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淑梅

作品数:18 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营养盐
  • 3篇营养化
  • 3篇海洋监测
  • 3篇富营养化
  • 3篇沉积物
  • 2篇氮输入
  • 2篇营养状态
  • 2篇天文
  • 2篇天文学
  • 2篇秋季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文学
  • 2篇污染
  • 2篇近岸
  • 2篇监测技术
  • 2篇海洋污染
  • 2篇海洋学
  • 2篇北黄海
  • 1篇等离子体质谱

机构

  • 18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国家海洋技术...
  • 1篇泰山学院

作者

  • 18篇陈淑梅
  • 8篇王菊英
  • 7篇胡莹莹
  • 4篇马德毅
  • 4篇宗虎民
  • 3篇韩庚辰
  • 3篇马永安
  • 3篇张志锋
  • 3篇刘广远
  • 3篇徐恒振
  • 3篇韩建波
  • 3篇王立军
  • 2篇关春江
  • 2篇姜文博
  • 2篇姚子伟
  • 2篇付宇众
  • 2篇李延伟
  • 2篇吴晓燕
  • 2篇王艳洁
  • 2篇赵仕兰

传媒

  • 7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海洋技术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第1部分:海水
本部分规定了海水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远海及近岸海域海水的监测,也适用于河口、入海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水体的监测。
韩庚辰姚子伟张志锋王菊英马永安姜文博赵仕兰马新东王立军胡莹莹付云娜那广水刘广远陈淑梅林忠胜王艳洁徐学仁徐恒振刘亮赵化德黄楚光陈畅曙周佩瑜卢楚谦卢大鹏李冬梅郭娟余汉生李小敏朱艾嘉倪志鑫程祥圣秦榜辉刘富平孔定江杨晴秦玉涛刘材材任敏徐国锋张勇邱进坤张树刚崔文林赵玉慧夏有林王鑫平吴盛青曹丽歆谢利杨晓飞孙晓东李光梅李福娟王友亮王梅张琦张清波
关键词:海洋监测监测技术天文学海洋学
应用ICP-MS直接测定近岸高盐排污口水样中重金属方法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利用带八极杆碰撞/反应池(ORS)和屏蔽炬技术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直接测定近岸高盐排污口样品中的V、Cr、Mn、As、Mo、Ag、Cd、Pb、Th和U等多种重金属元素。通过向碰撞池中引入He气,消除高盐基体可能带来的多原子离子干扰。样品用1%HNO3稀释后直接测定,用标准物质进行方法验证,连续分析样品4h,以检验仪器的长期稳定性。测定绝大多数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在5%以内,加标回收率为88.32%~118.5%。
王立军栗俊张玉凤霍传林陈淑梅刘广远马德毅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重金属
辽河口近岸海域水体营养物推荐基准值的制定方法被引量:13
2011年
确定水质参照状态是近岸海域营养物及其响应指标基准制定的关键,基于现场观测数据分析确定参照状态并提出推荐基准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以辽河口近岸海域为例,根据1995年~1999年和2003年~2009年的数据分析,主要应用频数分析法确定了参照状态,并结合1976年的数据分析,提出了该海域营养物(溶解无机氮、总氮、活性磷酸盐、总磷)及响应指标(叶绿素、溶解氧)的推荐基准值.分析显示,辽河口近岸海域营养物溶解无机氮、总氮、活性磷酸盐和总磷的推荐基准值分别为0.11,0.19,0.006,0.032mg/L;响应指标叶绿素、溶解氧的推荐基准值分别为0.0009,6.14mg/L.
胡莹莹王菊英张志锋宗虎民陈淑梅
关键词:营养物基准
秋季北黄海溶解有机氮的分布特征及机制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基于北黄海海域秋季(2011年10月)航次的调查资料,对北黄海秋季溶解有机氮(DON)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11年秋季北黄海表层水体DON的平均浓度为11.9μmol/L,底层平均浓度为9.98μmol/L,表、底层DON占总溶解态氮(TDN)的比例分别为71.4%和48.9%。受陆源输入及生物作用影响,表层DON在鸭绿江口附近海域有高值。各断面DON含量基本由表至底逐渐降低,深水区含量低于浅水区。
胡莹莹李延伟宗虎民陈淑梅张浩
关键词:北黄海溶解有机氮
飞云江与鳌江口海域夏、秋季环境因子与浮游生物的分布变化被引量:8
2014年
