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正峰

作品数:260 被引量:311H指数:9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7篇期刊文章
  • 114篇专利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79篇电子电信
  • 7篇文化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0篇电路
  • 57篇锁存
  • 55篇锁存器
  • 41篇软错误
  • 38篇单粒子
  • 32篇网络
  • 31篇容错
  • 27篇上网
  • 27篇片上网络
  • 26篇冗余
  • 24篇功耗
  • 23篇单粒子翻转
  • 22篇自恢复
  • 20篇低功耗
  • 18篇集成电路
  • 17篇路由
  • 17篇触发器
  • 15篇硬件开销
  • 15篇开销
  • 12篇无线

机构

  • 258篇合肥工业大学
  • 18篇安徽工程大学
  • 6篇安徽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安庆师范学院
  • 2篇安徽财经大学
  • 2篇安徽大学
  • 2篇安徽行政学院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安徽电信工程...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合肥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浙江传媒学院
  • 1篇中国兵器工业...
  • 1篇圣地亚哥州立...
  • 1篇江苏商贸职业...
  • 1篇北方通用电子...
  • 1篇重庆吉芯科技...

作者

  • 260篇黄正峰
  • 198篇梁华国
  • 116篇易茂祥
  • 92篇欧阳一鸣
  • 79篇鲁迎春
  • 48篇蒋翠云
  • 24篇戚昊琛
  • 24篇倪天明
  • 24篇徐秀敏
  • 17篇陈田
  • 13篇徐辉
  • 12篇常郝
  • 12篇詹文法
  • 12篇李建华
  • 11篇李扬
  • 10篇方祥圣
  • 8篇严鲁明
  • 7篇杜高明
  • 7篇秦晨飞
  • 6篇蒋哲远

传媒

  • 21篇微电子学
  • 18篇电子测量与仪...
  • 17篇计算机辅助设...
  • 10篇合肥工业大学...
  • 10篇电子学报
  • 8篇计算机研究与...
  • 4篇电子与信息学...
  • 4篇微电子学与计...
  • 4篇电路与系统学...
  • 2篇宇航学报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电脑知识与技...
  • 2篇第七届中国测...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计量学报
  • 1篇计算机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年份

