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宇魁
- 作品数:45 被引量:220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第377例头痛-发热-左侧裂池脑膜增厚强化
- 2016年
- 病历摘要
患者女,40岁,无业,主因“头痛、发热3个月”于2015年8月24日入院。患者于入院3个月前(2015年5月底)出现头痛,呈间断性,休息可改善,自测体温1次低于38℃,未诊治。2个半月前(6月3日)头痛加重,体温低热(37~37.9℃),当地行头CT示未见异常,未治疗。2个月前(2015年6月22日)在湖北省某医院住院,给予腰穿检查及抗感染、抗病毒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改善。
- 姜楠武力勇朱文佳李洁莹付月魏宇魁朴月善贾建平
- 关键词:头痛发热侧裂池增厚脑膜腰穿检查
- 直接皮层电刺激基本运动区定位切除累及中央前回脑胶质瘤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侵犯运动区的脑胶质瘤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例侵犯中央前回脑胶质瘤病例资料,手术采用神经导航定位病灶,术中唤醒麻醉,直接皮层电刺激定位肢体运动或语言运动区,病人清醒状态下切除肿瘤。结果11例病人术中成功唤醒切除肿瘤,皮质电刺激下7例获得了肢体运动区2例获得了语言运动区的准确定位。8例(66.7%)达到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8例为低级别胶质瘤,2例为高级别胶质瘤,2例胶质母细胞瘤。术后4例无神经功能缺损,8例出现术后对侧肢体活动障碍或言语障碍,除1例外均在7天至1月内恢复正常。结论导航辅助下的直接皮层电刺激定位功能区和唤醒状态下的肿瘤切除是处理侵犯功能区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康军马文斌连伟魏宇魁姚勇李桂林窦万臣张子衡魏俊吉冯逢陆菁菁杨义王任直
- 关键词:神经导航皮层电刺激星形细胞瘤
- 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24例临床分析
- 2022年
- 目的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SCNS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继发播散累及到中枢神经系统(CNS)。SCNSL发病率低且预后较差,目前还没有标准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为了进一步了解SCNS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0日收治的24例SCNSL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24例SCNSL患者的肿瘤组织类型包括17例(70.83%)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5例(20.83%)惰性B细胞淋巴瘤,1例(4.17%)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淋巴瘤,1例(4.17%)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我们主要关注17例SCNSL(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起病方式:12例(70.59%)SCNSL(DLBCL)患者为起病时CNS及CNS外同时受累;5例(29.41%)SCNSL(DLBCL)患者为NHL进展时单独CNS受累,而没有同时合并CNS外病灶。病理亚型:13例(76.47%)为非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non-GCB)亚型。基因分型:11例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了二代测序,9例(81.82%)患者的分子亚型为MCD亚型。诊治过程:16例SCNSL(DLBCL)患者一线接受了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R-HD-MTX)为基础的治疗,1例患者因脑出血未接受治疗而死亡。转归:16例患者中6例(37.5%)患者经一线治疗达到PR或CR,其他10例患者(62.5%)一线治疗后SD或者PD,二线方案包括放疗、BTK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及其他二线方案化疗。该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3(3~35)个月,10例(58.8%)患者存活,7例(41.2%)患者因疾病进展死亡,包括4例患者的中枢病灶进展和2例患者的全身病灶进展,1例因化疗中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7例SCNSL(DLBCL)患者的平均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23.2±3.5个月,3年预计OS为0.3;平均PFS为13.4±2.6个月,3年预计为0.19。结论在这项回顾性研究中,DLBCL为SCNSL中主要的病理类型,病理亚型以non-GCB,双表达为著,分子亚型多为MCD亚型,这组患者预后较差,多数起病时存在中枢及中枢外病灶,R-HD-MTX-CHOP方案疗效不佳,一线使用BTK抑制剂联合�
- 郭轶先常晓丽邹冬梅魏宇魁王丹丹马强孙雪静孙婉玲
-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学疗法
- 巨大侧脑室体部肿瘤显微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被引量:3
- 2013年
- 侧脑室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起源于脑室壁和脑室内组织,后者起源于邻近脑组织并长入或侵入侧脑室。侧脑室内肿瘤部位可大致分为体部、三角区及颞角。目前手术入路并没有标准化,但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不仅可以治疗疾病,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副损伤。在此主要讨论侧脑室体部巨大肿瘤(直径>4.5 cm)手术策略选择及相关并发症。
- 王延召杜建新单永治徐建堃魏宇魁林庆堂徐庚
- 关键词:侧脑室肿瘤体部肿瘤侧脑室体部巨大肿瘤手术策略
