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景华

作品数:163 被引量:1,309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6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5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1篇腰椎
  • 47篇颈椎
  • 44篇颈椎病
  • 40篇手法
  • 31篇神经根
  • 31篇神经根型
  • 31篇神经根型颈椎...
  • 31篇退行性
  • 31篇根型颈椎病
  • 26篇手法治疗
  • 24篇椎间盘
  • 21篇疗效
  • 18篇中医
  • 16篇腰椎间盘
  • 16篇突出症
  • 16篇椎间盘突出
  • 15篇脊柱
  • 14篇腰椎管
  • 14篇腰椎管狭窄
  • 14篇腰椎管狭窄症

机构

  • 16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8篇北京中医药大...
  • 14篇北京电力医院
  • 10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山东中医药大...
  • 6篇广东省中医院
  • 5篇北京理工大学
  • 5篇山西中医学院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天津中医药大...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河北大学
  • 4篇大庆市人民医...
  • 4篇泰州市中医院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吉林省人民医...
  • 3篇西南医科大学...
  • 3篇广州白云山陈...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163篇高景华
  • 92篇朱立国
  • 70篇高春雨
  • 56篇杨克新
  • 51篇于杰
  • 45篇王尚全
  • 44篇冯敏山
  • 38篇魏戌
  • 32篇罗杰
  • 28篇孙武
  • 24篇银河
  • 22篇李金学
  • 18篇张威
  • 17篇张清
  • 14篇赵国东
  • 13篇李俊杰
  • 10篇陈忻
  • 8篇谢雁鸣
  • 8篇王海军
  • 7篇甄朋超

