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少玉

作品数:95 被引量:592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7篇虫病
  • 40篇吸虫
  • 33篇吸虫病
  • 32篇血吸虫
  • 32篇丝虫
  • 30篇丝虫病
  • 29篇血吸虫病
  • 13篇寄生虫
  • 12篇钉螺
  • 11篇班氏丝虫
  • 10篇流行病
  • 9篇流行病学
  • 9篇班氏丝虫病
  • 8篇微丝蚴
  • 8篇华支睾吸虫
  • 8篇病监测
  • 7篇丝虫病后
  • 7篇寄生
  • 7篇传染
  • 6篇藁杆

机构

  • 62篇广东省疾病预...
  • 30篇广东省寄生虫...
  • 13篇广东省卫生厅
  • 6篇深圳市疾病预...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广州市疾病预...
  • 4篇广州市花都区...
  • 2篇广东省卫生防...
  • 2篇福建省疾病预...
  • 2篇江苏省血吸虫...
  • 2篇中山大学
  • 2篇浙江省医学科...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山东省寄生虫...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东莞市疾病预...
  • 1篇惠州市惠阳区...
  • 1篇珠海市疾病预...

作者

  • 94篇黄少玉
  • 44篇张启明
  • 38篇邓卓晖
  • 31篇林荣幸
  • 27篇骆雄才
  • 25篇潘波
  • 25篇张贤昌
  • 23篇欧作炎
  • 20篇阮彩文
  • 14篇崔惠儿
  • 13篇方悦怡
  • 12篇王金龙
  • 9篇谢雪妹
  • 8篇吴军
  • 7篇吴景赠
  • 7篇霍丽婵
  • 7篇谭德平
  • 7篇史小楚
  • 7篇容寿铭
  • 7篇裴福全