  • 19篇2023
  • 16篇2022
  • 20篇2021
  • 30篇2020
  • 23篇2019
  • 15篇2018
  • 26篇2017
  • 19篇2016
  • 18篇2015
  • 16篇2014
  • 15篇2013
  • 16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2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FPGA的微处理器软错误敏感性分析方法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自动快速地分析微处理器对软错误的敏感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FPGA故障注入的软错误敏感性分析方法。在FPGA芯片上同时运行有故障和无故障的两个微处理器,并充分利用FPGA的并行性,把故障注入控制、故障分类、故障列表等模块均在硬件上实现,自动快速地完成全部存储位的故障注入。以PIC16F54微处理器为实验对象,基于不同负载分别注入约30万个软错误用以分析微处理器软错误敏感性,并对敏感性较高的单元加固后再次进行分析,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数据表明,使用该方法进行故障注入及敏感性分析所需的时间比软件仿真方法提高了4个数量级。
梁华国孙红云孙骏黄正峰徐秀敏易茂祥欧阳一鸣鲁迎春闫爱斌
关键词:FPGA单粒子翻转软错误
基于无偏压缩器的近似乘法器及计算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无偏压缩器的近似乘法器及计算方法,该近似乘法器包括:部分积产生模块、部分积压缩化简模块和进位加法器模块;部分积产生模块是由n×n个与门构成的与门阵列,乘数的每一位与被乘数的每一位进行与操作得到对应的部...
梁华国李丹青方宝盛勇侠蒋翠云易茂祥黄正峰鲁迎春戚昊琛
基于混合三模冗余的容忍双点翻转锁存器被引量:2
2018年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飞速发展,电路内部节点对于高能粒子入射的敏感性急速增大,锁存器中辐射效应引起的软错误急剧增多.进入90 nm工艺以后,电荷共享导致的双点翻转已经成为影响可靠性的严重问题.为此,基于混合三模冗余机制,提出2种加固锁存器结构:TMR-2D1R锁存器和TMR-1D2R锁存器.传统的三模冗余锁存器包括3个同构的D-latch和1个表决器;TMR-2D1R锁存器包括2个D-latch,1个RHM单元和1个表决器,可以部分容忍双点翻转;TMR-1D2R锁存器包括1个D-latch,2个RHM单元和1个表决器,可以完全容忍双点翻转.与相关加固锁存器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TMR-1D2R锁存器在延迟、功耗、面积和加固性能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折中.
黄正峰凤志成姚慧杰易茂祥欧阳一鸣梁华国
关键词:软错误
三维片上网络故障及拥塞感知的容错路由器设计被引量:15
2013年
三维片上网络中路由器的输入端口和交叉开关出现故障,将严重影响整个网络的性能,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故障及拥塞感知的容错路由器.通过增加一个冗余的输入端口和旁路总线,不仅能实现对输入端口和交叉开关容错的目的,而且还能在没有端口故障的情况下使用冗余端口有效地解决拥塞问题.实验表明此容错机制能够使得网络在故障路由器多、拥塞严重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良好的性能.
欧阳一鸣张一栋梁华国黄正峰
关键词:拥塞
32 nm CMOS工艺单粒子三点翻转自恢复锁存器设计被引量:1
2020年
纳米尺度CMOS工艺的电荷共享效应日益显著,粒子入射导致电路内部多个节点同时翻转的概率急剧升高.为了提高时序单元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三点翻转(triple node upsets,TNUs)自恢复的加固锁存器结构,利用双输入反相器的阻塞能力,将24个双输入反相器级联成6级,经反馈将发生翻转的节点恢复正确;内部采用不对称的连线方式,有效地消除了共模故障,优化了双输入反相器内部NMOS/PMOS的驱动能力,消除了节点逻辑值翻转造成的亚稳态.采用Hspice进行实验表明,相比已有容忍TNUs的4种加固锁存器,仅有所提结构和TNURL可以从TNUs中自行恢复,其他3种加固锁存器均无法从TNUs中自行恢复,而且会在输出端产生高阻态;和TNURL结构相比,所提结构的功耗减小了35.3%,延迟减小了48.3%,功耗延迟积(power delay product,PDP)减少了67.6%.
黄正峰郭阳潘尚杰鲁迎春梁华国戚昊琛欧阳一鸣倪天明徐奇
关键词:单粒子翻转
基于优化编码的LFSR重播种测试压缩方案
大规模高密度集成电路测试中存在测试数据量大、测试功耗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先通过编码优化测试集,再使用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inear-feedback shift-register,LFSR)重播种的内建自测试方案....
陈田梁华国王伟易茂祥黄正峰
关键词:测试数据压缩低功耗
文献传递
数字电路软错误防护方法研究
数字电路的软错误防护方法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艺尺寸不断改进,急速下降的工作电压使得节点的关键电荷也相应减小,以及日益严重的工艺偏差,均导致软错误率不断升高。特别是在宇航环境下,高能粒子...
黄正峰
关键词:数字电路门控时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近似压缩器的低功耗近似乘法器
2021年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设备在硬件资源和供电上受到较强限制,迫切需要低功耗的新型运算单元。针对运算单元功耗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近似压缩器的低功耗近似乘法器,用于图像处理、深度学习等可容错应用领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近似乘法器,该近似乘法器降低了30.70%的功耗和26.50%的延迟,节省了30.23%的芯片面积,在功耗延迟积(PDP)和能量延迟积(EDP)方面均优化了43%以上。在计算精度方面同样具有一定优势。最后,在图像滤波应用中验证了该近似乘法器的有效性。
方宝梁华国盛勇侠蒋翠云易茂祥黄正峰鲁迎春徐辉
关键词:物联网低功耗乘法器
基于FinFET器件的共源极放大器自热效应温升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inFET器件的共源极放大器自热效应温升计算方法,其步骤包括:1、计算共源极放大器中FinFET器件输出跨导,并计算不同输入电压下有、无自热效应的跨导变化量;2、建立FinFET器件自热效应引起的温...
梁华国汪月鲁迎春肖远章宏易茂祥黄正峰
基于转换概率及RO结构的硬件木马检测被引量:1
2020年
针对硬件木马倾向于在电路低转换概率节点插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这些节点处构建环形振荡器(RO)结构的方法来检测硬件木马。该方法首先计算电路节点的转换概率并挑选出低于转换概率阈值的节点,然后在挑选出的节点处构建RO结构,通过RO延时的变化进行木马的检测。实验以ISCAS’85基准电路为基础,并在Spar-tan6 FPGA开发板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在可接受的面积和功耗开销下,可以检测到仅有一到两个门的小型木马电路,弥补了旁路信号分析法检测小型木马的不足。
陈鑫高良俊任传宝易茂祥黄正峰
关键词:木马检测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