主体能动作用。
黄海波陈祖权
关键词:以人为本社会性主体性高校德育
论高师院校本科教育的大类培养被引量:1
2007年
高师院校要应对21世纪的挑战,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类培养模式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符合本科教育特点。实施大类培养,要调整专业设置,恰当定位培养目标和规格,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进行专业分流;要从完善学分制、构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实行优胜劣汰等方面保障其实施。
黄海波
关键词:高师院校本科教育
应从“教书育人”走向“育人教书”被引量:3
2006年
方法、思想、智慧、人性、创新、想象、梦想和激情在教育中比单纯的静态的知识更重要。“教书育人”强调的是教书为本、育人为末,与当代科学的教育理念相悖,故应以“育人教书”置换之。“育人教书”的实然化,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实现教师专业化,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结合,重视学生主体间性的培育。
黄海波
关键词: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育人教书
研究型课程对法学本科生“四种能力”的提升作用——“内涵式发展理念下法学类本科生‘四种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系列论文之三被引量:1
2016年
研究型教学是21世纪中国高校培养法学创新创业人才的教学改革方向之一。我国高校应在清晰认识法学专业教学当前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法学专业研究型课程的教学经验,结合国情和学校自身的情况,构建有特色的法学专业研究型课程,进一步推动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提升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李庆灵黄海波
关键词:研究型课程法学本科教学
“双高”青年知识分子入党动机探究被引量:4
2007年
加强在高学历、高职称的青年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内在动力机制是激发入党的动力源泉,外在动力机制是促进政治进步的外部环境,两者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保障;青年“双高”人员入党动力机制即包括建立内在和外在的动力机制,以及保证其正常运作的保障机制。
黄海波
关键词:发展党员动力机制青年
城市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需正视六个问题被引量:19
2016年
"互嵌式社区建设"是问题倒逼而产生的社区治理方略。在城市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中必须正视六个问题:抱团而居的流动族群内卷化;民族性服务设施配置失衡化;少数民族嵌入社区的浅层化;社区建设推动力量的行政化;社区文化参与主体的局限化;维汉民族心理距离的扩大化。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城市社区各民族在"三维空间"互嵌,方能拓展民族团结新局面。
黄海波
关键词:多民族社区社区建设
高校教师绩效人本型考核机制的建构被引量:8
2015年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校有待建立起人本型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它是对当代居主流地位的人本主义管理哲学的运用,符合人的本性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律。人本型考核机制具有自发性、精神价值性、可对话性、结果易接受性等特性。建构人本型考核机制,须遵循以下途径:明确指导思想,形成人本型绩效文化;发动第三方多主体参评,结合多种考核方法;让考核对象全面参与,化被动接受为主动的自我考察;考核结果反馈、说明机制公开透明,且富于人性化。同时还需要相关制度的保障,如外部监督机制、考核申诉机制、考核动力机制等。
黄海波
关键词:高校教师绩效考核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的完善被引量:10
2017年
绩效考核是高校教师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应该建立灵活的薪酬激励机制、有效的精神激励机制和合理的职业发展激励机制。重物质激励,轻精神激励;重奖励,轻约束;激励的针对性不强,绩效考核与师资培训、薪酬制度、岗位管理等关联度不高,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激励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原因是由于管理观念的落后,管理导向的偏差以及缺乏对教师需求的分析所致,完善绩效考核的激励机制应树立人本主义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坚持正确的管理导向,奖励与约束并重,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并合理运用考核结果,师资培训要以绩效考核为依据,薪酬体现教师工作业绩,教师的职业发展与绩效考核挂钩。
黄海波
关键词: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激励机制
论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被引量:9
2007年
"人的和谐发展"是教育的追求。它要求教育以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发展、学生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学生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归依。现行的教育从理念到内容、从过程到结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偏离人的和谐发展轨道的情况,亟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优化教育过程,完善教育评价制度,以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黄海波
关键词:教育
基于老龄化的老年社区医疗服务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人口迅速老龄化的社会现实给我国的老年医疗服务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老年人的身体机理和生存状态决定了提升老年社区医疗服务是实现我国健康老龄化的重要路径。目前我国老年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着制度性保障欠缺、资源配置不足、针对性不强以及社会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因此,完善老年社区医疗政策、整合老年社区医疗资源和扩展以人为本的社区医疗服务方式成为老龄化背景下老年社区医疗服务建设的应然选择。
路丹丹黄海波
关键词:老龄化社区医疗服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