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小曼

作品数:51 被引量:515H指数:12
供职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细胞
  • 24篇细胞生长因子
  • 21篇细胞生长
  • 19篇基因
  • 17篇纤维细胞
  • 17篇纤维细胞生长...
  • 17篇成纤维细胞
  • 17篇成纤维细胞生...
  • 17篇成纤维细胞生...
  • 16篇BFGF
  • 14篇碱性成纤维
  • 14篇碱性成纤维细...
  • 14篇碱性成纤维细...
  • 14篇癌基因
  • 14篇创面
  • 11篇缺血
  • 10篇愈合
  • 10篇原癌基因
  • 8篇灌注
  • 8篇肠缺血

机构

  • 45篇解放军总医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49篇顾小曼
  • 46篇孙同柱
  • 43篇付小兵
  • 32篇盛志勇
  • 28篇杨银辉
  • 21篇孙晓庆
  • 16篇蒋礼先
  • 11篇陈伟
  • 5篇程飚
  • 4篇傅小兵
  • 3篇董永洪
  • 3篇孙小庆
  • 3篇常国友
  • 3篇孙丹
  • 2篇付小兵
  • 1篇晋桦
  • 1篇李全岳
  • 1篇周宝桐
  • 1篇于勇
  • 1篇马诺山

传媒

  • 9篇中国危重病急...
  • 6篇感染.炎症....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华烧伤杂志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西北国防医学...
  • 2篇第四届全国生...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Chines...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18篇2001
  • 17篇2000
  • 8篇1999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鼠缺血肠癌基因c-jun活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关系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探讨在体条件下癌基因cjun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的相互关系,以期阐明癌基因cjun在创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缺血再灌注肠道.切片顺序与特异性一抗、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孵育,冲洗后滴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蛋白,DAB染色,苏木素复染,封片,镜检.结果正常肠道cjun,FGFR均有恒定表达,其中Jun阳性信号主要在核内,少量在胞质,而FGFR阳性信号主要在细胞膜,少量于胞质,两者的分布具有一致性,主要位于肠绒毛固有层,为淋巴细胞、粒细胞;再灌注即刻,肠绒毛脱落、坏死,阳性信号减弱;再灌注6h,两者均达最高峰;而再灌注24h,两者阳性信号减弱,相关分析显示,cjun与FGFR成直线相关.
蒋礼先付小兵孙同柱杨银辉顾小曼
关键词:癌基因C-JUN肠缺血成纤维细胞
应用外源性bFGF对缺血再灌注后脏器组织损伤及修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0年
目的 :观察应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肝功能与肠组织 P物质 (SP)含量的影响及其与组织损伤修复的关系。方法 :5 4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 b FGF治疗组 (每只大鼠 4μg b FGF)。生理盐水对照组及 b FGF治疗组动物于再灌注后 2、6、2 4和 48小时活杀 ,检测小肠组织 SP含量及血浆 D乳酸、二胺氧化酶 (DAO)和丙氨酸转氨酶 (AL T)水平。结果 :实验结果发现 b FGF治疗组血浆 AL T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2组动物血浆 DAO于再灌注后 2~ 6小时均显著升高 ,b FGF治疗组 6小时血浆 DAO升高幅度更大 ,但 2 4小时均已恢复正常。生理盐水对照组动物伤后 6~ 48小时小肠组织 SP含量显著增加 ,血浆 D 乳酸与 SP呈平行性升高。而 b FGF治疗组动物小肠 SP及血浆 D 乳酸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应用 b FGF可减轻肝功能的损伤 ,可能加重肠上皮的损伤 ,但后期抑制小肠 SP过量释放可能有利于肠道损伤的修复。
孙晓庆付小兵杨银辉孙同柱蒋礼先顾小曼盛志勇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BFGF脏器损伤
抑制或拮抗内源性bFGF活性对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肠、肝、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00年
目的 :观察抑制或拮抗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对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96只大鼠分成 b FGF抗体预处理、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 H7预处理以及生理盐水对照3组 ,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用微血管夹夹闭 45分钟之后放松血管夹形成再灌注。另 6只作为正常对照 (假手术组 )。分别于伤后即刻、2、6、2 4和 48小时将动物活杀 ,取血检测肝、肾功能以及二胺氧化酶 (DAO)变化 ;取肠、肝、肾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 ,3组动物血浆肝、肾以及肠道损伤指标均明显升高 ,其中伤后 2和 6小时 b FGF抗体组、H7组以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动物血浆丙氨酸转氨酶 (AL T)分别比对照组平均增加2 .5至 3.5倍 (P<0 .0 5或 P<0 .0 1) ;血浆 DAO变化及病理学结果均提示伤后 2和 6小时 3组动物肠屏障功能显著破坏。结论 :抑制或拮抗内源性 b FGF活性将进一步加重缺血再灌注所致肠、肝、肾损伤 ,其主要作用环节是影响了 b FGF与受体的结合以及随之发生的信号传导。
付小兵杨银辉孙同柱孙晓庆顾小曼常国友盛志勇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H7BFGF
