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天无

作品数:90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文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诗歌
  • 15篇文学
  • 12篇写作
  • 11篇文学批评
  • 6篇小说
  • 6篇马克思主义文...
  • 5篇诗歌写作
  • 4篇诗人
  • 4篇诗学
  • 4篇诗意
  • 4篇女性
  • 4篇伦理
  • 3篇新世纪诗歌
  • 3篇语言
  • 3篇诗论
  • 3篇主义
  • 3篇文艺
  • 3篇马克思主义
  • 3篇美学
  • 2篇新诗

机构

  • 49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50篇魏天无
  • 4篇魏天真
  • 1篇王先霈

传媒

  • 6篇长江文艺评论
  • 3篇江汉论坛
  • 3篇外国文学研究
  • 3篇当代文坛
  • 2篇文艺争鸣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湖北大学学报...
  • 2篇诗探索
  • 2篇诗歌月刊
  • 2篇华中学术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南方文坛
  • 1篇小说评论
  • 1篇诗刊
  • 1篇长江文艺
  • 1篇写作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出版发行研究
  • 1篇平顶山学院学...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7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诗人小说家笔下的“观念”与“诗意”——张执浩的小说写作
2007年
自1995年在《山花》杂志发表小说处女作,十年问,已在诗歌界成名的张执浩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八十多篇,出版长篇小说三部。与此同时,他的诗歌写作不仅没有终止,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赢得了越来越多不同背景的读者的推崇和喜爱,甚至改变了一些极少读诗的人对当代诗歌的成见,先后荣获“中国年度诗歌奖”(2002)、“人民文学诗歌奖”(2004)、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4年度诗人提名奖等。
魏天无
关键词:小说写作张执浩诗人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小说家诗意
90年代诗歌中的“知识分子写作”
2004年
“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立场”写作之争 ,是朦胧诗以来最大的一次诗歌论争。本文从诗论研究角度 ,分析双方诗学观念的异同 ,重点在澄清对“知识分子写作”观念的曲解 ,认为以知识分子身份从事写作是诗人的宿命 ;重提“知识分子性”的现实意义 ,在于重塑新诗近百年现代性追求中屡被修改、涂抹的“个体知识分子”形象 ,以再建独立、自由、怀疑和批判的“诗歌精神”。
魏天无
关键词:民间写作诗歌
“个人写作”的诗学内涵:历史意识与现实承担
2010年
“个人写作”提出的本意,是在激烈动荡的社会生活和旗帜林立的诗坛使诗歌写作保持清醒和冷静,却在20世纪90年代诗界内外引发了另一场混战。小说界所谓“个人写作”,肇始于90年代前期陈染、林白、海男等一批女性作家的写作实践。她们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和笔法,表现个人的身体、欲望、梦幻等等,凸显女性的自我意识和心理悸动,因此也被称为“私人/私性写作”。而在诗歌界,
魏天无
关键词:个人写作历史意识诗学女性作家诗歌写作
类型化及其意义——论受众对古装片的消费与再生产
2011年
贾樟柯的纪录电影从早期的《狗的状况》、《公共空间》,到后来的《东》、《无用》、《海上传奇》,以及介于纪录与剧情之间的电影《二十四城记》,这一系列电影已经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本文借用中国文学对于抒情传统的研究成果,并对照中国新纪录片运动的其他电影,来研究贾樟柯纪录电影的抒情倾向,并试图找到这类电影其诗意书写的精神源头。
魏天无
关键词:中国电影贾樟柯抒情传统
诗歌与城市漫谈
2017年
武汉连续举办了五届公共空间诗歌活动,热闹的活动现场常常诗情澎湃。然而,城镇化、都市化、国际化进程似乎在一点点驱逐抒情诗,现代生活与抒情诗构成悖论。所以,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城市,诗人都要去发现无法逆转的现代化进程为他所提供的新的诗歌灵感,改造诗歌语言和抒情方式,创造一种与现代人生存境况相应和的诗歌类型。
魏天无魏天真
关键词:诗歌城市
革命论、本义论与实用说:陈独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论
2018年
作为马克思主义革命家,陈独秀在文学批评中,既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要求文学尽其所能地贴近现实,发挥其现实性和批判性功能,也秉持着个人对文学之为文学的认识,力图在文学与政治之间找到恰如其分的结合点。其"文学革命论"与"文学本义论"互为一体:前者意在取"写实"而弃"空想";后者指向"文言合一"亦即"达意状物",以破除"文以载道"之陋习。"文学本义论"指向的并非文学的"自足说"而是"实用说":强调"本义"是为了把文学从模仿古人、剽窃浮词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以便让它敞开胸怀拥抱现实,感染读者。重写实、重文学在启迪人心、改造社会中的实用功能而并不忽视文学自身属性,这些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一脉相承的。
魏天无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本义
自然,作为最高的犒赏--论剑男的诗
2020年
诗人剑男最近几年的写作中,存在着某种“回跃”现象,既在精神指向上,也在写作方法上。这种“回跃”似乎是每一位持续写作的自觉的诗人必然会经历的,即“回跃”到某个更早时期的、与其性情和气质相契合的“原点”;那里是诗人最终确认的诗所从出之地,也是诗所归属之地。始于2018年1月,与这一时期诗歌写作同步出现的《读诗札记》系列,也可视为剑男进入这种“回跃”写作的征候之一。它与诗之间存在显明的互文性或互释性,同属于诗人写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文体的界限已被破解;“抒情”/“叙事”之类的二元业已消融。不妨先来听听诗人在《读诗札记》中的言说。
魏天无
关键词:精神指向诗歌写作互文性写作方法
以诗为诗:网络诗歌的“反网络”倾向及其特征——从小引《芝麻,开门吧》谈起被引量:1
2004年
本文以一首网络诗歌代表作为例,分析它的语言特征及其体现的“反网络”倾向,认为敏锐展示虚拟现实中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采用“宣叙调”写作方式,以交流、对话为宗旨,是现时网络诗歌的三大基本特征;而恢复交流与对话的功能,则是网络诗歌对现代诗歌写作最富现实意义的启发。
魏天无
关键词:网络诗歌语言
张二棍:在生活的深渊中写作——新世纪诗歌伦理状况考察之六被引量:5
2017年
怀揣一颗朴素之心,把写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附属物,把用语言表述生活的能力看作上天的恩赐而不是据以自得、自满的禀赋,这样的诗人越来越少;诗歌中越来越多的、且被巧妙掩饰的机心,使写作变为与他人博弈的武器,从而背离了写作的初衷:诗歌源于我们有话要对生活说,我们不得不说,我们只能这样说,但我们总觉得这样没有说透,却因此对生活有了更多的热爱与敬意。
魏天无
关键词:新世纪诗歌写作伦理语言表述诗人
“寻求对于真理的服从”——王元化与《王元化集》
2008年
著名学者王元化在他87岁生日之际,收到了来自家乡的一份特殊礼物:十卷本《王元化集》。
魏天无
关键词:真理著名学者家乡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