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玉荣
-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脏疾病的肠道微生态失衡及其对机体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也是一个由定植于肠道的大量固有菌群、肠道上皮细胞及肠道局部粘膜免疫系统组成的肠道微生态系统,它在人体的代谢、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等过程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肝脏与肠道的关系极为密切,肝病病人由于胆汁分泌异常等等原因导致肠道微生态的失衡,肠道菌群的数量(和)或组成结构发生变化、肠道定植抗力(B/E比值)的降低,甚至发生菌群易位,由此对机体的代谢和免疫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 顾玉荣高志良
- 关键词:肝病微生态失衡代谢免疫
- 慢性HBV感染者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治疗HBsAg转阴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通过对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长期随访观察,了解CHB患者的血清HBsAg转阴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 205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长期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的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人口学、基线生化学、病毒学、血清学、影像学指标及动态变化,了解其血清HBsAg转阴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对1 205例CHB患者随访10年,共50例发生血清HBsAg转阴,每年转阴率为1.0%。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50岁(OR值为1.774,P=0.047)、基线PLT计数(OR值为0.994,P=0.037)、基线HBeAg阴性(OR值为0.335,P=0.001)、脾长径(OR值为1.017,P=0.013)、基线HBsAg滴度(特别是<2000 U/mL,OR值为0.099,P<0.001)、更改抗病毒治疗方案次数(OR值为0.028,P <0.001)、对NA治疗发生病毒学应答(特别是发生IVR、EVR和MR者,OR值为0.028,P <0.001)、发生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者(OR值为12.255,P=0.001),是发生血清HBsAg阴转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基线HBsAg滴度(OR值为0.172,P <0.001)、更改抗病毒方案次数(OR值为0.095,P <0.001)、是否发生IVR、EVR、MR(OR值为0.018,P <0.001;OR值0.010,P <0.001;OR值0.005,P <0.001)是发生血清HBsAg阴转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CHB患者血清HBsAg阴转与多种因素相关,基线HBsAg低水平(<2 000 U/mL)、更改抗病毒治疗方案的次数越少、病毒应答的越早、越快,病毒应答后持续时间越久者,更易发生血清HBsAg转阴。
- 李向永陈健宁顾玉荣尤旭
- 关键词:核苷(酸)类似物慢性乙型肝炎HBSAG影响因素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不同疾病时期及Peg⁃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前后T细胞及其亚群CD107a的变化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疾病时期及长效干扰素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CD107a分泌的细胞毒功能变化。方法将慢性HBV感染患者分为未抗病毒治疗组(n=300)和干扰素治疗组(n=36),再进一步将未抗病毒治疗组患者分成免疫耐受期(IT)组(n=29)、免疫活动期(IA)组(n=174)、非活动期(IC)组(n=44)和灰色区(GZ)组(n=53)。纳入1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HC)组。采集外周血、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CD107a,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免疫活跃期患者T细胞及其亚群(CD4及CD8 T细胞)CD107a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免疫耐受期及非活动期患者。(2)患者T细胞及其亚群CD107a分泌水平与肝脏炎症指标及纤维化指标均呈正相关。(3)与HBeAg(⁃)患者相比,HBeAg(+)患者T细胞及其亚群CD107a分泌水平更高,HBV DNA>10^(6) IU/mL患者也显著高于HBV DNA<10^(6) IU/mL患者。(4)与Peg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前相比,治疗48周后,患者的T细胞及其亚群CD107a分泌能力显著提高(均P<0.0001)。结论慢性HBV感染者T细胞CD107a分泌的细胞毒作用与疾病状态及分期有关,且长效干扰素治疗可进一步增强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 顾琳黄泽旋李静黄月华顾玉荣
- 关键词:T淋巴细胞干扰素
- HBV相关肝病患者外周血中HIF-1α表达及其潜在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7-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4例、肝硬化患者24例、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12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2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外周血中HIF-1α的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BV感染者外周血中HIF-1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1),ACLF组明显高于CHB组和肝硬化组(P均<0.05),CHB活动期高于耐受期(P=0.017),肝硬化失代偿期高于代偿期(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慢性HBV感染者HIF-1α水平与患者肝脏炎症指标(胆红素、转氨酶、总胆汁酸)以及肝脏纤维化指标(白蛋白、血小板)呈负相关,与APRI评分、FIB-4评分、肝脏硬度(LSM)呈正相关。HIF-1α水平判断患者是否为肝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5(P=0.000),灵敏度为0.833,特异度为0.717。结论HBV相关肝病患者外周血中HIF-1α水平与疾病所处阶段及其炎症和纤维化状态密切相关,并且其水平变化在评估HBV患者是否为肝衰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能可作为ACLF预警的新标志物。
- 张岩岩陈晓彤陈俊辉吴怡谢林丹顾玉荣郑玉宝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乙型肝炎病毒
- 血浆IL-33、HSP60、HSP70及Histone4水平与HBV所致肝脏疾病严重性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浆中白介素-33(IL-33)、热休克蛋白60(HSP60)、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组蛋白4(Histone4)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脏疾病严重性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12例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患者(IT)组,11例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患者(HB)组,9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HC)组以及27例慢性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HA)组患者血浆,采用ELISA分别检测以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同疾病阶段分组血浆中IL-33,HSP60以及HSP70的浓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人(NC)组,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MC)组和HA组患者肝组织中组蛋白4的表达。结果 HA组HSP70蛋白水平明显高于IT组和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HSP60蛋白血浆水平HA组和HB组明显高于I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是HA组与HB组间HSP60、HSP70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组IL-33水平较IT组、HB组和HC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免疫组化显示:HBV-ACLF患者肝组织中Histone4表达明显增高,且在相同倍数视野下HA组细胞核内Histone4阳性率比M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33、HSP60、HSP70以及Histone4血浆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和HBV-ACLF患者肝细胞炎症损伤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HBV相关肝病的病情严重程度。
- 梁静林子钰郑丽花陈晓彤顾玉荣郑玉宝
- 关键词:白介素-33
- 一种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组合、试剂盒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乙型肝炎疾病的抗体组合,涉及生物技术领域。该抗体组合包括:FITC‑CD8、PE‑CD4、ECD‑CD3和APC‑CD69。利用该抗体组合能够对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的患者进行T细胞整体免疫状态的个体化评估,...
