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压
  • 4篇动脉
  • 3篇动态血压
  • 3篇血压监测
  • 3篇高血压
  • 2篇动态血压监测
  • 2篇心动脉
  • 2篇血管
  • 2篇血浆
  • 2篇酸酶
  • 2篇中心动脉
  • 2篇磷酸酶
  • 2篇碱性磷酸酶
  • 1篇单纯舒张期高...
  • 1篇抵抗素
  • 1篇动脉压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心动脉压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风险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魏方菲
  • 9篇李燕
  • 5篇王继光
  • 4篇李发红
  • 3篇张璐
  • 3篇邹军
  • 3篇黄绮芳
  • 2篇盛长生
  • 2篇韩静岭
  • 1篇朱鼎良
  • 1篇樊旺祥
  • 1篇范红旗
  • 1篇董茜
  • 1篇李利华
  • 1篇亢园园
  • 1篇单晓莉
  • 1篇刘鸣
  • 1篇张璐

传媒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两种仪器检测反射波增强指数和中心动脉收缩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比较澳大利亚SphygmoCor系统及日本Omron HEM-9000AI脉波检测仪检测反射波增强指数(AI)及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对224名未进行降压治疗的受检者在同一天先后接受SphygmoCor和Omron HEM-9000AI检测仪检测,采用简单相关和Bland-Altman分析两种仪器检测的AI和CSBP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两种仪器检测AI和CSBP的影响因素。结果 Omron检测的AI及CSBP均高于SphygmoCor[(81.5±14.4)%和(77.6±16.2)%,(132.3±16.7)mmHg和(121.4±14.4)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者的绝对差异分别为(3.9±11.0)%和(10.9±11.0)mmHg。两种仪器检测的CSBP和AI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5,P<0.001;r=0.76,P<0.001)。两种仪器检测的AI值均受年龄、性别、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影响(P<0.001),SphygmoCor的AI还受体质量指数的影响(P<0.05)。Omron检测的CSBP受性别和体质量指数的影响(P<0.05),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而SphygmoCor检测的CSBP只受年龄因素影响(P<0.01)。结论 Omron HEM-9000AI和SphygmoCor系统在测量外周桡动脉AI上一致性较好,都较适合大规模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但两种仪器估算的CSBP绝对差别较大,不能相互替代使用。
樊旺祥李燕李发红魏方菲单晓莉王继光
关键词:血压中心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
2010欧洲高血压学会家庭血压监测指南解读被引量:1
2012年
2011年最新出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1],目前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平均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高血压,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有2亿。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分别低于50%、40%和10%。要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治疗率,经常测量血压是一个重要方法。2008年卫生部将全国高血压日的主题定为'在家中测量血压'。随着血压计技术进步和销售途径的多样化,电子血压计正走入千家万户。但据研究调查发现,我国高血压患者中血压计持有率仅为10%~30%,远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2]。国人对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存有普遍疑虑,对血压如何正确测量存在很多误区。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医生及患者加强血压测量知识的培训。
李燕李发红魏方菲
关键词:家庭血压监测知晓率出版高血压血压测量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患病率及临床特征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未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门诊患者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solated diastolic hypertension,IDH)患病率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共调查了30~81岁未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门诊患者864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水平(24 h平均收缩压<130 mm Hg且平均舒张压≥80 mm Hg)定义IDH。采用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比较IDH与正常血压者及其他类型高血压患者间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864例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为62.7%,其中IDH患病率为26.2%。455例青中年(<60岁)高血压患者中,IDH占43.7%,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仅占4.2%,收缩、舒张双期高血压占52.1%。IDH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内脏脂肪指数、24 h心率、血尿酸水平均较正常血压者明显升高(P<0.05)。此外,IDH组中男性、饮酒比例较高(P<0.05)。结论:IDH主要见于中青年男性,超重、腹型肥胖、高尿酸血症及饮酒等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魏方菲张璐韩静岭李燕
关键词: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患病率
血浆抵抗素、高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比较血浆抵抗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邀请在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接受动态血压监测的368名受检者参加研究,其中高血压患者未服用降压药物至少2周以上。检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抵抗素和hs-CRP的质量浓度。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血浆炎症因子与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在简单相关分析及校正了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等因素的偏相关分析中,血浆抵抗素与baPWV均无相关性(r≤0.04,P≥0.44),而hs-CRP与baPWV显著正相关(r≥0.13,P≤0.0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收缩压二者共同解释了baPWV值42%的变异,而hs-CRP只解释了baPWV值0.7%的变异。结论血浆炎症因子hs-CRP浓度与动脉硬化独立相关;而血浆抵抗素水平与动脉硬化无相关性。动脉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和收缩压增高,炎症的作用可能较小。