- 经鼻-蝶窦至海绵窦内侧壁手术入路的显微及神经内镜解剖学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内镜或内镜辅助下的经鼻-蝶窦入路治疗海绵窦内病变的解剖学基础。方法乳胶灌注汉族成人尸头湿标本10例,2例矢状位沿中线切开,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海绵窦内侧壁。8例在神经内镜下模拟经鼻中隔旁入路、中鼻甲切除入路和经中鼻道入路暴露双侧海绵窦内侧壁。结果垂体侧方的海绵窦内侧壁只有一层硬膜结构。蝶窦后壁的斜坡凹陷是全鞍型蝶窦常见而且确定的解剖标志,打开海绵窦内侧壁,内镜下可清晰观察海绵窦内结构: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外展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眼神经。结论采用单纯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可清楚地显露海绵窦内侧壁的结构,这一入路对手术器械、设备和手术者的技术均有较高要求。
- 康军魏宇魁姚勇李永董浩傅继弟王任直
- 关键词:神经内镜蝶窦海绵窦
- 体外诱导成人成肌细胞转化为神经前体细胞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成人成肌细胞在体外能否转化为神经前体细胞。方法从成人正常颞肌分离单细胞,体外培养及克隆纯化,培养至第三代时加入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和白血病抑制因子的无血清培养液诱导分化,观察诱导后细胞的形态变化,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和RT-PCR分析。结果成肌细胞经诱导后聚集成球,悬浮生长。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见细胞球表达巢蛋白,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掺入试验阳性;细胞分化后表达神经丝蛋白68,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半乳糖脑苷脂。RT-PCR分析结果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一致。结论成人成肌细胞在体外一定条件下诱导能够转化为神经前体细胞。
- 张振兴李桂林窦万臣魏宇魁吴海涛孔燕国范明王任直
- 关键词:干细胞成肌细胞神经前体细胞
- 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附117例病例分析)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117例侵袭性垂体腺瘤病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向前方及额叶底部生长14例,向侧方生长包绕海绵窦103例,向后方生长破坏斜坡27例,突破鞍底向蝶窦生长45例,向两个方向以上的呈侵袭性生长者57例。手术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73例,次全切除40例,大部切除4例。手术并发症包括短暂性脑脊液鼻漏7例;脑神经不全麻痹5例;垂体功能低下5例;颈内动脉损伤2例;单眼失明2例;永久性尿崩症1例;无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8年,2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而予γ-刀治疗,无再手术病例。结论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侵袭性垂体腺瘤,肿瘤显露满意,全切除率高,手术并发症少;但对于肿瘤未能完全切除或激素分泌型侵袭性腺瘤患者,仍需密切随访,必要时联合放射、药物等综合治疗。
- 赵兵魏宇魁康军王曲姚勇李桂林马文斌幸兵杨义任祖渊苏长保王任直
- 关键词:垂体腺瘤侵袭性扩大经蝶窦入路
- 气管导管及呼吸机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导管及呼吸机,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气管导管包括气囊单元、导管本体和沿导管本体管壁向外延伸的注射管,导管本体的一端为插入口,另一端为连接口,导管本体内管壁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与注射管连通的麻醉管,...
- 魏宇魁杨冬徐庚杜建新单永治樊晓彤曾高
- 文献传递
- 内镜下经口入路颅颈交界区前方椎动脉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颅颈交界区前方椎动脉走行及其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为内镜下经口入路处理颅颈交界区病变时防止椎动脉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4例完整成人头颅标本进行解剖研究.在显微镜和内镜下自咽后壁开始对颅颈交界区进行逐层解剖,重点对椎动脉走行特点进行观察.选取31例接受颅颈交界区CTA检查的成人影像资料,在CT机上进行颅颈交界区骨性结构及椎动脉的重建,在CT轴位片上测量各节段椎动脉距中线的距离,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内镜经口入路手术中骨性解剖标志与椎动脉的确认有密切关系;在枢椎节段椎动脉走行变异最多,部分隐藏于枢椎侧块内.本项研究提出枢椎外侧三角概念,三角形的3个点均为恒定的骨性解剖标志.在颅颈区CTA重建片上观察,31例62侧中有41侧(66%)椎动脉在该三角内,21侧(34%)在三角外,进入三角内的椎动脉均集中在该三角的外侧角,未进入该三角内的椎动脉有14侧进入枢椎侧块内,进入侧块内的椎动脉总侧别数在55侧(89%).结论:内镜经口入路处理枢椎病变时要避免损伤隐藏在枢椎侧块内的椎动脉.此区域手术前必须行CTA以明确椎动脉的具体走行.
- 陈革张秋航李茗初魏宇魁凌锋
- 关键词:内镜经口入路颅颈交界区椎动脉
- 神经内镜辅助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治疗鞍区非垂体腺瘤性病变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鞍区非垂体腺瘤性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鞍区非垂体腺瘤性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鞍结节脑膜瘤5例。脊索瘤4例,鞍上颅咽管瘤2例。均在神经导航定位下行扩大经鼻蝶窦入路,以内镜和显微镜结合切除鞍区病变。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其中5例鞍结节脑膜瘤均达SimpsonI级切除:次全切除2例,均为脊索瘤。术后3例发生脑脊液漏需二次手术修补。2例脊索瘤次全切除病人行常规放疗。随访6。58个月.3例脑脊液漏病人经再次手术修补均治愈;M对复查均未见肿瘤复发;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鞍区非垂体腺瘤性病变是安全可行的。
- 姚勇邓侃张波刘小海康军魏宇魁冯铭幸兵连伟包新杰王任直
- 关键词:蝶鞍神经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