抑制原癌基因c-fos表达对创伤修复结局的影响
2000年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fos在伤后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对修复结局的影响。方法:利用大鼠深Ⅱ°烫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PCNA蛋白及bFGF mRNA在创面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外源性使用c-fos单克隆抗体及bFGF后二者表达的变化规律及修复结局的改变。结果:烧伤诱导c-fos及bFGF mRNA的表达,从而启动修复过程。外源性应用c-fos抗体后,伤后各时间点基本探测不到bFGFmRNA的表达,伤后14d创面皮肤虽然基本完成了再上皮化过程,但其基底细胞排列成薄层细胞,PCNA数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皮肤全层变薄。而创面外源性应用bFGF后,bFGF mRNA表达有一定增加,但无明显差异。但伤后14d创面皮肤组织基底层变厚,其中含有大量PCNA阳性细胞,真皮层亦变厚,并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结论:c-fos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启动bFGF基因转录,增加细胞的增殖活性。用c-fos抗体中和内源性c-fos作用可以明显抑制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最后导致创面修复细胞PCNA表达下降。
顾小曼付小兵孙同柱杨银辉盛志勇
关键词:创伤愈合BFGFMRNAPCNA
不同发育阶段人皮肤β1整和素及细胞角蛋白K19表达特征及其与创面修复结局的研究
目的 观察人胎儿期、幼儿期、成人期皮肤中表皮干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分布、数量的差异,并探讨这种分布特征与表皮再生的关系.方法 分别取23-24周龄胎儿、4-10周岁幼儿、35-51岁三组全层皮肤.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表皮干...
孙晓庆付小兵孙同柱顾小曼陈伟盛志勇
文献传递
烫伤大鼠创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c-fos基因表达对修复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8
2001年
顾小曼付小兵孙同柱杨银辉
关键词:烫伤创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C-FOS基因表达
急性肠缺血-再灌注对肝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2000年
付小兵杨银辉孙同柱蒋礼先顾小曼盛志勇
关键词:肠缺血肝损伤BFGF
转录因子c-fos mRNA及其蛋白在大鼠烧伤创面的表达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研究烧伤后创面组织转录因子c -fosmRNA及其蛋白在伤后不同时相点表达的规律 ,探讨c -fos在启动烧伤创面损伤与修复中的作用。 方法 在Wistar大鼠背部制作 30 %TBSA深Ⅱ度烧伤模型 ,取正常皮肤组织与烧伤后不同时相点创面皮肤组织 ,分别用原位杂交和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烧伤后c -fos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及特征。 结果 烧伤后c -fos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多 ,fos蛋白在伤后 3h即到达峰值 ,而其mRNA则在伤后 6h到达峰值。 结论 烧伤可以诱导c -fosmRNA和蛋白的表达 ,但其基因表达增加延后于其蛋白表达增加 。
顾小曼付小兵杨银辉孙同柱蒋礼先
关键词:转录因子C-FOSMRNA表达蛋白表达烧伤创面
bcl-2在增生性瘢痕和溃疡中的表达特征与意义被引量:23
1999年
目的探讨bcl2在增生性瘢痕和慢性溃疡中的表达特征,以及与组织修复结局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组织中bcl2的表达。结果在8例增生性瘢痕中,bcl2表达的阳性率为100%;在8例溃疡中,bcl2表达的阳性率为37.5%,表达部位位于成纤维细胞和炎症细胞的胞浆中,在增生性瘢痕中,bcl2的表达量在不同病程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cl2的过度表达可能与创伤修复失控密切相关。
杨银辉付小兵李全岳孙同柱蒋礼先蒋礼先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溃疡BCL-2基因细胞凋亡
激活内源性bFGF对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肝肾及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4
2000年
目的:研究激活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肠系膜上动脉(SMA)夹闭所致肠、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24 只大鼠分成内源性bFGF激活A 组、bFGF治疗B组、生理盐水对照治疗C组以及正常对照D组。A 组于SMA 夹闭前静脉推注2,3 丁二酮类化合物(BDM)生理盐水0.15 m l(每只鼠含BDM 40 m g);B、C组分别于SMA 夹闭45 分钟后于松夹即刻从右颈外静脉分别注入0.15 m lbFGF肝素生理盐水(每只鼠bFGF2 μg)和0.15 m l肝素生理盐水;D组仅分离SMA,但不夹闭。各组分别于缺血45 分钟即刻及再灌注后6、24 和48 小时将动物活杀,取血标本和肠、肝、肾组织分别测定肝、肾功能与光镜观察组织形态学结构。结果:采用BDM 不仅可以显著改善脏器病理形态学结构,而且可以显著减轻伤后6小时肝、肾功能损害,与生理盐水对照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其中2 组动物血浆丙氨酸转氨酶和血尿素氮值分别为(696.8±108.4)nm ol·s- 1 ·L- 1 和(5.4±2.5)m m ol/L 比(1 812.0±640.1)nm ol·s- 1 ·L- 1 和(11.3±4.9)m m ol/L?
付小兵杨银辉孙晓庆孙同柱顾小曼盛志勇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肠道BFGF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