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艳艳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机械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轴承
  • 5篇滑动轴承
  • 3篇动载滑动轴承
  • 3篇气蚀
  • 2篇润滑
  • 2篇气蚀磨损
  • 2篇轴承润滑
  • 2篇磨损
  • 1篇动力参数
  • 1篇动载
  • 1篇短切
  • 1篇短切玻璃纤维
  • 1篇数对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分割
  • 1篇内燃机滑动轴...
  • 1篇尼龙
  • 1篇尼龙材料
  • 1篇破坏过程
  • 1篇燃机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马艳艳
  • 4篇程先华
  • 2篇王伟华
  • 1篇李桂国
  • 1篇王成焘

传媒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润滑与密封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湘潭矿业学院...

年份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动载滑动轴承气蚀损伤过程与气蚀磨损机制研究
滑动轴承是一种十分重要和常用的机械部件,也是最为典型和重要的摩擦学元件之一。滑动轴承的表面气蚀磨损是一种常见的失效形式。针对某型柴油机轴承在服役过程中发生的气蚀磨损现象,本论文在轴瓦的气蚀磨损失效分析、动载滑动轴承的润滑...
马艳艳
关键词:动载滑动轴承气蚀磨损
文献传递
动力参数与应力偶参数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研究了不同动力参数与应力偶参数对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以微连续介质理论为基础,推导了二维非稳态应力偶流体动态润滑轴承的变形Reynolds方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应力偶流体与牛顿流体相比,油膜压力增加,从而油膜的承载能力提高,摩擦系数减小.轴承的偏心率越大,应力偶参数对承载力的影响越明显;动力参数越大,最大油膜压力值越大,应力偶效应越显著,且随动力参数值的增加,最大油膜压力值出现在θ增大的方向.
马艳艳程先华
关键词:滑动轴承动力参数润滑
短切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材料的摩擦与磨损被引量:5
2003年
在环块式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载荷、速度以及润滑介质等因素对自制短切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材料摩擦学行为的影响 ,利用扫描电镜对其磨损机理进行分析。发现 :材料的摩擦系数随载荷的增加而下降 ,达到最小值后 ,又随载荷的增加而持续上升 ,随着速度的增加 ,材料的摩擦系数增加 ;材料的磨损量则随载荷、速度的增加而持续增加 ;材料的磨损以粘着、疲劳为主。在润滑条件下 ,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大大降低 ;油润滑条件下 ,材料基本无磨损 ,但水润滑条件下 ,材料的磨损量反而比干摩擦条件下大。
马艳艳王伟华程先华
关键词:玻璃纤维尼龙复合材料
一种基于相关准则的磨粒图像二值化算法被引量:2
2003年
针对磨粒识别中的图像分割问题,应用一种新的二值化算法将磨粒目标从复杂背景中分离。该算法以原始图像与分割后图像的相关系数最大为准则,选取最优阈值对磨粒图像进行二值化。应用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的简洁有效性。
王伟华马艳艳王成焘叶俊
关键词:图像分割相关系数阈值选取磨粒二值化算法
内燃机滑动轴承气蚀损伤破坏过程被引量:3
2005年
用MSC.Marc大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轴瓦气蚀损伤模型,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对气蚀发生过程中气泡溃灭产生的微射流对轴瓦表面材料的力学作用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随时间增加,等效塑性应变和损伤量基本上为逐渐增大的趋势;轴瓦表面和接近表面的损伤量较大,越接近摩擦层和镍栅层的结合面附近损伤量越小.采用本方法可以有效计算轴瓦材料受微射流冲击载荷作用时的应变过程和损伤演变,由此提出了一种分析轴瓦表面气蚀磨损的损伤力学方法.
马艳艳程先华
关键词:滑动轴承气蚀
动载滑动轴承润滑设计计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3年
本文对动载滑动轴承润滑设计计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提出了未来动载滑动轴承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马艳艳李桂国
关键词:动载滑动轴承润滑
动载滑动轴承气蚀磨损失效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通过对失效动载滑动轴承气蚀磨损的宏观特征分析和SEM研究发现,动载轴承气蚀失效有2种独特形貌.对合金层为3层结构的轴承气蚀失效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解释了疲劳裂纹通过由不同材料构成的3层结构的变化.具有3层结构材料的合金层与单一合金层相比具有不同的裂纹生长方式,尤其是在2种材料的分界面处.分析表明:裂纹首先自摩擦层表面向里发展,当裂纹不断扩展到达摩擦层与镍栅层的结合面附近时,由于结合面的屏蔽效应转向沿与结合面平行方向扩展;除了相界裂纹,承载层中还存在第二相裂纹.图4,参10.
马艳艳程先华
关键词:气蚀表面形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