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建平

作品数:34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免疫
  • 16篇病理
  • 15篇临床病理
  • 14篇肿瘤
  • 14篇组织化学
  • 14篇免疫组织
  • 14篇免疫组织化学
  • 10篇腺癌
  • 7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临床病理分析
  • 6篇病理分析
  • 5篇蛋白
  • 5篇腺肿瘤
  • 5篇病理特征
  • 4篇细胞
  • 4篇临床病理特征
  • 4篇临床病理学
  • 4篇免疫组化
  • 4篇癌组织

机构

  • 34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福建省立医院

作者

  • 34篇黄建平
  • 29篇杨映红
  • 13篇郑宇辉
  • 12篇冯昌银
  • 8篇连渊娥
  • 5篇陈瑚
  • 5篇郑巧灵
  • 3篇杨焕星
  • 3篇姚梅宏
  • 3篇杨发端
  • 3篇吴雪晶
  • 3篇康德勇
  • 3篇吴龙
  • 2篇黄旭
  • 2篇邱小文
  • 2篇林明稀
  • 2篇陈华
  • 2篇王川
  • 2篇徐玫芳
  • 2篇杨涛

传媒

  • 13篇临床与实验病...
  • 5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酷似淋巴瘤的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65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临床上酷似淋巴瘤的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和EBER原位杂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HNL淋巴结活检标本的HE切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病灶内细胞的免疫表型和EBER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本组男性31例(47.7%)、女性34例(52.3%),男女比例为1:1.1;年龄20岁以下18例(27.7%)、20岁以上26例(40.0%)、30岁以上13例(20.0%),20~30岁之间病例较多。病程为30d的病例最多,有15例(23.1%)、其次为7d 7例(10.8%)。发热20例(30.8%)、无发热45例(69-2%)。淋巴结最大直径1.5~3.0 cm48例(73.9%)。镜检淋巴结结构完整56例(86.2%)、部分完整7例(10.8%)、结构完全破坏者2例(3.1%)。淋巴结单个大的坏死灶1例(1.5%)、多灶性坏死灶62例(95.4%)、出现坏死灶融合呈大片坏死者33例(50.8%)。淋巴结中组织病理学三个阶段特点:增殖期、坏死期和黄色瘤期,三种不同病理特征,可同时出现在同一淋巴结中。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大量CD68阳性细胞。EBER指标,阳性14例(21.5%)、阴性51例(78.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发热、EBER与各指标间的关系P>0.05,无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淋巴结结构与坏死期细胞百分比之间存在关联,回归方程:Y=0.012+0.008X,其中Y为结构,X为坏死期细胞百分比。说明坏死期细胞百分比越多,结构完整性越低,结构越不完整。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皮质多灶性坏死与其余各指标之间的关系,P>0.05,无统计学意义。同样,皮质融合性坏死与其余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P>0.05),病理组织学各阶段变化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增殖期、坏死期细胞百分比与皮质融合坏死灶、坏死边缘灶转化淋巴细胞之间都存在关联。黄色瘤期百分比与皮质坏死灶、年龄之间存在关联。结论:HNL诊断性条件,即所谓三个组织学特点,必须与淋巴瘤、结核相鉴别。
杨映红郑宇辉黄建平杨涛陈华
关键词: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免疫组织化学
胃癌PD-L1及c-Met的相关性研究及临床意义
2022年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及间充质-上皮转化因子(c-Met)临床病理特征、预后意义及二者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共20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D-L1及c-Met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织中PD-L1-TPS阳性率为14.9%,PD-L1-CPS阳性率为37.0%,女性中PD-L1-TPS阳性率(25.5%)高于男性(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Met高表达率为37.5%,脉管瘤栓阳性组(47.1%)高表达率高于脉管瘤栓阴性组(34.7%),c-Met高表达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低于c-Met低表达者,分别为42.5%及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PD-L1及c-Met的表达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c-Met与PD-L1在胃癌中表达,其中c-Met与脉管瘤栓及预后差相关。胃癌组织中PD-L1及c-Met的表达存在相关性,这为未来胃癌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陈瑚黄建平冯昌银杨映红
关键词:胃腺癌PD-L1C-MET临床病理特征生存预后
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IMP3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IMP3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与免疫组化法检测IMP3 mRNA及蛋白在71例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不同甲状腺病变组织中IMP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由高到低依次为甲状腺滤泡亚型乳头状癌(follicular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FVPTC)(10.13倍)、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8.81倍)、甲状腺非滤泡型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8.52倍)、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2.46倍)、甲状腺滤泡性腺瘤(follicular adenoma,FA)(1.49倍);IMP3蛋白阳性率也显著升高,由高到低依次为FTC(100%)、PTC(96.77%)、FVPTC(90%)、FA(20%)、NG(0);IMP3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呈正相关(P<0.01)。甲状腺恶性肿瘤组的IMP3 mRNA表达水平(8.82倍)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1.94倍)(P<0.01);恶性滤泡性病变组的IMP3表达水平(9.36倍)也显著高于良性滤泡性病变组(1.49倍)(P<0.01)。结论 IMP3是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有效分子标志物,也是甲状腺良恶性滤泡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指标。
姚梅宏杨映红黄建平郑宇辉连渊娥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荧光定量PCRIMP3免疫组织化学
盐酸脱钙液后脱钙在骨髓组织活检中的应用及体会被引量:6
2020年