传媒

  • 36篇中国中医骨伤...
  • 14篇中国骨伤
  • 14篇北京中医药
  • 8篇中医正骨
  • 6篇中医杂志
  • 5篇中医药导报
  • 4篇中国中医药信...
  • 4篇世界中西医结...
  • 4篇世界中医药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北京中医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颈腰痛杂志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国际中医中药...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医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5篇2023
  • 11篇2022
  • 11篇2021
  • 12篇2020
  • 10篇2019
  • 7篇2018
  • 9篇2017
  • 11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 11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10篇2005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符合方案数据177例,随机分为旋提手法治疗组87例,颈椎牵引治疗组90例;男性43例,女性134例;年龄35~55岁,平均年龄47.2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1月;疗程14d,旋提手法治疗组隔日1次,共7次,颈椎牵引组每日1次,共14次。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头晕、颈椎活动度、头痛、等指标的变化,经统计学分析进行疗效评定,并对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的总体疗效,手法组总有效率为98.8%,牵引组总有效率为84.09%,手法组优于牵引组,旋提手法组对改善眩晕症状、颈椎活动度、头痛症状的效果优于牵引组。结论: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值得选择的治疗方法。
高景华朱立国谢利民李俊杰罗杰王尚全张清杨克新李金学刘秀芹张威赵国东王海军金秀钧张跃王红东
关键词:颈椎牵引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外侧踝关节扭伤“骨错缝、筋出槽”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外侧踝关节扭伤"骨错缝、筋出槽"的病理状态。方法:基于1位外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CT资料,建立踝关节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采集踝关节扭伤后1 d、1周的在体动力学数据并加载于踝关节有限元模型跖屈、背伸、内翻、外翻四种工况中,分析踝关节面受力及踝周韧带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在相同的载荷下,四种工况中踝关节(胫距、距腓关节)面接触应力峰值在踝扭伤后随着时间的变化有增高的趋势,四种工况中踝周韧带在踝扭伤后不同时间点的应力分布及应力值存在变化。结论:所建立的踝关节有限元模型准确、有效,踝部关节面受力分布不均匀及韧带应力值的变化可能是外侧踝关节扭伤"骨错缝、筋出槽"的客观病理反映。
李建国高春雨高景华王宝剑李路广冯敏山孙武孙武
关键词:骨错缝筋出槽有限元分析
孙树椿教授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经验被引量:10
2017年
孙树椿教授为清宫正骨第6代传承人,师承刘寿山先生,对骨伤科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精于跌打损伤与筋骨劳损的治疗。踝关节扭伤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骨错缝、筋出槽"范畴。孙树椿教授认为踝关节扭伤系指内、外踝部的软组织损伤以及内、外踝部的骨关节面微细错位或关节交锁。在临床上治疗踝关节扭伤时,孙树椿教授特别强调辨位施治,擅长手法治疗,重视中药治疗。本文对孙树椿教授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叶宜颖高景华王尚全高春雨
关键词:踝关节肌肉骨骼手法中药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与其疼痛的相关性被引量:61
2007年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与疼痛的关系,深化对其病变的认识。方法:于2005-02/12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及骨伤科研究所门诊和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3例,为试验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临床症状结合CT和/或MRI影像学检查确诊。同期选择成年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组。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测定患者疼痛程度。结果:纳入患者43例和健康体检者3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试验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40±0.17),(0.19±0.06)μg/L;(131.78±32.06),(108.85±41.48)μg/L;(1.84±0.49),(1.14±0.40)μg/L,P<0.01]。②疼痛和白细胞介素6依存性不显著(P>0.05),疼痛和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呈数值依存性(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异常升高,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是导致疼痛的重要因素。
于杰朱立国高景华王尚全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细胞因子类
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疼痛的VAS评分临床研究被引量:71
2005年
目的观察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效果。方法21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5例颈椎旋转手法治疗,对照组98例颈椎牵引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明显缓解、消除疼痛,经临床疼痛的测定视觉模拟标尺法(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与牵引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朱立国于杰高景华张清李俊杰方建国
关键词:旋转手法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治疗颈椎旋转VAS评分
摇拔戳手法改善急性外踝扭伤患者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摇拔戳手法改善急性外踝扭伤患者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外踝扭伤的40例患者按照中央随机的方法分配到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试验组予以摇拔戳手法加弹性绷带固定,对照组予以冰袋冷敷加弹性绷带固定,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2周。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摇拔戳手法能显著改善急性外踝扭伤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
高景华林志义程灏宋华高春雨丁洪磊
腰椎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朱立国王尚全杨克新高景华罗杰于杰
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特征分析被引量:29
2015年
目的利用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获取真实世界数据,了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特征。方法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共享系统数据库中62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与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对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就诊节气、主要症状、入院时疼痛评定、颈椎功能障碍评定、中医证型情况进行提取,并将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型进行标准化,对提取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0岁,45~65岁年龄段患病比例最高,女性较男性发病率高,平均病程为1.8年。患者在大暑节气入院就诊最多,主要是夏、秋二季。以疼痛主诉就诊的患者占总例数的70%,单纯以麻木前来就诊的较少。患者多表现为中度疼痛,以颈项部位疼痛最为常见,同时中度颈椎功能障碍的患者较为多见。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证的比例最高,占51.43%,其次是风寒痹阻证。风寒痹阻证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疼痛平均分值最高。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病程较长,与节气关系明显。患者就诊时多以疼痛为主诉,颈项部疼痛多见,疼痛程度与颈椎功能障碍程度偏于中等。中医证型以气滞血瘀证为主,风寒痹阻证患者颈椎功能障碍、疼痛程度相对较重。
魏戌高云张兴平谢琪张润顺赵勇李金学高景华张世民张振宇虹娜贾鹰珏宋观礼王浩周红艳许根荣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特征
高景华运用转腰汤加减治疗退行性脊柱疾病经验被引量:9
2020年
高景华认为退行性脊柱疾病多属中医"痹证""腰痛病""骨痿"等范畴。该类疾病往往因久病及肾,耗气伤阳,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脾阳久虚又不能充养肾阳,终致脾肾阳虚,故在治法上主张脾肾同治,温肾健脾为该类疾病的重要治疗原则。转腰汤主治肾虚感犯寒湿,邪入骨髓,不能转侧之腰痛。高景华在治疗骨科退行性疾病过程中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灵活应用转腰汤,收效满意。
高春雨李路广孟州令王宝剑高景华
关键词:脾肾阳虚名医经验
腰椎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43
2006年
目的 分析使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与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减压,经椎弓根植入椎弓根螺钉,用钉一棒联结结构固定棒杆,应用椎间融合器植骨(Cage)融合,或行横突间植骨。结果随访时间2~37个月,根据Macnab手术评价标准,优良率为98.20%。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使用安全,近期随访疗效满意的方法。
朱立国王尚全杨克新高景华罗杰于杰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椎弓根钉系统植骨融合术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