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国
- 作品数:38 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省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诊断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验诊断结核杆菌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70例临床疑似肺结核患者的外周血标本,用T-SPOT.TB试剂盒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分析其在结核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诊断指数、约登指数、总一致性、调整一致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T-SPOT.TB检测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为93.2%(41/44)、特异度为92.3%(24/26),误诊率为7.7%(2/26),漏诊率为6.8%(3/44),诊断指数为185.5%,约登指数为85.5%,总一致性为92.9%(65/70),调整一致性为92.4%,阳性预测值为95.3%(41/43),阴性预测值为88.9%(24/27)。结论 T-SPOT.TB检验诊断结核杆菌感染的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朱桂云杨永辉高建国康丽菲陈宁安晓颖田二朋
- 关键词: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结核病
-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与关节结核诊断、药敏、治疗临床研究
- 李卓刘丰胜高建国吕翠环贾晨光李硕
- 采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技术对关节结核患者及非结核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噬菌体生物扩增法阳性率为47.2%,较抗酸染色、罗氏培养阳性率高。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关节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只需2天,课题研究说明...
- 关键词:
- 关键词:关节结核噬菌体生物扩增法
- 保守治疗结合必要时手术干预治疗小儿脊柱结核临床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保守治疗必要时结合手术干预治疗小儿脊柱结核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4例小儿脊柱结核患者进行1~14年的回访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总结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探讨小儿脊柱结核手术方法的选择,分析单纯病灶清除与前路植骨对小儿脊柱结核后凸畸形的影响。结果 54例小儿脊柱结核患者保守治疗痊愈17例,单纯保守治疗治愈率31.48%。保守治疗结合手术干预治愈37例(68.52%)。54例长期随访病灶愈合率100%,半年未愈3例,1年后复发1例。1年未愈复发率5.56%。术前后凸畸形发生23例,畸形发生率42.59%。23例后凸畸形手术病例中行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术8例,术后畸形较术前矫正Cobb角13°~26°,平均17°。结论小儿脊柱结核早期诊断治疗有约1/3的患儿可通过单纯保守治疗治愈。对合并较大脓肿、窦道、死骨、截瘫、畸形等明确手术指征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治疗,能够提高治愈率、矫正和减少后凸畸形发生,明显提高疗效。
- 贾晨光刘丰胜刘思源姚黎明李秀武刘威高建国王晓静
- 关键词:小儿脊柱结核保守治疗病灶清除
- SARS疫区高危人群的预防
- 2003年
- 目的探讨研究在SARS疫区高危人群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总结河北省胸科医院今年 4~ 6月份作为SARS定点收治医院 ,对高危人群进行有效预防的综合措施。结果SARS爆发期间 ,河北省胸科医院高危人数 75 3人 ,其中医务人员 4 85人 ,患者家属 2 6 8人 ,无 1人感染 ,对高危人群预防成功率 10 0 %。收治SARS确诊病例 2 1例 ,疑似病例 4 6例 ,治愈率 10 0 % ,病死率 0 %。结论本结果在SARS世界性爆发 ,治疗原则未成章 ,全球对该病均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河北省胸科医院取得了高危人群零感染 ,预防成功率 10 0 %的成果 ,可以肯定 ,这一预防措施值得推广。
- 王本余杜瑾王林峰李卓高建国张巧敏陈蕾
-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
-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与血凝因素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凝因素的分析,研究其血凝因素的变化,从而对疾病进行早期干预,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有长期饮酒史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试验组)及对照组。用凝固法定性检测抗活性蛋白C,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血浆中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水平。结果①试验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试验组抗凝血酶Ⅲ、抗活性蛋白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与血D-二聚体水平升高有关。②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抗凝血酶Ⅲ、抗活性蛋白C没有相关。
- 王立强高建国刘思源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 60例耐药脊柱结核患者个体化治疗及疗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分析耐药脊柱结核的个体化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河北省胸科医院骨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耐药脊柱结核患者60例,根据病情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制定个体化手术及化疗方案。对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红细胞沉降率、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经功能分级、Cobb角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在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情况下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0例患者中单耐药14例,多耐药26例,耐多药5例,广泛耐药15例。患者化疗时间24~36个月,平均(28.41±3.50)个月。末次随访时VAS平均为(1.40±0.40)分,较术前[(8.10±1.18)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4,P=0.001);末次随访时血红细胞沉降率为(11.31±2.60)mm/1h,较术前[(53.60±9.51)mm/]h]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6,P=0.001);末次随访时脊柱Cobb角为(15.71±2.30)°,较术前[(49.52±8.21)°]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3,P=0.005)。46例患者获得I级骨性愈合,10例获得Ⅱ级骨性愈合,3例获得Ⅲ级骨性愈合,1例获得Ⅳ级骨性愈合。并发神经功能损伤的42例患者,末次随访时,2例ASIA神经功能分级无变化,4例改善2级,35例改善1级,1例下降1级。至末次随访时,60例患者脊柱结核均获得治愈。结论基于药敏试验结果的个体化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是尽早治愈耐药脊柱结核的方法。
