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漫

作品数:1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阻燃
  • 6篇阻燃聚丙烯
  • 6篇聚丙烯
  • 6篇丙烯
  • 4篇道岔
  • 4篇热塑性
  • 4篇热塑性聚氨酯
  • 4篇聚氨酯
  • 3篇可膨胀
  • 3篇复合阻燃
  • 2篇弹性体
  • 2篇电车
  • 2篇乙烯
  • 2篇乙烯-醋酸乙...
  • 2篇乙烯酯
  • 2篇有轨电车
  • 2篇石墨
  • 2篇水凝胶
  • 2篇酸酐
  • 2篇膨胀石墨

机构

  • 16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华东交通大学
  • 2篇教育部

作者

  • 16篇陈漫
  • 10篇陈晓浪
  • 8篇徐阳
  • 6篇马永红
  • 4篇王平
  • 4篇孙志丹
  • 2篇马晓川
  • 2篇张志斌
  • 2篇徐井芒
  • 2篇秦军
  • 2篇漆飞
  • 1篇刘林芽
  • 1篇王健
  • 1篇宁鑫
  • 1篇阳乐
  • 1篇马永红
  • 1篇胡辰阳
  • 1篇刘成

传媒

  • 2篇铁道学报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铁道标准设计
  • 1篇第二届海峡两...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钢轨廓形优化对转辙器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为提高列车高速直向过岔平稳性,将60N钢轨廓形及新设计的尖轨廓形应用于18号高速道岔转辙器部分,应用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与CHN60高速道岔转辙器动力特性进行对比。仿真计算结果表明:60N高速道岔转辙器部分轮载过渡段起点前移,轮载过渡时间增长;车辆直向经过道岔转辙器时的滚动圆半径差、轮对横移量和钢轨横向接触点外移幅值均减小,轮对蛇形运动幅度减小,行车平稳性得到提高;轮轨最大横向力由6.12 kN降低至4.75 kN,轮轨横向相互作用力减弱;车轮脱轨系数、车体横向加速度略有减小,轮轨垂向力、车轮减载率和车体垂向加速度变化不大,均在安全范围内。
陈漫王平
关键词:转辙器动力特性
无卤复合阻燃聚丙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无卤复合阻燃聚丙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作法主要是:A、将80份重的聚丙烯、20份重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3份重的干燥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及0.2份重的抗氧剂充分混合后,用双螺杆挤出机混炼造粒,干燥...
陈晓浪徐阳陈漫马永红孙志丹何玮頔
文献传递
大坡道上四菱形辙叉有轨电车通过性能研究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以其投资少、建设周期相对较短、环保节能、爬坡能力强等优点,在我国取得蓬勃发展,多个城市正在积极规划建设有轨电车线路,某地为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和品位,实现市区骨干公交轨道化,实现与周...
陈漫
关键词:有轨电车大坡度多体动力学
文献传递
有机硅/可膨胀石墨复合阻燃PP/TPU共混物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为分析有机硅(Si)/可膨胀石墨(EG)对聚丙烯/热塑性聚氨酯/(PP/TPU)共混物性能的影响,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锥形量热仪(CONE)等表征方法对复合材料体系的结晶行为、热稳定性能、燃烧行为及残炭形貌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G是一种有效的阻燃剂,能显著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Si的存在对PP/TPU/EG复合材料有促进结晶作用,熔点增加,耐热性能得以提高,但Si的添加对复合材料体系的阻燃性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明Si与EG复配在阻燃PP/TPU共混物时在阻燃效果上具有反协同效应.
宁鑫陈漫陈晓浪徐阳阳乐秦军
关键词:热塑性聚氨酯可膨胀石墨有机硅阻燃
硅铝水凝胶双层包覆改性聚磷酸铵及其在阻燃聚丙烯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铝水凝胶双层包覆改性聚磷酸铵阻燃剂及其在阻燃聚丙烯中的应用,用硅凝胶和铝凝胶对聚磷酸铵进行双层包覆改性,改善聚磷酸铵的表面性能和体系的阻燃性能。本发明利用正硅酸乙酯、硝酸铝和聚磷酸铵,使用无水乙醇做分散剂...
陈晓浪陈漫汤梦琪马永红漆飞何伟頔
文献传递
无卤阻燃高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一种无卤阻燃高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具体作法是:I.将2–4份重的硅烷偶联剂加入180–220份重的无水乙醇中,混匀,加热到70–90℃,再将100份重的干燥可膨胀石墨加入该溶液中,搅拌得到改性...
陈晓浪孙志丹徐阳陈漫马永红张志斌
文献传递
聚磷酸铵的表面改性及其阻燃聚丙烯的研究
聚丙烯(PP)因其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较低的生产成本和易于加工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然而,PP极易燃烧,并且会产生熔滴使火焰蔓延造成火灾,因此在电气电子,建筑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改善PP的阻燃性能...
陈漫徐阳陈晓浪马永红汤梦琪吕军
关键词:POLYPROPYLENE
文献传递
无卤复合阻燃聚丙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无卤复合阻燃聚丙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作法主要是:A、将80份重的聚丙烯、20份重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3份重的干燥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及0.2份重的抗氧剂充分混合后,用双螺杆挤出机混炼造粒,干燥...
陈晓浪徐阳陈漫马永红孙志丹何玮頔
有轨电车6号道岔尖轨转换有限元分析
为研究有轨电车6号道岔尖轨转换规律,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有轨电车槽型轨尖轨转换模型,分析滑床板摩擦系数、钢轨密贴段刚度、扣板横向刚度和抗扭刚度、扣板位置对尖轨转换过程中尖轨牵引点转换力和最大不足位移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
陈漫刘成王平
关键词:有轨电车道岔有限元分析
铁路道岔转辙器部件轮轨两点接触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根据基本轨与尖轨的相对位置及轨下支撑方式,分析车轮与转辙器钢轨的接触特性,在考虑尖轨与基本轨相对运动的基础上,提出铁路道岔转辙器部件轮轨两点接触的计算方法,以18号单开道岔为例,对比分析了标准和磨耗车轮LMA踏面与钢轨匹配时的轮轨接触特性,验证两点接触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车轮踏面磨耗后,轮轨接触点位置更多的位于尖轨轨距角附近,会增大尖轨的侧面磨耗;车轮踏面磨耗会导致轮载转移的位置后移,增大车辆进入道岔时轮对蛇形运动的距离和幅度,进而导致横向轮轨动力相互作用的增大;磨耗后的车轮踏面,其轮轨两点接触的可能区域分布较为分散,可能造成轮轨接触点的无规律跳跃,从而引起较大的轮轨冲击振动作用。
马晓川马晓川徐井芒王平陈漫胡辰阳
关键词:铁路道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