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建平

作品数:420 被引量:635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75篇会议论文
  • 147篇期刊文章
  • 9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8篇天文地球
  • 4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文化科学
  • 6篇电子电信
  • 6篇理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机械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7篇地震
  • 61篇逆时偏移
  • 58篇正演
  • 58篇反演
  • 56篇最小二乘
  • 52篇成像
  • 51篇正演模拟
  • 51篇勘探
  • 44篇全波
  • 43篇全波形
  • 40篇波场
  • 35篇各向异性
  • 33篇地表
  • 32篇地震勘探
  • 29篇震波
  • 28篇叠前
  • 26篇地震波
  • 25篇弹性波
  • 22篇有限差分
  • 22篇震源

机构

  • 395篇中国石油大学...
  • 24篇中国石油化工...
  • 2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0篇中国石油天然...
  • 8篇中国石油化工...
  • 8篇中国石化
  • 6篇中国石油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兰州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中国地震局
  • 3篇中石化石油工...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能源集团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海油田服务...

作者

  • 420篇黄建平
  • 289篇李振春
  • 49篇杨继东
  • 27篇李庆洋
  • 17篇傅容珊
  • 12篇李娜
  • 11篇李闯
  • 10篇崔超
  • 9篇许萍
  • 9篇李金丽
  • 9篇谷丙洛
  • 8篇倪四道
  • 7篇李娜
  • 7篇黄金强
  • 6篇高国超
  • 5篇岳玉波
  • 5篇杨宇
  • 5篇郑勇
  • 5篇黄建华
  • 5篇曹晓莉

传媒

  • 40篇石油地球物理...
  • 25篇地球物理学进...
  • 2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4篇2015中国...
  • 12篇石油物探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1篇2014年中...
  • 11篇SPG/SE...
  • 9篇Applie...
  • 6篇SPG/SE...
  • 5篇地震学报
  • 3篇物探与化探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3篇2016中国...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2013年环...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5篇2024
  • 36篇2023
  • 27篇2022
  • 27篇2021
  • 28篇2020
  • 20篇2019
  • 11篇2018
  • 20篇2017
  • 60篇2016
  • 53篇2015
  • 54篇2014
  • 25篇2013
  • 7篇2012
  • 19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4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共成像点道集的智能化绕射波分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成像点道集的智能化绕射波分离方法,涉及勘探地球物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输入数据;利用输入数据计算全波场和反射波地震记录;计算全波场共成像点道集、全波场成像结果和反射波共成像点道集;构建4层卷...
杨继东孙加星黄建平徐洁时志文
利用反稳相滤波器进行绕射波成像
断层、裂缝、尖灭、小尺度散射体等非均质构造已成为现阶段碳酸盐岩储层高精度成像、构造及岩性解释的主要目标,这些高精度构造信息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绕射波特征.然而,常规地震数据处理将镜面反射波作为有效信号,绕射波或者被视为...
李晓峰李振春黄建平
关键词:地震勘探
文献传递
基于低频数据补偿的全波形反演速度建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频数据补偿的全波形反演速度建模方法,涉及勘探地球物理中全波形反演技术领域,首先使用稀疏约束的线性反演获得时间域波至序列,然后使用新的全频段子波褶积波至序列得到低频补偿的地震数据,使用该低频补偿的数据...
杨继东孙加星黄建平李振春田祎伟徐洁
基于智能化地震波场分离的高精度逆时偏移成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化地震波场分离的高精度逆时偏移成像方法,涉及勘探地球物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希尔伯特变换将炮点波场和检波点波场分别分解为上,行,左,右行波,将地震波场作为神经网络输入数据,分解的四个方向行波作为网...
杨继东孙加星黄建平秦善源于由财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在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7年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是我国西部探区重要的储层,包含较多的孔、洞、缝,其波场信息复杂,常规偏移成像对其成像效果不佳,这已成为制约勘探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推导并实现了基于反演思想的高精度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并将其推广应用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通过对三个基于西部探区实际地质情况建立的典型模型的成像试算,可以发现:与常规逆时偏移结果进行对比,最小二乘逆时偏移能够准确的刻画出裂缝溶洞的位置、形状、大小,验证了该方法在碳酸盐岩缝洞型复杂地质模型的保幅性和成像精度方面的优势.
李振春周丽颖黄建平徐凯李庆洋
关键词:最小二乘逆时偏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
综合近震及远震波形反演2006文安地震(M_w5.1)的震源机制解被引量:62
2009年
2006年7月4日,在距离北京100km左右的文安地区,发生了Mw=5.1级地震,引起了北京地区的强烈震感.为了更好的认识区域构造,我们利用近震及远震波形反演的方法得到了此次文安地震的震源机制.选择了北京数字地震台网的9个地震台,震中距小于600km,台站的方位角覆盖较好.为了更好地利用信号相对较弱的P波信号,对于一个地震记录,本文分别截取出P波和面波两个部分,分别给予不同的权重进行反演,结合格点搜索的方法,得到了与记录P波及面波三分量对应较好的地震的方位角、倾角和滑移角.同时考虑到北京西北地区地壳较厚,本文在利用F-K方法计算近震理论波形的时候,对不同的方位角,采用了不同的地壳速度模型.随后结合远震信号中的直达P、pP、sP波形得到了分辨率较高的地震震源深度.反演结果表明,此次文安地震是一个较为典型的走滑型地震,方位角为210°,倾角80°,滑移角-150°,地震的深度为14~15km,地震的震级为(Mw=5.1).反演结果与断层的几何分布、余震分布及北京地区北北东向应力场有很好的一致性.
黄建平倪四道傅容珊钮凤林邵志刚郑勇
关键词:波形反演震源机制余震分布
一种基于非规则网格的地震波射线追踪方法被引量:10
2014年
地震波走时计算对地震资料层析速度建模、偏移成像及地震定位等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限差分法计算地震波走时具有计算效率高、易于实现、准确性高的优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针对规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处理尖锐速度界面时存在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规则网格的有限差分走时计算方法,即在Vidale差分算式的基础上推导出不规则网格差分算式,使其适用于不同的网格剖分方式。对均匀介质模型、复杂模型和Marmousi模型试算的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能较好地解决尖锐速度界面和首波走时计算问题,且对复杂速度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曲英铭黄建平李振春李庆洋
关键词:地震波走时有限差分
多参数联合编码的混叠数据偏移
<正>1引言将单个炮记录组合起来进行偏移代替传统的分别对单个炮集进行偏移,由于其偏移次数远小于炮记录数从而大大提高了偏移效率,但同时引入了串扰噪声,无法得到高品质的偏移结果。诸多学者使用不同编码方式进行改进,提高了成像结...
孙郧松黄建平李振春
文献传递
基于局部时间和空间优化的地震偏移点扩散函数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局部时间和空间优化的地震偏移点扩散函数计算方法,涉及勘探地球物理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数据;计算振幅和复值旅行时;傅里叶变换,滤波;计算点散射数据体;计算频谱;滤波,进行傅里叶反变换,得到点散射响应;计...
杨继东张浩黄建平孙加星赵冲王伟奇
自适应聚焦束深度域偏移方法
<正>1.引言高斯束偏移是一种高效、稳健的深度域偏移方法,其不但保留了射线类偏移方法的高效灵活性,还克服了Kirchhoff偏移不能处理多波至和单程波动方程偏移不能对陡倾构造准确成像的缺点。但其成像质量取决于所选择的初始...
杨继东黄建平李振春段新意
共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