- 姚晓伟董昭良李卓高建国姚黎明刘丰胜贾晨光
- 关键词:个体化医学
- 脊柱结核合并神经损伤患者围术期评估及并发症防治策略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合并神经损伤患者围术期安全管理及并发症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骨科收治的128例脊柱结核合并神经损伤病例资料。结果本组术前有内科合并症者88例,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肺结核等。128例均在全麻下行病灶清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术中发生神经损伤24例,胸膜损伤23例,腹膜损伤4例;术后出现低钾血症7例,心律失常、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各6例,心功能不全5例,切口感染及胸腔积液各3例,窦道形成2例,呼吸困难1例,均予对症处理后安全度过围术期。128例术后结核中毒症状均消失,下肢神经功能均有1~2级改善,脊柱后凸畸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疼痛症状明显改善,1年后骨病灶全部愈合。结论脊柱结核合并神经损伤患者围术期并发症较多,积极的围术期评估和正确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姚晓伟董昭良贾晨光刘丰胜高建国李卓
- 关键词:结核脊柱脊髓损伤手术中并发症
- 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对成人腰椎结核手术指标、影像学参数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对成人腰椎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成人腰椎结核129例,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A组(行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78例、B组(行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51例。比较2组手术指标,术前、术后6个月影像学参数、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术前及术后7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及术后伤椎高度、Cobb角矫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术后伤椎高度、Cobb角矫正丢失率显著低于B组(P<0.01)。术后7 d,2组ODI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A组上述评分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术后6个月,2组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生理功能及生理职能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提升,且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成人腰椎结核可减少伤椎高度矫正丢失,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王帅王连波董昭良贾晨光李卓高建国
- 关键词:腰椎脊柱融合术COBB角
-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胸段脊柱结核的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前方入路进行颈胸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对颈胸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11年1月采用前方入路进行颈胸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9例患者,手术包括病灶清除,植入自体髂骨植骨以及同种异体髂骨块,或植入同种异体骨钛笼进行融合,应用颈前路钛板内固定。对患者采用颈椎前方入路联合胸骨柄正中劈开暴露病灶,彻底清除结核肉芽组织、脓液、死骨等进行脊髓减压,次全切除相应椎体,植入同种异体髂骨块以及自体骨块或植入同种异体骨钛笼进行融合重建前柱、前方钉板内固定。结果 9例患者进行6~3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1例出现喉返神经受损症状,2个月后缓解;1例切口愈合差,经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结核病灶复发,神经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至最后1次随访时8例植骨病例X线均表现为融合迹象,1例融合不确切,融合率88.8%,融合时间6~20个月。9例截瘫患者肢体神经功能术后Frank A级0例、B级3例、C级3例、D级3例。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胸段脊柱结核,彻底清除病灶,重建颈胸段的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具有恢复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彻底减压恢复截瘫,病灶切除彻底、复发率低等优点。
- 李卓刘晓艳申勇刘丰胜高建国
- 关键词:颈胸段脊柱结核内固定植骨融合
- 胸椎结核并脊髓损伤手术时机及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时机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胸椎结核并脊髓损伤138例,按照术前规范抗结核治疗时间>4周、<4周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68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植骨融合时间、术后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变化、疼痛缓解情况(视觉模拟评分)、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评分,即ASIA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植骨融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获随访,观察组一期愈合65例,切口延迟愈合形成窦道5例;对照组一期愈合66例,复发2例。两组术后ESR及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ASIA评分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观察组提高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椎结核并脊髓损伤在规范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尽早手术,有利于改善神经功能。
- 姚晓伟董昭良贾晨光高建国刘丰胜李卓
- 关键词:脊髓损伤预后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