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军
-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淮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SSIs)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96例直肠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SSIs切口感染组(i SSIs)和器官/腔隙感染组(o/sSSIs)。采用单变量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患者发生SSIs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血清白蛋白≤39.6 g/L [RR=2.631,95%CI (1.340,5.457),P=0.014]以及术前BMI≥23.9 kg/m2 [RR=2.081,95%CI (1.162,3.726),P=0.018]为发生i SSIs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位于直肠[RR=6.798,95%CI(3.087,20.450),P<0.01]、术前血清白蛋白≤32.5 g/L [RR=7.596,95%CI (2.761,24.470),P=0.002]、年龄≤56岁[RR=2.353,95%CI(1.942,2.851),P=0.040]以及男性[RR=2.413,95%CI(1.173,5.014),P=0.046]为o/sSS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低血清白蛋白高BMI患者有较高的i SSIs发生率(32.3%),直肠癌血清白蛋白低患者有较高的o/sSSIs发生率(43.8%)。结论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的术前营养状况是患者术后发生SSIs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术前管理可能降低发生SSIs的风险。
- 孙虎范发明孙颖王静松黄建军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病灶感染
- 近端胃切除与全胃切除在治疗近端胃癌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观察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对近端胃癌的疗效。方法:比较28例患有早期近端胃癌接受近端胃切除28例患者与100例患有早期近端胃癌接受全胃切除的患者,观察近端胃切除是否优于全胃切除。结果:两种治疗方法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没有差异。两组患者胃切除后的代谢变化结果相似,体重,血清血红蛋白以及血清总蛋白浓度变化相近。近端胃切除后腹泻(32%)和胃食管返流(28%)最为常见,而全胃切除后餐后腹胀(21%)最为常见。二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没有明显差别。结论:近端胃切除不会由于残余胃的生理优势而优于全胃切除术。
- 孙虎范发明陶国泉王静松黄建军
- 关键词:胃癌全胃切除代谢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老年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EM)治疗老年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行CEM老年结肠癌患者43例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取同一手术组2011年2月以前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结肠癌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量(22.5±3.1)枚,显著多于对照组(19.3±3.0)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期淋巴结清扫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结肠癌病人应用CEM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淋巴结清扫率,且不增加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黄建军
- 关键词:老年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 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传统外科根治术与保留根治术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 2013年
- 目的对比不同的外科手术方式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颈淋巴结清除术进行治疗,并对周围组织与可能侵袭的结构进行完全切除;观察组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性实行保留根治术,仅对病变组织周围部分脂肪组织以及淋巴组织进行清除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手术成功率达到88.0%,高于对照组的80.0%,且并发症较少。结论改良颈淋巴结清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疗效显著,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接受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黄建军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外科治疗
- 品管圈在规范临床医师换药操作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调查某医院临床医师外科换药操作规范执行情况及影响其规范执行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提升临床医师换药操作规范化。方法2016年2至9月综合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通过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况把握、目标设定、原因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等步骤,实施品管圈活动,按照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评价活动效果。本研究应用自身对照研究,通过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携手圈",运用品质管理工具,使用自拟的"换药操作实践技能考核表"和"换药操作不规范原因调查表",对77名临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观察,比较品管圈活动干预前后提高临床医师换药操作规范合格率的情况。采用SPSS 20.0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品管圈活动干预后,临床医师换药操作规范相关质量指标均明显升高。活动前均分(80.45±9.42),活动后均分(90.06±3.43)(P<0.01)。临床医师换药操作规范合格率由活动前的57.14%提升至活动后的98.70%(P<0.01),达到了设定的90.98%目标值。操作关键项目中的衣着规范率、手卫生措施执行率、消毒隔离措施合格率、无菌操作合格率、物品处理合格率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品管圈活动后医师各项能力也均有不同程度提升。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能取得良好效果。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感染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是感染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有效工具。
- 万艳春黄建军李淑艳陈家应
- 关键词:品管圈临床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