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锋

作品数:87 被引量:762H指数:17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9篇建筑科学
  • 10篇文化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1篇景观
  • 41篇文化景观
  • 39篇园林
  • 36篇风景园林
  • 32篇遗产
  • 20篇世界遗产
  • 15篇风景
  • 11篇文化
  • 11篇乡村景观
  • 11篇可持续发展
  • 11篇风景名胜
  • 11篇风景名胜区
  • 7篇遗产地
  • 6篇旅游
  • 5篇自然遗产
  • 5篇乡村
  • 4篇点云
  • 3篇游憩
  • 3篇哲学
  • 3篇社区参与

机构

  • 84篇同济大学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波鸿鲁尔大学
  • 2篇上海社会科学...
  • 2篇悉尼大学
  • 2篇联合国教科文...
  • 2篇上海应用技术...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昆士兰理工大...
  • 1篇澳大利亚国立...
  • 1篇教育部
  • 1篇格里菲斯大学
  • 1篇纽卡斯尔大学
  • 1篇上海市园林设...

作者

  • 84篇韩锋
  • 6篇徐青
  • 5篇张敏
  • 5篇杨晨
  • 4篇杜爽
  • 3篇李瑞冬
  • 3篇金云峰
  • 3篇毕雪婷
  • 2篇田丰
  • 2篇李婧
  • 2篇张琳
  • 2篇李晓黎
  • 2篇杨晨
  • 2篇罗婧
  • 2篇张文卓
  • 1篇严国泰
  • 1篇寇怀云
  • 1篇杨晨
  • 1篇许大为
  • 1篇刘春

传媒

  • 31篇中国园林
  • 15篇风景园林
  • 5篇绿色科技
  • 4篇中国名城
  • 3篇城市建筑
  • 2篇规划师
  • 2篇住宅科技
  • 2篇中国城市林业
  • 2篇城乡规划
  • 1篇中国艺术
  • 1篇华中建筑
  • 1篇城市规划汇刊
  • 1篇园林
  • 1篇上海城市规划
  • 1篇上海农学院学...
  • 1篇建筑遗产
  • 1篇自然与文化遗...
  • 1篇全球城市研究...
  • 1篇2005国际...
  • 1篇中国风景园林...

