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立德

作品数:39 被引量:185H指数:9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3篇地震
  • 15篇地震预报
  • 13篇震前
  • 12篇前兆
  • 11篇地震前
  • 9篇地震前兆
  • 8篇短临
  • 6篇强震
  • 5篇短临异常
  • 5篇前兆异常
  • 3篇地震活动
  • 3篇电磁
  • 3篇短临预报
  • 3篇应力
  • 2篇地震成因
  • 2篇地震综合预报
  • 2篇电磁波观测
  • 2篇应力水平
  • 2篇预报判据
  • 2篇孕震

机构

  • 39篇云南省地震局
  • 4篇四川省地震局
  • 2篇云南大学
  • 2篇国家地震局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山西省地震局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作者

  • 39篇陈立德
  • 10篇付虹
  • 6篇罗平
  • 3篇邬成栋
  • 3篇程万正
  • 3篇郭大庆
  • 2篇包德修
  • 2篇龙晓帆
  • 2篇张立
  • 2篇刘翔
  • 2篇张雄
  • 2篇蔡静观
  • 2篇张喜玲
  • 1篇罗淑进
  • 1篇马伟林
  • 1篇周尽
  • 1篇王兴辉
  • 1篇谢华章
  • 1篇郑文兴
  • 1篇雷素华