李发红魏方菲邹军王继光李燕
关键词:动脉硬化抵抗素C反应蛋白脉搏波传导速度
未接受降压治疗人群血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视网膜小血管直径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在疑似高血压并至高血压门诊就诊的未接受降压治疗者中,研究血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浓度与眼底视网膜中央小血管直径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2012年至瑞金医院高血压门诊就诊且未接受降压治疗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散瞳法进行眼底视网膜照相(德国蔡司VISUCAM PRO NM),并使用相机自带眼底血管分析软件进行眼底图像分析,测算视网膜中央小动脉直径等效值(CRAE)、视网膜中央小静脉直径等效值(CRVE)和动静脉直径比值(AVR)。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AGEs浓度。采用逐步回归分析血浆AGEs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9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0.3岁,其中女性占47.2%,糖尿病患者占7.5%,糖尿病前期者占6.1%,高血压患者占29.9%。随着血浆AGEs浓度增加,体质量指数(BMI,P<0.001)、空腹血糖(P=0.001)、血清三酰甘油(P<0.001)、血清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比值(总胆固醇/HDL-C,P<0.001)及CRVE(P=0.012)增加。相关分析显示,血浆AGEs浓度与CRVE呈正相关(r=0.14,P=0.006)。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AGEs浓度每增加1个单位,CRVE增加5.49μm(P=0.041),而CRAE(P=0.110)及AVR(P=0.690)的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结果显示,血浆AGEs浓度与CRVE的关系仅见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者(血浆AGEs浓度每增加1个单位,CRVE增加23.30μm,P=0.038),而非正常血糖者(P=0.130)。结论血浆AGEs浓度与CRVE呈正相关,尤其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
黄绮芳刘常远邹军魏方菲程艾邦盛长生李燕王继光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王继光李燕朱鼎良黄绮芳盛长生李利华魏方菲刘鸣邹军范红旗
动态血压监测的优势在于其可测量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既可测量轻、中度体力活动状态下的血压,也可测量睡眠过程中的血压。因此,动态血压能更准确地反映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的血压情况,发现“隐匿性高血压”,包括单纯夜间高血压。动态血...
关键词: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
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与动态血压及中心动脉压的关系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与动态血压及中心动脉压的关系。方法对2008-12-2011-12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门诊就诊的怀疑有高血压但尚未进行降压治疗或以往曾服用过降压药但已停药2周以上的研究对象783名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利用SphygmoCor仪器测量中心动脉压,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仪7600-020测定血清ALP水平。结果简单相关分析显示,血清ALP水平与24h肱动脉收缩压及脉压、中心动脉收缩压及脉压均呈弱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P每增加2.72倍,外周肱动脉收缩压及脉压分别增加3.85(P=0.023)和3.04mm Hg(P=0.006),中心动脉收缩压及脉压分别增加6.20(P=0.002)和4.02mm Hg(P=0.002)。中心动脉收缩压和脉压增加幅度分别高于外周肱动脉收缩压和脉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LP水平增加是肱动脉及中心动脉收缩压和脉压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董茜李燕魏方菲张璐韩静岭王继光
关键词:血清碱性磷酸酶动态血压中心动脉压
关注清晨时段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7
2012年
清晨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是一个充满风险的时段。许多研究发现,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脑卒中等疾病均于清晨高发[1]。人体在由睡眠状态转为清醒,并开始活动时,体内神经及内分泌系统激活(如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血压也从夜间相对较低水平迅速在清晨上升至较高水平。
李燕魏方菲张璐亢园园黄绮芳
关键词:清晨高血压血压晨峰心血管风险家庭自测血压
肝脏酶谱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未治疗高血压门诊患者肝脏酶谱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00例怀疑有高血压但至少2周未进行降压治疗的患者,利用UNEXEF38仪器进行无创性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FMD)检测,并计算校正血管直径的FMD(FMDc)。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仪7600-020测定血清肝脏酶谱水平,包括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和谷丙转氨酶(ALT)。结果简单相关分析显示:血清GGT、ALP和ALT水平与FMD及FMDc均显著负相关(r值为-0.17^-0.12,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GGT和ALP水平每增加2.7倍,FMD分别降低0.50%和1.05%(均P<0.05),FMDc分别降低0.53%和1.07%(均P<0.05)。在调整了混杂因素以后,血清ALT水平与两种FMD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肝脏酶谱中,血清GGT和ALP水平升高是FMD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LT水平与FMD无关。
张璐李发红魏方菲李燕
关键词: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血管内皮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