骨髓组织活检是明确骨髓病变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但由于骨髓组织中含有大量的磷酸钙和碳酸钙,在常规制片中易致切片破碎、刀痕严重等问题,因此对骨髓组织进行充分的脱钙也显得格外重要[1-2]。目前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使用的脱钙液有酸类脱钙液、电解质脱钙液、螯合剂脱钙液、离子交换树脂脱钙液等[2-3]。这些脱钙液作用机制不同,效果各有千秋[4]。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我们对脱钙液选择的标准应该是效果强、时间短、对组织细胞形态以及对抗原影响小等[5]。本实验室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采用2%盐酸脱钙液应用于骨髓组织活检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施栋梁胡晓梅郑宇辉邱小文黄建平杨映红
关键词:骨髓免疫组织化学HE染色
细支气管腺瘤15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腺瘤(bronchiolar adenoma,B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15例BA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41~82岁,男性6例,女性9例。3例有吸烟史,无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多为位于外周肺的磨玻璃影,直径0.3~1.1 cm。肿瘤为灰白色的小结节,部分病例切面呈胶冻状。镜下由基底细胞层和腔面细胞层构成,根据腔面细胞层的组成分为近端型和远端型。近端型13例,远端型2例。免疫表型:基底细胞CK5/6、p63、p40均呈阳性,腔面细胞及基底细胞TTF-1、CK7均呈阳性,柱状细胞Napsin A、SPB呈部分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1%~5%。15例患者随访2~36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BA属于肺良性肿瘤,预后良好,结合典型的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有助于与其他肺部疾病鉴别。
陈瑚黄建平冯昌银杨映红
关键词:肺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
17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回顾性分析
<正>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多模态MRI特征,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仃例经病理证实为PCNSL的MRI特征,其中扫描序列包括T_1WI、T_2WI、FLAIR、DWI及增强扫描。结...
蔡国恩陈光亮黄建平刘靓潘晓东陈滢黄华品叶钦勇
文献传递
胸腺鳞状细胞癌41例临床病理分析及PD-L1表达的意义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胸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PD-L1在胸腺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原发性胸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PD-L1表达、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1例原发性胸腺鳞状细胞癌中,男性28例,女性13例,发病年龄9~74岁,中位年龄58岁,发病高峰年龄50~59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咳嗽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CT示前纵隔或前上纵隔占位,肿瘤最大径1.0~12.0 cm。免疫表型:CD117(41/41)、CD5(39/41)、PD-L1(34/41)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8%~95%。PD-L1表达与肿瘤大小及背景中是否富于淋巴细胞相关(P<0.05)。37例胸腺鳞状细胞癌可行Masaoka分期:Ⅲ期22例,Ⅳ期15例。41例胸腺鳞状细胞癌患者随访6~97个月,15例死亡,5年生存率为21.4%。结论胸腺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PD-L1的阳性率较高,可为临床开展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吴龙冯昌银黄建平杨映红
关键词:胸腺肿瘤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PD-L1
分化抑制蛋白Id1和PCNA及Ki67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中Id1表达与PCNA、Ki-67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本科存档标本肝癌20例、肝硬化20例和正常肝20例,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d1、PCNA和Ki-67供研究。结果Id1:肝细胞癌,1分2例(10.0%),2分7例(35.0%),3分11例(55.0%);肝硬化,1分14例(70.0%),2分6例(30.0%);正常肝,1分17例(85.0%),2分3例(15.0%,P<0.01)。PNCA:肝细胞癌1分1例(5.0%),2分2例(10.0%),3分17例(85.0%);正常肝1分6例(30.0%),2分2例(10.0%),3分12例(60.0%,P>0.05)。Ki-67:肝细胞癌1分11例(55.0%),2分7例(35.0%)和3分2例(10%);肝硬化,0分6例(30.0%),1分14例(70.0%),2分0例,3分0例;正常肝,1分18例(90.0%),2分2例(10.0%),3分0例(P<0.01)。结论肝癌Id1表达增强与Ki-67表达有相关性(P<0.01),PNCA与Id1表达不一致,Id1可作为肝细胞增殖标志物。
杨映红林明稀郑宇辉黄建平杨发端
关键词:肝肿瘤PCNAKI-67
环氧合酶-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2011年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和20例乳腺正常组织中COX-2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OX-2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5.0%(39/60),在乳腺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0%(2/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OX-2高表达状态与乳腺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表达明显相关(P〈0.05或〈0.01)。结论COX-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其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韩晖赵文新林舜国许春森杨映红郑宇辉黄建平
关键词:环氧水解酶类乳腺肿瘤基因表达
P504S联合CK34βE12、p63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2007年
目的:评价P504S、CK34βE12、p63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VisionTM-plus)免疫组化方法,观察P504S、CK34βE12、p63在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K34βE12和p63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中阳性率100%,少数腺泡周围间断表达,个别腺腔阴性表达;前列腺癌仅1例腺泡周围间断表达(P<0.01)。P504S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中阳性率17.6%,为弱阳性;在前列腺癌中阳性率100%,多为强阳性(P<0.01)。结论:P504S联合CK34βE12、p63检测可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黄旭黄建平杨发端郑宇辉林秀芳林明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