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渠

作品数:32 被引量:252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环境磁学
  • 7篇磁化率
  • 6篇黄土
  • 5篇岩石
  • 5篇岩石磁学
  • 5篇气候
  • 5篇磁学特征
  • 4篇古气候
  • 4篇古土壤
  • 3篇亚热带
  • 3篇环境意义
  • 3篇季风
  • 3篇红土
  • 3篇变暖
  • 3篇磁性矿物
  • 3篇磁学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岩石磁学特征
  • 2篇土壤

机构

  • 18篇福建师范大学
  • 17篇兰州大学
  • 17篇浙江师范大学
  • 4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闽江学院
  • 1篇麦考瑞大学

作者

  • 32篇陈渠
  • 20篇刘秀铭
  • 18篇吕镔
  • 14篇赵国永
  • 11篇李平原
  • 9篇郭晖
  • 9篇陈家胜
  • 9篇刘植
  • 8篇郭雪莲
  • 8篇叶玮
  • 6篇马明明
  • 4篇丰华
  • 4篇毛学刚
  • 4篇李凤全
  • 4篇朱丽东
  • 2篇姜修洋
  • 2篇李志忠
  • 2篇陈秀玲
  • 2篇祝智庭
  • 2篇雷国良

传媒

  • 12篇第四纪研究
  • 5篇亚热带资源与...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学地理教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电化教育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现代教育技术
  • 1篇绿色科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古气候变化趋势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初探被引量:45
2009年
粒度和磁化率是两个研究黄土古气候最常用的古环境变化指示参数,它们随着黄上占土壤地层变化而出现峰和谷的对应已经被证明是反映了天文轨道要素的周期变化。文章试图忽略这些受控于轨道要素的气候周期变化,而主要侧重考察黄土地层这两个参数的平均值(或背景值)所反映的长期变化趋势。对兰州九州台黄土进行了系统采样和测量,发现兰州九州台黄土剖面粒度和磁化率曲线显示出两个明显的趋势,粒度从剖面底部向上有明显逐渐变粗趋势,指示着冬季风增强,与此同时,磁化率自下而上却逐渐增大,指示着夏季风增强的趋势。与黄土高原其他黄土剖面磁化率和粒度曲线对比发现,这是两个普遍存在的趋势。地理位置靠近青藏高原的剖面,这两个增大的趋势更明显。冬、夏季风同时逐渐增强是海陆热力差异增大所引起,反映了青藏高原第四纪时期的逐渐不断的隆升过程。因此,根据粒度和磁化率曲线变化趋势线的变化特点可以帮助分析和反推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兰州九州台以及黄土高原各剖面粒度和磁化率曲线的线性变化趋势则可能指示着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是逐渐均匀缓慢的变化过程。我们对22Ma以来风积地层记录的变化趋势也做了分析。前人过去普遍认识的第四纪以来跳跃式或间歇式剧烈隆升在我们的数据中没有得到反映。黄土高原西部西宁、兰州、靖远等剖面磁化率显著的增长趋势可能与青藏高原隆升到一定高度后高原季风加强所致。
刘秀铭毛学刚丁仲礼吕镔郭雪莲陈渠陈家胜贾佳杨善林Hesse Paul陈发虎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
智慧教室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结构分析被引量:25
2019年
课堂教学结构变革是推进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有效切入点;分析智慧教室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助于描述当前的典型设计、揭示技术应用本质。文章以16个智慧教室环境下的优秀教学课例为分析对象,采用视频分析法,微观分析教学活动系统要素,中观分析教学方法结构序列,从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学生—技术"关系、"教师—学生—内容"特征、教学方法结构序列四个方面呈现可供实践参考的设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教学媒体在创建高低教学结构上各具优势,而技术在低结构教学实施中更能凸显其应用价值;面向真实情境的概念应用知识适用于低结构实施;不同的学科及课型中教学结构序列存在着差异,强调课堂生成的低结构教学实施成为智慧教室环境下高效课堂的实践方向。