传媒

  • 2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4篇中国血吸虫病...
  • 14篇热带医学杂志
  • 8篇广东卫生防疫
  • 7篇中国病原生物...
  • 6篇中国寄生虫病...
  • 5篇广东寄生虫学...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应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2006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5篇1999
  • 6篇1998
  • 4篇1997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市3家医院2001~2002年肺部感染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分析
2003年
目的 了解广州市医院肺部感染住院病例中传统的非典型肺炎本底情况 ,比较以往传统的非典型肺炎与广东省暴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在流行病学特征上的异同。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广州市 3家医院 2 0 0 1~ 2 0 0 2年肺部感染住院病例的病案材料 ,按广东省传统的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确诊病例 ,并与广东省 2 0 0 3年 1~4月发生的SARS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调查 5 74 7例肺部感染患者病案 ,其中符合传统的非典型肺炎诊断标准的病例 86 5例 ,占肺部感染病例数的 1 5 0 5 % ,占住院总病例数的 1 73%。传统的非典型肺炎每月均有病例发生 ,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婴幼儿和 6 0岁以上老年人 ,占 6 0 1 2 % ,职业分布以儿童和离退休人员为主 ,占 5 3 5 3%。同期发生的传统的非典型肺炎病例与 2 0 0 3年SARS病例比较 ,其发病时间、年龄和职业分布差异均有显著性 (χ2 值分别为1 0 3 2 9、30 1 5 5、4 37 94 ,P均 <0 0 1 )。结论 传统的非典型肺炎发病主要以婴幼儿和老年人为主 。
林伟生罗不凡何剑峰梁文佳吴承刚黄少玉殷文武高立冬莫建军张吉凯邵晓萍
关键词:肺部感染住院病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肇庆市郊区居民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1
1989年
用四种粪检方法和透明胶纸肛周拭擦法检查肇庆市郊河旁、白石、出头和大洲居民2,050人,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85.4%、82.5%、86.5%和84.4%。多重感染普遍,同时感染2、3、4种寄生虫的阳性率分别为51.5%、16.4%、1.8%。在感染者中共查到16种虫,其中10种为当地首次发现的虫种。
陈锡骐陈祖泽张瑞锦江俊黄少玉李接李庆方黄启潮郭乃强陈江南高向雄梁雪梅何志扬邱学东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感染率粪检
广东省“九五”期间血吸虫病监测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消灭血吸虫病后的疫情动态。方法建立血吸虫病监测系统,在原疫区对钉螺和传染源进行同步监测。结果1996~2000年共查螺51018842.36m2,均未发现活的钉螺。复查历史病人9395人次。检查外来人口2353人,阳性者57人(2.42%)。调查低年龄组的中小学生9073人,皮试阳性者348人(3.84%)。阳性者经粪检复查均没有发现血吸虫病人。解剖野鼠1080只,检查耕牛9257头次,没有发现血吸虫虫卵阳性的老鼠和牛只。但通过被动监测,于1996和2000年分别发现1例和4例输入性急性感染病人。结论广东省血吸虫病防治成果巩固,但必须加强监测,特别是输入性传染源及钉螺的监测。
邓卓晖黄少玉陈泽池潘波张启明林荣幸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
广东省输入性丝虫病病例调查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调查广东省输入性丝虫病病例及对周围人群的影响。方法对广东省输入性丝虫病病例及周围人群进行检查,应用常规厚血膜双片法检查微丝蚴,ELISA法检测丝虫IgG4抗体。结果2007年9月在广州南沙、番禺、汕头和中山等4市(区)共调查989人,其中47人来自广西富川县朝东镇长塘行政村的干上和印山自然村。共发现3例微丝蚴血症者,均为疫点长塘村干上、印山自然村人,微丝蚴密度分别为24、20和2条/120μl血,微丝蚴检出率为6.4%(3/47)。对残存疫点在粤人员、周围人群及非流行区对照人群共1501人进行丝虫IgG4检测,丝虫IgG4阳性者15例,其中来自干上和印山村12例,阳性率为25.5%(12/47),高于其他人群(χ2=295.83,P<0.01)。IgG4阳性而非微丝蚴血症者采用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ICT)复查,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广东省来自广西丝虫病疫点务工人群中存在少量传染源。
张贤昌黄少玉邓卓晖欧作炎伍卫平骆雄才陈锡欣张启明林荣幸阮彩文王金龙崔惠儿
关键词:丝虫病疫点微丝蚴血症者
广东省慢性丝虫病患病率变化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了解不同防治阶段慢性丝虫病患病率 ,为开展慢性丝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东省丝虫病不同防治阶段的丝虫病患者症状体征调查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防治丝虫病前、基本灭丝考核、防治后期监测、消灭丝虫病后 4个阶段的慢性丝虫病患病率分别为2 92 % (4 79/ 1 6 4 2 3)、0 34% (373/ 1 0 95 6 1 )、0 0 8% (1 72 / 2 0 86 83)、0 0 9% (1 4 / 1 5 5 75 )。慢性丝虫病 3种主要体征鞘膜积液、乳糜尿、象皮肿的构成比随着丝虫病的防治进展而发生改变 ,防治前鞘膜积液占的比例最大 (75 1 6 % ) ,以后逐渐减少 ,到消灭阶段已没有发现 ;而乳糜尿和象皮肿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到消灭阶段分别占 4 2 86 %和 5 7 1 4 %。结论 通过防治 ,慢性丝虫病患病率已得到有效控制 ,但还存在不少象皮肿和乳糜尿病例 。
邓卓晖黄少玉骆雄才欧作炎潘波
关键词:鞘膜积液丝虫病象皮病丝虫性
广东省消灭血吸虫病后监测措施试点研究
1998年
黄少玉陈佩玑容寿铭史小楚潘波刘杰生马文军张贤昌
关键词:血吸虫病
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对广东株班氏丝虫易感性的研究
1995年
本文用南京株和合肥株淡色库蚊以及广东株致倦库蚊分别人工感染广东株周期型班氏丝虫,并对其易感性进行比较。用一名微丝蚴密度为24条/60μl的班氏丝虫微丝蚴血症者血液感染南京株淡色库蚊334只,合肥株淡色库蚊139只和致倦库蚊241只,L3阳性率分别为12.57%、5.76%和5.80%。结果表明上述三株库蚊均对广东株班氏丝虫易感,以南京株淡色库蚊的易感性为最高,合肥株淡色库蚊与致倦库蚊的易感性处于同一水平上,这提示在丝虫病的防治后期和监测工作中应加强对来自原疫区的外来人口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消除输入性传染源,以巩固丝虫病防治成果。
黄少玉骆雄才潭德平崔惠儿
关键词:淡色库蚊致倦库蚊易感性库蚊
广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肃清残存传染源的措施和效果分析被引量:4
1999年
黄少玉陈佩玑潘波欧作炎邓卓晖刘美珍刘勇鹰张启明
关键词:丝虫病传染源服药情况
广东省2002~2003年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调查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现状及防治效果。方法按照2001年全国统一制定的调查方案,于2002~2003年在全省范围内按地区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以Kato-Katz法检查肠道蠕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12岁以下儿童蛲虫卵。结果土源性线虫和华支睾吸虫感染共抽样调查17县个(市、区)51个点(村)26 363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28.59%。其中男性感染率为29.99%、女性为27.20%;年龄组感染率5~9岁组最高,为37.36%,15~19岁组最低,为19.56%;渔民感染率最高,为44.00%,待业人员最低,为8.70%。人群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和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7.78%、6.13%、4.58%、30.38%和10.13%,其中钩虫感染率女性高于男性,蛲虫、华支睾吸虫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P均<0.01)。结论广东省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华支睾吸虫、蛲虫感染率上升。
张贤昌方悦怡裴福全张启明黄少玉潘波林荣幸阮彩文霍丽婵吴军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
浆糊、进口包埋剂包被丝虫成虫抗原检测班氏丝虫病人抗体的研究
1997年
谭德平谢雪妹黄少玉欧作炎
关键词:包埋剂成虫抗原班氏丝虫病人抗体包被长爪沙鼠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