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敏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更多>>
- 重庆山地公园的设计美学研究——以鸿恩寺公园为例
- 重庆是中国西部城市中最为特色鲜明的山地城市,有“3D魔幻城市”之美称。重庆作为山地城市,其选址和建设都基于山地的地形条件,空间形态和环境特征与平原城市有很大不同。因此,重庆山地公园独特的地域和人文环境,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
- 马敏
- 关键词:山地公园景观设计美学风貌审美价值
- 文献传递
- “地域营造”——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之“公共性”解析被引量:5
- 2013年
- 针对当前国内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与危机,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以植根地域的营造方式,从生态与文化层面做出了富有启发价值的回应。本文即从对这一案例的讨论入手,阐发对公共艺术之"公共性"的思考。
- 郝大鹏马敏
- 关键词:地域性公共性
- 一种数据库建设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库建设方法及装置,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个营建工艺数据;对多个所述营建工艺数据按照每个营建工艺数据的特征信息进行树状分类,获得多个分类路径,由低到高的多个层级和每个层级对应的...
- 郝大鹏刘贺玮潘召南杨吟兵马敏许亮余毅龙国跃赵宇郭宇李敏
- 文献传递
- 族群认同与图像构建:丹巴嘉绒藏族民居金翅鸟门饰图像研究
- 2024年
- 金翅鸟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文章以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嘉绒藏族民居门饰中的金翅鸟图像为研究对象,结合地方神话对该图像在当地作为典型门饰图像频繁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溯源,提出在藏传佛教的强势“冲击”与嘉绒族群对“琼鸟卵生”神话忠实继承的对抗下,当地嘉绒藏民通过结合族群原始族源记忆与藏传佛教宗教文化,对当地金翅鸟图像进行了表达方式上的本土化转向,并经由民居大门这一核心空间的呈现,使这一图像成为延续族源记忆,强化族群认同与归属的重要符号象征。
- 杨宇琦马敏
- 关键词:嘉绒藏族族群认同
- 浅谈婺源传统村落民居的采光现状及其优化策略——以篁村为例被引量:2
- 2017年
- 通过对婺源篁村传统村落民居的实地调研,考察了当地民居在采光形式上的选择。文章归纳了婺源传统村落民居的采光形式、特点、文化内涵,分析了在采光方面的优化策略,如增大窗户尺寸,优化天井的采光形式,改变室内整体色调。最后,分析了新型采光技术在传统村落民居中的运用,如用导光棱镜窗替换部分普通外窗改变室外天然光的入射方向,在窗户上端或檐口安装反光板辅助采光,在屋顶或檐口安装导光管将光线引入光照极差的室内深处等。
- 陈婷马敏
- 抗战时期重庆地区话剧剧本的封面图像研究
- 2024年
- 文章主要聚焦于战时重庆地区话剧剧本的封面图像,以图像学为基本研究方法,剧本封面图像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对战时重庆话剧剧本出版热潮进行概述。其次,将剧本封面图像整理总结为革命斗争主题和大后方生活主题,并对二者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典型封面图像的历时性考察,发现该时期剧本封面设计的精髓和文化价值,探索在这一时间段内抗战话剧剧本的封面图像与社会的互动。
- 李硕马敏
- 关键词:抗战时期话剧剧本封面图像
- 晚明时期江南游船设计中的文人审美研究
- 2023年
- 晚明时期,仕途不得志的文人寄情山水,在江南地区掀起一股旅游之风,游船作为游玩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也在文人话语中被频繁提起。为凸显个人审美品味,文人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并从坐而论道转向躬而行之,积极参与到游船设计的实践中。以晚明文人作品中对游船设计的描述为研究基础,对其审美理念进行整理,总结出江南游船中文人审美趣味的四个方面,即精在体宜的尺度之美、简约自然的装饰之美、俨如精舍的陈列之美、恍若图画的视觉之美。并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进一步探讨出文人在游船设计中所体现出的审美倾向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身份认同的渴望,其背后隐含的是动荡社会下,文人对自身身份的焦虑和自我构建。
- 李宁马敏
- 关键词:晚明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