管珏琪陈渠楼一丹祝智庭
关键词:教学结构视频分析
天山黄土磁学研究
过去三十年黄土高原的环境磁学研究取得巨大进展。随着中国黄土地层磁化率与成土程度基本成为正相关的关系被认识,黄土磁化率就被国内外第四纪科学家作为一个古气候代用指标广泛应用于古环境研究。世界上任何地方的黄土物质的磁性矿物来源...
陈渠
关键词:黄土环境磁学岩石磁学磁化率
文献传递
辨析“气候变暖”被引量:5
2012年
近年来人们对"气候变暖"及其机制的争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可能是因为气候变化不再是单纯研究大气变化规律的科学,而变成一门与"减排方案"和"征收碳税"有关的政治与经济问题相联系,与国家经济利益有关的崭新课题."气候变暖"既与利益有关,就会难免偏离公正,偏离纯理论科学.本研究对国内外"气候变暖"最新动态进行回顾分析,得出以下认识和结论.1)过去百年城市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器测温度数据,如果没有对"热岛效应"进行矫正,无疑高估了过去百年全球升温的幅度;2)过去百年全球有所变暖是事实,但不同学者增温估算不一致.不仅升温幅度不确定,而且人类和自然因素对升温贡献各占多少也不确定;如果考虑到城市发展对增温估算的影响,过去百年增温应当比0.4℃更低,远没有达到历史上次级波动的变化范围.3)尽管过去百年地球有所变暖,但在万年轨道尺度上,现在地球处于变冷的大趋势过程中.对现在气候变暖更合理解释,是属于变冷大趋势中的次级变暖波动;4)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大气CO2浓度变化总是落后于温度变化,即总是温度驱动着CO2变化,而不是CO2浓度驱动地球增温.
刘秀铭李志忠雷培文赵国永姜修洋陈秀玲陈家胜朱芸吕镔雷国良李平原靳建辉陈渠
关键词:气候变暖
大气CO_2变化与气候被引量:1
2012年
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的气候不断在变化,全球大气CO2浓度也在变化,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一种响应—反馈作用,目前存在争议较大.本研究从地质时间尺度、千年以来和现代气候变化3个角度进行介绍,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是多重时间尺度变化规律的叠加,从长时间尺度来看,全球平均温度和大气CO2水平均表现出整体降低的趋势.地质历史时期存在多次大气CO2浓度升高的时期,有时甚至可达现在大气CO2水平的十几倍.气候变化与大气CO2的关系非常复杂,高CO2时期并不全部对应于高温时期.千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在全球各大洲均有温暖时期的出现,并且很多地方的重建结果表明中世纪暖期的全球平均温度要比现代的全球平均温度还高.但这一区间的温度变化和大气CO2水平在1850年之前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近百年的气候观测资料表明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74℃,但对于这种上升的理解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是否确实是由于人类活动(主要是工业革命以来)导致了全球CO2水平增高,进而导致全球变暖,需要更多的证据来验证.
刘植刘秀铭李平原吕镔陈家胜陈渠郭雪莲
关键词:大气CO2气候变化全球变暖
三门峡地区黄土-古土壤序列物源分析与环境意义
2023年
三门峡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东南缘,是东亚季风影响的黄土沉积敏感地区,对研究东亚季风演化、环境演变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该地区多采样传统的研究方法,存在较大争议。端元分析能够分解沉积过程中沉积物不同来源的粒度组分,据此对黄土高原东南缘三门峡地区马坡剖面10 m风成黄土—古土壤序列进行粒度端元分析,同时引入沉积年代接近的黄土高原西北部会宁剖面2.3 m的黄土—古土壤序列粒度端元特征进行对比验证,两者都分解出3个代表不同沉积特征的端元。通过区域对比表明:3个端元能够指示三门峡地区黄土物质来源的3个组分,马坡剖面EM1端元属于黏粒和细粉过渡组分,代表东亚夏季风影响下的成壤作用;EM2属于细粉砂组分,代表高空西风远源搬运的风成沉积物;EM3属于粗粉砂组分,代表东亚冬季风低空跃移输送组分。同时,结合各端元组分含量与磁学参数、中值粒径等指标,表明端元分析方法在这一地区是准确有效的,能够指示沉积过程中区域的气候变化特点。