- 顾玉荣廖春红李静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单核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与HBV DNA的相关性及其动态变化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为了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核苷(酸)类(恩替卡韦(ETV)或替诺福韦(TDF))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外周单核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MDMs)的极化化状态的动态变化以及与HBVDNA、HBeAg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101例CHB患者和20名健康人的外周血标本。通过外周血单核细胞技术(PBMC)分离培养获得86例CHB患者和12例健康人的MDMs。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DMs的特异性标志物(CD80,HLA-DR,CD163和CD206)的表达,从而评估MDMs的极化状态(即M1型/M2型极化状态)。通过qPCR检测15例CHB患者和8例健康对照中MDMs的炎症因子的mRNA水平表达。【结果】我们发现在CHB患者外周血中CD163^(+)CD206^(+)MDMs(M2型MDMs)的比例较正常人群显著减少(P=0.030)。同时,抑炎因子IL-10的mRNA水平表达也明显下降(P=0.040)。随着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进展,CD163^(+)CD206^(+)MDMs(M2型)的比例逐渐增加(P<0.001),而CD80^(+)HLA-DR^(+)MDMs(M1型)逐渐地降低(P=0.005)。另外,M2型MDMs与HBeAg(P=0.019),HBVDNA水平(P=0.002),AST(P=0.048)和ALT(P=0.030)均呈负相关。ROC曲线分析表明M2型MDMs对CHB抗病毒治疗的病毒学应答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预测HBVDNA阴转率[ROC 95%CI为0.705(0.594,0.815)]和HBeAg的血清转化率[ROC 95%CI为0.740(0.634,0.847)]。【结论】CHB患者在核苷(酸)类抗病毒治疗过程中MDMs极化状态呈现规律动态变化,M2型MDMs与HBVDNA和HBeAg水平呈负相关,对CHB抗病毒治疗的病毒学应答率有一定预测作用。
- 陈晓彤梁静刘相富顾玉荣张岩岩邬喆斌何秀婷郑玉宝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HBEAG
- 一种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引物组、试剂盒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引物组、试剂盒及其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该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引物组包括:病原体引物组、树突状细胞表型引物组、HLA‑DR引物组、血红蛋白亚基β引物组中的至少1个;病原体引物组的扩增目标序列选...
- 顾玉荣毕燕华黄泽旋
- 腺苷蛋氨酸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抑郁情绪干预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思美泰)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抑郁情绪干预治疗的疗效。方法将49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即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思美泰治疗;对照组(17例),即常规内科综合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抑郁情绪分值。结果观察组HAMD评分从治疗2周起开始下降,但在2周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至第4周末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下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在治疗重型肝炎的同时,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抑郁情绪也有一定干预治疗作用。
- 郑玉宝彭亮林潮双顾玉荣黄湛镰崇雨田高志良
- 关键词:腺苷蛋氨酸抑郁干预治疗HAMD
- 高敏与普通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不同病毒载量慢乙肝患者HBV-DNA检测的一致性及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比较高灵敏度与普通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对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定量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与一致性。方法收集2020年8月-2021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患者的血浆标本511份。以Bland-Altman图分析2种检测方法间绝对与相对偏差,以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方法间一致性。高敏法HBV-DNA检出率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用χ^(2)检验分析。结果在收集的511份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样本中,高灵敏度与普通荧光定量PCR法在<2×10^(3)、2×10^(3)~<2×10^(6)和2×10^(6)~IU/mL组的ICC分别为0.54、0.80和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法也显示类似的结果。对于HBV-DNA低于检测下限(普通PCR法)的样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1000 IU/m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和未治疗的高灵敏度法检出率显著高于HBsAg<1000 IU/mL、ALT正常和抗病毒治疗(χ^(2)=6.67、5.00、30.51,P均<0.05)。结论普通荧光定量PCR法与高灵敏度法HBV-DNA结果存在差异,且在低病毒载量的样本中,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较低。对于低水平病毒血症、普通法HBV-DNA检测低于检测下限、ALT异常、HBsAg≥1000 IU/mL、尚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建议使用高灵敏度HBV-DNA进行检测。
- 李静毕燕华黄月华顾玉荣台艳许颖君廖春红刘忠华
- 关键词:HBV-DNA组内相关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