传媒

  • 14篇地震研究
  • 8篇地震
  • 3篇四川地震
  • 2篇内陆地震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高原地震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华南地震
  • 1篇中国地震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沿海经济发达...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0
  • 5篇1998
  • 6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5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8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地震预报推进战略--兼论沿海地区地震预报问题
该次会议主题是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地震预报战略进行研讨。所谓战略问题,就是指导地震预报进一步推进和发展的全局性计划和策略问题。按研究人员的想法,要讨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预报战略,首先应讨论全国地震预报战略,然后再针对沿海地...
陈立德
关键词:地震预报
文献传递
澜沧——耿马地震前后水氡状态吸引子初探被引量:2
1992年
本文采用“根据时间序列数据重建复杂系统动力学特征”的方法,对澜沧—耿马地震前后澜沧、普洱、思茅和芒市台的水氡旬均值进行了处理,得到震前澜沧.普洱和芒市台水氡状态吸引子维数d在1.0—3.0之间,这从理论上说明了澜沧—耿马地震孕育过程中此三台站水氡变化遵从某些确定性规律,并指出了这些确定性规律所依赖的基本变量数目范围,这对认识大震孕育过程中水氡变化的动力学行为具有一定意义。
李忠华周尽陈立德
关键词:澜沧-耿马地震吸引子
丽江7.0级地震预报判据及地震学主要异常被引量:2
1997年
介绍了丽江7.0级地震烈度、地震地质及中、短、临预报简况。中、短期预报准确,短临预报向云南省政府打了招呼。重点讨论中短期预报中使用的主要地震学判推。指出丽江7.0级地震前,中甸一下关地震带6级地震时间间隔已达19a,超过历史极限。该带北段1983~1993年10a内无M≥5地震;震中周围形成一长约150km空段,199O~1995年6a内震源区(△≤60km范围)M≥3.5地震出现平静异常。总之,震源周围地区小震及中强震平静是丽江7.0级地震主要特征。1995年12月至1996年1月的短临阶段,震源区外围的永胜、洱源等震中距77~12okm的地震窗口,出现小震频度增高或前兆震群。根据震源区内定点前兆数量少、异常幅度小等特征,作者提出中短期阶段,震源区介质刚度比源外区大,因此应变小、外围地区则相反的看法。
陈立德龙晓帆张喜玲刘翔张立
关键词:地震预报地震学地震烈度
安达曼弧与缅甸、云南强震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研究区包括安达曼弧、缅甸平原和云南地区三个部分。对安达曼弧7级以上地震与缅甸、云南7级和6.8级地震的群体与个体的相关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安达曼弧、缅甸平原M≥7.0地震与云南M≥6.8地震在群体上有一定相关性,但并非一一相关。云南有4个地震活跃期,但安达曼弧与缅甸平原却只有3个,缺失第3活跃期。研究区强震活动从板缘向板内逐渐减弱,三个地区最大震级分别为8.7级、7.8级和7.7级。安达曼弧与缅甸、云南7级地震的个体相关概率分别为33%和27%,平均30%左右,缅甸与云南的个体相关概率为43%。最后对云南的地震趋势进行了预测。
陈立德付虹
关键词:强震活动期
苏联地震预报研究一瞥
1991年
根据国家地震局与苏联科学院于1990年5月,在北京签署的中苏之间在地震学研究领域内的科学技术合作协定,1990年10月7日至15日,在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综合考察队的加尔姆试验场,召开了首届中苏地震预报学术讨论会。中苏两国79名(中方16名,苏方63名)地震专家参加了会议。
陈立德
关键词:地震前兆电磁
蒙古和新疆亚板块强震时空演化特征
2006年
蒙古亚板块区的强震活动,在时间序列上可划分为4个活跃期3个平静期。活跃期频度低(平均2次),强度大(最大震级7.9~8.0级),持续时间涨落大(最短1年,最长14年,平均7年);平静期相对稳定,持续时间22-25年。空间演化方面具有阿尔泰山地震带与杭爱山地震区之间交替活动,阿尔泰山地震带内中、南、北段相互迁移的特征。新疆亚板块区的强震活动,在时间序列上可划分为5个活跃期4个平静期,活跃期有强弱之分并呈现交替特征,强活跃期持续时间长(13年),频度高(7~8次),强度大(最大7.5~8.3级),而弱活跃期则相反。在空间演化上相邻活跃期除主体活动区外.还有参与活动区.主体活动区在天山区与兴都库什区之间交替出现.
陈立德付虹邬成栋
关键词:强震活动特征
震后异常与新地震异常的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19
1995年
提出了孕震系统宏观层次上的单元体应力水平群体涨落模型,并以此作为解释异常场和震后效应、震后新异常的物理基础,以青海共和、甘肃天祝等地区为对象,给出了该模型的有关实验结果。讨论了应力场扰动力源类别及影响范围。重点研究了震后异常的分类,并讨论了各类震后异常与新地震的关系。指出继承性异常、继承性新异常(正反M、N和正弦波型)和新异常,异常群体再次出现高值及震后出现新的异常集中区等,均可作为还有新地震发生的判据和指标。
陈立德罗平傅虹郭大庆毛可傅德川赵新平谢华章李友才
关键词:识别方法同震效应震后效应
震源硬化模型的理论、实验及观测事实依据被引量:21
2000年
从前兆异常共性特征、有关理论分析及岩石实验结果等方面,论证了震源硬化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指出强震震源将经历弹性形变、介质硬化、破裂成核和破裂失稳4个阶段。震源应力-应变扰动范围仅为震源尺度的1/2,不可能波及到几百公里之外,而7级强震前兆异常范围至少 500 km,因此前兆异常与地震都是区域应力场作用的结果和表现。前兆异常是测点附近浅层岩体产生裂隙、形变、位移的结果。地震是震源区岩石快速破裂的结果,它们同场共生不是互为因果。震源介质硬化是造成中短期阶段震源区中小震平静、无前兆异常、出现地震围空、前兆异常由外围向震中迁移演化的主要原因。
陈立德
关键词:地震
强震短临前兆异常共性特征的物理基础被引量:20
2008年
强震短临阶段前兆异常的共性特征是"一多、二大、三广、四平静"。通过讨论"一多、二大、三广"这三项微观前兆异常特征的物理基础,提出用"软包体模型"和信息论中系统处于临界点附近时信息会突然增强的理论,可以对上述共性特征做出解释。
陈立德付虹邬成栋
关键词:强震物理基础
震源破裂类型的划分及预报意义被引量:1
1998年
对地表有反映震源破裂方式构造形迹的强震,提出按倾向滑动分量(S_1)与走向滑动分量(S_2)的比值r(r=S_1/S_2)大小的分类原则,命名时次要成份在前、主要成份在后。研究还表明,不同震源破裂00类型,其中短期前兆特征无明显区别。对M≥7.5级大震余震序列的研究表明,最大余震强度、主震与最大余震震级差以及M_s≥5.0级地震累计频次等方面,与震源破裂方式有关。一般是走滑型破裂最大余震的强度小,与主震震级差大,M_s≥5.o级地震累计频次低,而混合型破裂则相反。这一结果可作为余震趋势预测的参考。
陈立德
关键词:震源地震预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