王巍赵国永张柯凡潘航陈渠
关键词:黄土东亚季风
民勤盆地地下水水-岩作用地球化学模拟被引量:4
2010年
民勤盆地地下水化学演化特征主要以Na+、Mg2+、SO42-、Cl-和HCO3-浓度升高,Ca2+浓度降低及TDS值升高为主。利用PHREEQC软件对此演化机理进行了质量平衡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沿水流路径方解石、白云石的饱和指数大于零,有沉淀出溶液的趋势;而石膏、岩盐的饱和指数小于零,有继续溶解的趋势。其水-岩作用以吸收CO2,溶解石膏和氯化物,析出方解石为主要特征,这些矿物相的溶解、析出和蒸发作用共同控制着地下水水化学的演化。从研究区上游往下,由于地层岩性颗粒逐渐变细,水中矿物相迁入、迁出的数量逐渐增大,水-岩作用逐渐增强。研究区水-岩作用主要受蒸发浓缩作用的影响。
郭雪莲朱锡芬刘秀铭毛学刚吕斌陈家胜陈渠
关键词:地下水水-岩作用民勤盆地
新疆博乐黄土岩石磁学特征及环境意义被引量:21
2012年
对位于亚洲内陆干旱区的新疆博乐黄土进行了系统的岩石磁学和粒度测量.结果表明:博乐黄土中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磁赤铁矿,含有少量针铁矿和赤铁矿.亚铁磁性矿物主要以多畴、假单畴颗粒为主,反映了这一地区极弱的成土作用.磁化率与粒度呈现良好正相关关系,与黄土高原的情况相反,说明干旱地区的黄土磁学性质主要受原生磁性矿物控制,磁化率可作为搬运风力和源区变化的代用指标.黄土磁化率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环境意义,在将之作为古气候代用指标时需要非常谨慎.
吕镔刘秀铭赵国永马明明陈渠陈家胜
关键词:磁化率岩石磁学干旱环境
金衢盆地加积红土多指标记录的环境变化被引量:1
2015年
金衢盆地连片、集中分布有较厚的第四纪古红土。选择汤溪(TX)加积型红土剖面进行了磁学、色度和粒度的测量,研究结果表明:1)剖面上段的表土层和均质红土层磁化率高,磁性矿物以亚铁磁性矿物为主;剖面中段的网纹红土层磁化率低,磁性矿物以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如赤铁矿)含量为主;剖面底部的黄色网纹化砾石层磁化率低,磁性矿物以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为主。2)色度指标值(a*、b*、L*)偏高说明东部季风区湿热的气候条件,不同层位的差异说明不同层位具有不同的成土环境。3)粒度组成显示有一定的风成沉积特征,比较一致,以粉砂为主,但不同土壤层之间存在差异。剖面底部黄色网纹化砾石层可能为干冷的早期河流沉积环境;中部网纹红土层反映的是暖湿多水而且干湿交替变化频繁的沉积环境;上部均质红土层则反映了与现代区域气候相似的沉积环境。
张萌萌陈渠叶玮金梦婕
关键词:环境磁学环境记录
全球变暖与变冷利弊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在联合国下属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4次评估报告影响下,全球变暖达到前所未有家喻户晓的程度.各国人民似乎对"气候变暖"有谈虎色变的感觉.只要是灾难,不论水灾还是旱灾,不管是降温的雪灾还是高温的热浪,各国媒体均将这些灾害与"气候变暖"紧密联系起来,IPCC第四次报告也是如此.气候真的变暖了吗?真的那么严重变暖了吗?气候变暖真的给人类带来的只是可怕灾难而没有益处吗?水灾与旱灾是一对矛盾的2个方面,如何都能够由"全球变暖"一个因素所导致?地质记录表明,气候冷暖波动是地球气候变化一般形式,过去在人类能够影响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以前,地球气候就是一直在不断地冷暖变化着的.驱动地球冷暖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地球接收太阳辐射量的变化.不变的气候是短期的,是暂时的,而变化的气候却是长期和永恒的.持续了约550年变冷小冰期于1850年结束,随后进入暖期则是正常的自然过程.人类活动最大可能只是叠加了变暖的影响.本研究综合对比分析全球变暖和全球变冷2种气候变化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认为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结果是利大于弊.
刘秀铭赵国永李平原吕镔陈渠
关键词:全球变暖全球变冷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