年份

  • 5篇2023
  • 7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12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7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阮仪三忆恩师陈从周
2018年
如果仅将陈从周定义为一代园林大师,难免会遮蔽其在其他领域的光芒。陈从周研究调查古建筑、园林,并亲自主持、参与大量古迹修复工作,他让苏州园林第一次走出国门,晚年《说园》一书成为造园史上的:经典文献。此外,他兼工诗词绘画,交游广阔,并积极提倡昆曲振兴,努力重建传统园林与文人之间的联系。今年是陈从周诞辰一百周年,同济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园林博物馆等单位以及南通、泰州和安宁等地将分别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中国艺术》特邀几位与陈从周有深入接触的专家、学者,希冀通过文字和图片重新解渎陈从周。
韩锋
关键词:苏州园林恩师修复工作
城市历史景观理论与实践探究述要被引量:24
2017年
近年提出的城市历史景观(HUL)概念被认为是遗产管理的未来趋势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征。本文综述了2005年这一概念首次提出以来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海外进展,分析了"城市历史景观"作为名词性"保护对象"和动词性"保护方法"的双重含义,指出"城市历史景观"是"文化景观"概念向城市区域的扩展应用。城市历史景观方法的整体性、动态性、特异性特征对我国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结合我国相关现行制度,可以考虑从体验式评估、整体规划、协同规划、基层组织等角度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领域的实践。
张文卓韩锋
关键词:文化地理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
环境伦理视野下的自然价值及其审美解释
2022年
地理和文化层面的荒野之争促使自然保护的核心目标由"野地"转向"野性"。从环境伦理学的自然价值论入手,不仅肯定了生态系统中非人成员的内在价值,而且进一步论证成员之间共生共存的价值关系,从而整合科学与审美建立起一种"人类–环境作用的模型"。可以发现,"人走进荒野"的结果是"哲学走向野性",强调由自然体验深入自然本质,完成基于生态关系的自然审美建构。具体而言,将荒野哲学关注的自然价值流转的2个向度—物之纵深与人之内心,转换为文化对自然价值的双维度定位—身体性适应与精神性回应,形成一种"有形+无形"的景观价值识别和保护体系,以此展现人与自然建立起生命关联的整体之美。
毕雪婷韩锋
关键词:风景园林环境伦理荒野自然价值
主导音对自然保护地声景感知情绪的影响——以武陵源世界遗产地为例被引量:11
2019年
声景情绪感知的研究是自然保护地声景研究的重要方面。已有研究表明了不同声源与情绪感知之间的关系,主导音与主成分情绪之间的关系。目前在中国的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尚无将声景中主导音和情绪感知进行关联。以武陵源世界遗产地的声景为对象,通过4段声景的听音实验,共收集有效样本80份。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等总结出武陵源声景的总体特点、主导音的可接受度等,继而进一步分析主导音的可接受度与情绪感知之间的关系,主导音与主要情绪感知的一致性关系。结论包括:主导音的可接受度与整段声音的情绪感知基本一致;鸟鸣声、流水声与放松的、舒服的等情绪显著正相关;小贩叫卖声、汽车行驶声较容易引起人工的、嘈杂的情绪感受。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武陵源世界遗产地声景控制及保护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许晓青庄安頔韩锋
关键词:风景园林自然保护地声景
风景名胜与景观遗产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4
2013年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老一辈学者,开创了同济的风景园林专业,建立了具有特色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学科方向。在当前低效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下,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风景名胜区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风景资源遭到破坏、风景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时有发生。提出基于环境哲学的"人与自然和谐为本"的风景名胜区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提倡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尊重自然、结合自然,维护生物多样性,重视时空观与文化观,体现风景名胜区的自然和文化多样性。
严国泰韩锋
关键词:风景园林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规划设计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湖州太湖溇港遗产保护被引量:1
2019年
指出了太湖南岸的湖州溇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农业文明和水利工程的杰出成就,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传统生态智慧。从文化景观的角度解读了溇港圩田景观的价值及其载体,分析了景观面临的威胁,总结了价值保护的情况,对溇港遗产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程安祺韩锋
关键词: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价值的解读方式研究被引量:26
2017年
随着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价值在中国遗产地普及,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特殊的保护价值以及发展潜力得到了具体描述和深度诠释。在指导遗产价值认知的过程中,文化景观作为认知方式和研究方法,明确了遗产地的保护目标和管理对象。而文化景观具备的这种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在新文化地理学崛起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透过后现代的视角探析文化景观的本质与内涵—文化景观是"观看方式"和"文化实践",进而了解文化景观进行遗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和准则,并总结价值解读方式:作为观看方式时,从主观阅读的角度,根据汉·鲁尔金提出的4个层面的准则(干预层、知识层、感知层、诠释层)解读文化景观;作为文化实践时,更多地从景观自身、内部出发考虑价值是如何形成的,将文化景观看作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一个动态变化的智力过程,一种关联自然与文化、历史与现今、物质与非物质的方法,从根源上认知和把握文化景观。
毕雪婷韩锋
关键词:文化景观文化转向
风景园林专业思政课程链建设探索--以同济大学为例
基于高等院校全面推进与落实“课程思政”的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以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思政课程链建设为例,从风景园林专业思政课程链建设的目的、育人目标与价值导向出发,探索思政课程链的课程组成、育人逻辑、思政内涵、思政领域、思政...
李瑞冬韩锋金云峰
关键词:风景园林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文化景观遗产数字化记录及保护创新被引量:23
2020年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带来了新机遇,也对遗产记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梳理了国内外数字化遗产记录研究的趋势,以《世界遗产公约》提出的3类文化景观遗产为研究对象,在回顾当代数字化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识别了文化景观遗产数字化记录的全面、精准、动态、集成和开放五大特征,提出了以多维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动态景观信息存储与分析,以及多元遗产知识表现与传播为核心的技术框架,并进一步讨论了数字化记录为文化景观遗产研究和实践带来的新视角,对提升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科学性具有借鉴价值。
郭晓彤杨晨韩锋
关键词:风景园林文化景观遗产空间信息技术
从《哲学树》到“哲学树”:关联性文化景观自然原型象征意义的解读途径研究
2023年
“关联性文化景观”中“自然元素”与其“非物质要素”的结合方式因高度抽象的表达及多样的意义生成背景,其阐释途径的合理解读具有复杂性,对之进行解读是揭示“关联性文化景观”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以分析心理学派代表人物荣格《哲学树》中的11幅心理绘画“树原型”作为研究材料,通过总结普适性的“还原性文本”,分析其叙事文本、意指作用、隐喻关系;进而揭示其蕴含的人类视野中宏大的“世界树原型象征”,通过文化升华后的“原型象征”进一步阐释人类对“自然元素”的意义加工和修饰;最终得以形成超越“自然元素”单纯本体的“哲学树”。并以此建构理解“关联性文化景观”自然原型象征意义的途径,指出人类通过意识形态下基于个人或集体的精神世界中“自然元素”印刻在“还原性文本”中的方式,具象化“非物质要素”与“自然元素”动态呈现关系在“关联性文化景观”语境下的表达方式,为解读其他“关联性文化景观”原型象征的诸多意义提供参考。
张鹏韩锋杜爽
关键词:风景园林符号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