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凡

作品数:69 被引量:387H指数:12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水利工程
  • 25篇天文地球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地下水
  • 8篇水库
  • 7篇遥感
  • 7篇河流健康
  • 6篇塔里木河
  • 6篇气象
  • 6篇河流
  • 6篇干旱
  • 5篇植被
  • 5篇植被覆盖
  • 5篇平原区
  • 5篇流域
  • 5篇径流
  • 5篇积雪
  • 5篇河流域
  • 5篇PSR模型
  • 4篇雪深
  • 4篇植被覆盖度
  • 4篇生态
  • 4篇生态系统

机构

  • 51篇新疆农业大学
  • 25篇西安理工大学
  • 7篇陕西测绘地理...
  • 5篇国家测绘局
  • 3篇黄河水资源保...
  • 2篇新疆塔里木河...
  • 1篇长安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国家测绘地理...
  • 1篇河南黄河河务...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深圳市政府投...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 1篇国网新疆电力...
  • 1篇新疆兵团勘测...

作者

  • 69篇高凡
  • 17篇黄强
  • 10篇吴彬
  • 8篇杜明亮
  • 7篇闫正龙
  • 6篇雷晓云
  • 6篇闫正龙
  • 4篇孙晓懿
  • 3篇张洪波
  • 3篇张永永
  • 3篇鲁仕宝
  • 2篇吴成国
  • 2篇穆振侠
  • 2篇马英杰
  • 2篇杨鹏年
  • 2篇彭亮
  • 2篇邢坤
  • 2篇王晓国
  • 1篇何英
  • 1篇周金龙

