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涛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泰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先安(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5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评价心先安对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 (慢支喘 )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对 10 3例慢支喘住院人进行疗效观察 ,其中 5 8例做为治疗组 ,应用心先安 12 0mg/d静脉滴注 ,连用 1周 ,对照组 45例采用常规治疗 ,疗程 1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检查肺通气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 87 9% ,对照组有效率 5 5 6 % ,且治疗组肺通气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改善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5 )。结论 心先安治疗慢支喘病人可提高治疗效果 ,缩短治疗时间 。
- 马涛
- 关键词:心先安支气管炎喘息型肺通气功能
- 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偏头痛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控制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对偏头痛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伴有胃肠道症状的胃粘膜H .Pylori阳性的 12 4例偏头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一般疗法 (疗程6周 )基础上加用果胶铋四联疗法 1周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疗程为 6周。控制H .Pylori感染以四联疗法停药后 4周胃镜复查为准。结果 治疗组H .Pylori根除率为 89% ,偏头痛治疗有效率 83 .9% ,对照组为 5 1.6% ,差异显著 (P <0 .0 5 )。随访至半年 ,治疗组中偏头痛完全消失 14例 ,对照组无 1例消失。结论 控制H .
- 马涛魏传华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偏头痛
- 强化危险因素干预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强化干预脑梗死患者复发危险因素对脑梗死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内发病入院的529例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强化干预组(265例)和对照组(264例),分析强化干预对脑梗死危险因素达标率及对脑梗死复发率的影响。结果:1.强化干预组血回压、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血脂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而两组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干预组脑梗死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9%与13.2%,P<0.05)。结论:强化管理能够显著提高脑梗死危险因素达标率、显著降低脑梗死复发率。
- 尹义国马涛
- 关键词:脑梗死
- 复发性脑梗死的二级预防现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对复发性脑梗死的二级预防现状的影响因素研究,针对其规范二级预防措施。方法 整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77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检查治疗、二级预防等资料,并针对其影响因素和现状分析。结果 经整理资料可知,影响复发性脑梗死的二级预防效果因素主要在于对疾病认知程度、后期是否有坚持治疗、以及首次复发等有关。结论 针对复发性脑梗死疾病的二级预防,为达到有效的预防效果,应当让患者掌握一定疾病相关知识,并培养相应的自我护理能力,避免疾病复发的同时后期治疗按时按量按照医嘱用药,坚持治疗、降低复发率。
- 马涛
- 关键词:复发脑梗死
-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评价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该研究主要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共收治了6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从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给予奥扎格雷钠和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Ba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第2、4、12周的NIHSS评分分别为(7.4±2.7)分、(2.8±1.4)分、(2.2±1.3)分,Bathel指数分别为(46.4±17.4)、(77.2±15.8)、(87.7±12.6);对照组患者治疗第2、4、12周的NIHSS评分分别为(8.6±3.7)分、(4.7±2.3)分、(3.8±1.5)分,Bathel指数分别为(42.3±14.4)、(62.6±14.7)、(74.9±15.9)。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Bathe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时,应给予患者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马涛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奥扎格雷钠依达拉奉NIHSS评分
- 脑梗死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抵抗及其与血管事件的关系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出现AR的概率,同时对随访期间,复发脑梗死、AR以及血管事件的关系进行探究。方法整群择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42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于入院当日起服用阿司匹林,7~10 d后对患者血小板集聚率进行检测,将敏感者、AR者筛选出来,对选出患者进行随访,为期0.5~2.0年,对其他血管事件的出现以及复发脑梗死情况进行观察,分析AR与血管事件出现的原因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所选患者中,105例出现AR(24.88%),317例出现敏感情况(75.12%);出现AR的患者中,糖尿病患者与女性患者比例、LDL胆固醇均明显高于出现敏感情况患者,糖尿病、LDL胆固醇升高属于出现AR危险因素;随访期间,出现AR的患者复发脑梗死、发生心肌梗死概率、全因死亡概率明显高于出现敏感情况的患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属于随访期间出现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出现AR的概率比较高,AR是随访期间复发脑梗死、出现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 马涛
- 关键词:脑梗死二级预防阿司匹林抵抗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