于2010年8和11月调查了飞云江口和鳌江口海域(27°45 ~ 27°08′N,120°05~120°09′ E)浮游动植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其与主要环境因子如营养盐和悬浮物等分布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悬浮物浓度由河口区域向外逐步减小,盐度和pH值则逐渐增加.8月鳌江和飞云江口部分区域溶解氧浓度较低;表层海水温度8月在调查海域中部有一带状高值区,11月在飞云江口外有一带状低值区.ρ(Chl-a)在8月较高,平均值为5.2 μg·L^-1;11月较低,平均值为0.9μg·L^-1.浮游植物丰度在8月较高,平均值为2 344.6×10^4 m^-3;11月较低,平均值为33.1×10^4 m^-3.近飞云江口区域浮游植物丰度和小型浮游动物密度较高,由河口区域向外逐渐降低.浮游植物丰度与多数环境因子相关性不高,仅在8月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河口区西太平洋潮波、陆域径流人海、沿岸流以及海域地形条件共同决定飞云江口和鳌江口的生态过程,丰水期陆域径流对近岸海域浮游生物分布起主导作用.
刘述锡孙淑艳王真良陈淑梅温泉
关键词: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营养盐盐度
河北近岸海域营养盐分布状况与评价被引量:12
2006年
2004年5月和8月对河北海域进行了两次调查,布设了16个段面70多个站位。对该海域水质进行了无机氮、无机磷、COD、DO等项监测。本文对两次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河北海域无机氮和无机磷的含量由北向南逐渐升高,接近天津海域含量达到最高。8月份监测结果普遍高于5月份,断面调查结果均显示营养盐主要来自于陆源。采用有机污染指数和富营养化指数计算结果表明,M断面5月份开始受到污染,8月份受到严重污染,富营养化程度5月份L、M断面E>1,其他各断面E<1,8月份K、L、M、N、O、P断面E>1,其他各断面E<1。
陈淑梅
关键词:营养盐富营养化
夏、秋季北黄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被引量:10
2013年
基于2011年7月(夏季)和2011年10月(秋季)北黄海海域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北黄海夏、秋季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夏、秋季北黄海营养盐的平均浓度分别为:NO3-(1.57±1.71),(5.93±3.84)μmol/L,NO2-(0.22±0.18),(0.88±0.93)μmol/L,PO43-(0.22±0.13),(0.40±0.23)μmol/L,Si(OH)4(4.98±2.23),(6.71±3.24)μmol/L,NH4+(1.35±0.90),(1.23±0.69)μmol/L,夏、秋季北黄海NO3-分别占溶解无机氮的49%和74%.2个季节近岸海域表层营养盐浓度均高于中部海域,底层浓度高于表层,高值区是冷水团区.各断面营养盐的垂直分布层化现象明显,受冷水团以及水体交换混合的共同影响,浓度由表至底逐渐升高.夏、秋季表底层N/P、Si/N和Si/P比值的水平分布为近岸海域高于中部海域,且夏季北黄海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受磷限制.
李延伟胡莹莹陈淑梅
关键词:北黄海营养盐
辽东湾富营养化压力-状态评价
本文构建了近海富营养化压力-状态评价方法,并在辽东湾进行了示范应用。评价结果显示,辽东湾的系统敏感性较低,人为氮输入压力等级较低,综合了叶绿素a和大型藻华等初级症状以及溶解氧、赤潮以及水下植被等次级症状的总体营养状态处于...
胡莹莹王菊英宗虎民陈淑梅吴晓燕关春江
关键词:富营养化
影响荧光法鉴别海面溢油的各种因素研究被引量:9
2000年
采用荧光光谱谱图配比法研究了在海面溢油鉴别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溶剂、浓度、阳光辐射、海上风化、样品采集和样品贮存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溶剂的纯化方法和本方法所使用的浓度范围。确定了样品贮存的最佳条件。
陈淑梅赵云英
关键词:荧光法海面溢油海洋污染
海洋沉积物中Zn对底栖端足类生物的毒性被引量:7
2003年
通过分析Zn加标沉积物中酸溶挥发性硫化物与同步提取金属的摩尔浓度差值解释Zn对底栖生物的毒性作用 ,受试生物种选择端足类底栖生物日本大螯蜚 (Grandidierellajaponica) ,使用实验室沉积物 1 0 day急性毒性生物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分析结果表明 ,当酸溶挥发性硫化物与同步提取金属的差值 <0 μmol/g干重时 ,Zn在沉积物间隙水中的浓度非常低 ,而且在生物急性毒性试验中也很少发现生物致死的现象 .相反 ,当二者的差值 >0 μmol/g时 ,Zn在沉积物间隙水中的浓度则明显升高 ,而且在生物急性毒性试验中受试生物致死率迅速增加 .本研究通过将化学数据与生物短期暴露的观察结果相比较 ,支持了使用酸溶挥发性硫化物作为归一化因子预测金属沾污沉积物毒性的方法 .
韩建波马德毅闫启仑王菊英许道艳陈淑梅陈红星阎吉成
关键词:JAPONICA生物毒性ZN同步提取金属海洋沉积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