传媒

  • 4篇水电能源科学
  • 4篇水土保持通报
  • 4篇水资源与水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干旱区研究
  • 3篇人民黄河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水力发电学报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水利水电快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2
  • 9篇2021
  • 5篇2020
  • 11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吐鲁番盆地坎儿井冬闲水回灌适宜性评价及回灌方式研究
2023年
为了实现吐鲁番盆地坎儿井冬闲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回补区域地下水,亟需建设地下水回灌工程,并确定合理的工程建设位置及有效的回灌方式。首先基于坎儿井流量、回灌水源距离、含水层渗透系数、地下水埋深、机井密度及地形坡度6项指标构建地下水回灌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地下水回灌适宜性区划,并在典型回灌适宜区开展现场试验确定地下水回灌方式。结果表明,高昌区中部、鄯善县北盆地灌区及托克逊县东北部部分区域具有丰富的回灌水源及储水空间,整体渗透系数均大于15 m/d,适宜开展坎儿井冬闲水回灌;利用机电井回灌的井灌方式,能实现对地下水的有效回补,适用于研究区坎儿井冬闲水回灌。
陈泽吴彬高凡高凡
关键词:地下水回灌适宜性吐鲁番盆地坎儿井
乌江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规律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规律是指导梯级水库群优化运行的重要工具。本文应用概率统计法和相关分析法对乌江流域的兼顾保证出力发电量最大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归纳,通过引入经验频率分析了各库在不同调度期的水位变化规律和建立时段平均出力与本时段可用水量相关关系图来研究各库在不同调度期的发电规则,为挖掘梯级水库长期运行结果中蕴藏的潜在规律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对乌江梯级各库水位变化规律和发电规则的研究,为乌江梯级水库群优化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撑。
黄强高凡张永永孙晓懿吴成国
关键词:梯级水库群
塔里木河下游植被覆盖动态变化遥感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基于遥感等信息化技术,对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应急输水前后的植被覆盖度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选取塔里木河下游地区1999年TM、2002年ETM+和2004年的ASTER等3期夏季遥感影像和基础地理数据,基于RS,GPS及GIS等技术,通过分类体系划分、遥感信息提取、野外验证等方法,完成了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分析。结果应急输水工程实施后,研究区河道两侧较大范围内的中、高盖度植被覆盖面积明显增加,劣、低盖度植被覆盖面积持续下降,部分地区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逆转,生态环境逐步趋于好转。结论基于RS,GPS及GIS等信息技术,建立植被覆盖度动态监测体系,是研究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的重要手段和发展趋势。
徐水师谭克龙闫正龙黄强高凡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遥感应急输水塔里木河
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渭河宝鸡段水资源调控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以渭河宝鸡段为研究对象,以林家村、魏家堡为生态基流关键控制断面,建立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水资源调控模型、调控规则及调控方案集,对研究区不同水平年不同调控方案下基于河道非汛期生态基流保障的水资源调控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林家村断面通过采取方案4,即来水优先保障河道非汛期基流并考虑灌区节水,可使该断面非汛期河道生态基流保证率分别提高至88%、89%;2)魏家堡断面通过采取方案7,即水库对渭河基流补偿并考虑灌区节水,可使该断面非汛期河道生态基流保证率分别提高至88%、90%。由于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特别是水库补偿河道基流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今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水库补偿的可行性和相应的补偿机制,以确保水资源调配方案的可操作性。
高凡黄强张洪波
关键词:河流生态系统水资源调控水资源配置
古尔图河气象水文要素变化特征与下游艾比湖生态的关系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1974—2014年古尔图河新渠首水文站的水文气象数据,运用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及小波分析法对气象水文要素的序列变化趋势、突变特征及周期变化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并论证古尔图河气象水文要素与奎屯河、艾比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40年来,气温、降水、径流均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其年际变化率分别为7.95%,15.84%,6.68%;(2)气温在1980s末期发生突变,降水突变时间早于气温(1980s初期),径流突变时间最晚(1990s末期);(3)气象水文要素呈现多种不同尺度的振荡周期,气温、降水和径流的年代际变化周期以25~28年、17~22年、4~6年最为常见;(4)径流与气温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与降水的关系较为复杂;(5)奎屯河的径流变化趋势基本与古尔图河呈正相关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期艾比湖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类的过度开发。
邢坤雷晓云高凡刘思海
关键词:气象水文MANN-KENDALL小波分析艾比湖
基于3S的塔里木河干流生态水平动态监测及生态需水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应用3S、数据仓库等技术,动态监测并分析塔里木河干流1999~2004年生态水平的动态变化特征,定量估算相应生态水平下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为流域生态修复及生态用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从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获取的多维多时相遥感数据源,通过数据预处理、分类体系划分、解译、专题提取、建库及定性定量分析等步骤,得到研究区生态水平动态变化数据;应用潜水蒸发原理,计算相应生态水平下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结果】随流域治理及应急输水工程的展开,塔里木河干流天然植被分布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各优势性植被类型多度有所增加,盖度响应明显,其中以中、下游草地植被类型最明显;相应生态水平下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逐年增加,这主要由中、下游草地面积和盖度增加所致。【结论】进一步验证了流域水文过程与生态响应之间的密切耦合关系,且随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生态水平的提高,生态需水量发生相应变化。因此,在目前流域竞争用水前提下,科学制定合理的生态水平目标,对于确保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用水至关重要。
高凡黄强闫正龙
关键词:塔里木河干流动态监测
基于距离协调发展度模型的乌伦古湖健康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人类聚居地湖泊生态系统健康面临严重威胁。科学评估湖泊系统健康成为湖泊科学与生态学交叉学科研究热点。以乌伦古湖为评价区域,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架构,从生态完整性角度和社会服务功能角度,构建3级体系21项指标的乌伦古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的主客观赋权法确定权重,建立距离协调发展度湖泊健康评价模型,提出基于'协调性最佳状态'的健康评价分级标准。对2017年乌伦古湖健康状况评价,结果表明:乌伦古湖处于'不健康'和'弱度不协调'状态,生态完整性与社会服务功能2个子系统间协调性不高,社会服务功能发展超过生态承载能力。其中,吉力湖健康状况略优于布伦托海。对乌伦古湖进行生态修复,协调生态完整性与社会服务功能是今后湖泊管理面临的重大决策方向。
邹兰高凡马英杰何兵
关键词:欧式距离协调发展度PSR模型
3S技术在我国生态环境动态演变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3
2019年
3S技术可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演变各要素的综合、动态、实时监测,是进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研究领域不可替代的重要观测手段和信息处理工具。本文通过介绍生态环境监测必要性、3S发展历程及总结该技术在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演变分析研究中的优势及特点,对3S技术在我国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基于对地综合观测系统的全球发展视角,从监测内容尺度、技术研究方法、监测分析手段及多源技术融合等方面阐述了3S技术在我国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闫正龙高凡何兵
关键词: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对地观测系统
新疆阿拉尔市苦咸水水化学特征、分布及成因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准确查明苦咸水分布、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对此类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当地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新疆阿拉尔市地下水进行采样分析,利用水化学图解、描述性统计分析、离子比值法、饱和指数法等方法分析苦咸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苦咸水水化学类型以HCO_(3)·SO_(4)·Cl-Na·Ca·Mg、SO_(4)·Cl-Na·Mg和SO_(4)·Cl-Na型为主,苦咸水分布面积2163.45 km^(2),占总面积的77.26%,主要分布在平原水库下游及塔里木河在该市范围内的后段,苦咸水的形成主要受蒸发-浓缩作用的影响,其次是岩石风化作用,同时,人类活动对研究区苦咸水的空间分布也施加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吴琼梁伊高凡杜明亮杜明亮刘江
关键词:苦咸水水化学特征
基于滑动Copula函数的新疆干旱内陆河流水文气象要素变异关系诊断被引量:10
2019年
选取乌伦古河流域源流区出山口二台水文站1959—2015年长系列实测月径流量和同步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累积距平法、R/S分析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在对水文、气象要素序列演变规律分析的基础上,运用Pe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径流与降水、气温的相关性,将Copula函数与数据滑动窗口技术相结合分析了径流与气象要素(降水、气温)的内在关系及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乌伦古河源流区年径流量以0.026亿m3/10a的微速率波动减少,减少趋势不显著(Uα/2=-1.960.5),增加趋势显著(U=2.57>Uα/2=1.96);(2)年降水量是影响乌伦古河源流区径流量的最主要因子;(3)将年降水作为气象因子与径流量构成联合序列,进行基于滑动Copula函数对乌伦古河流域源流区长系列径流—降水联合序列进行了变异特征分析与变异点诊断,表明:其径流—降水关系变异点位是1979年,且由第一阶段(1959—1979年)的Clayton-Copula函数分布变异到第二阶段(1980—2015年)的Gauss-Copula函数分布。研究结果与实际相符,造成该研究区径流序列变异的原因主要归结为第一阶段(1959—1979年)降水量和年均气温的显著减小趋势,以及1980年以后由于人类活动强度加大,二台水文站以上干支流先后修建了库容总量约3 000万m3的水库,对流域降水产汇流及河道上下游径流间的自然相关关系的改变。
何兵高凡唐小雨覃姗
关键词:COPULA函数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