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氏红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对乙酰氨基酚
  • 2篇血药
  • 2篇血药浓度
  • 2篇药浓度
  • 2篇乙酰氨基酚
  • 2篇青蒿
  • 2篇青蒿琥酯
  • 2篇细胞
  • 2篇肝癌
  • 2篇肝癌HEPG...
  • 1篇蛋白
  • 1篇电针
  • 1篇电针足三里
  • 1篇凋亡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损伤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针刺
  • 1篇针刺疗

机构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商丘医学高等...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陈氏红
  • 4篇杨斌
  • 2篇陈永顺
  • 2篇李静
  • 2篇王柳萍
  • 2篇蒙光义
  • 2篇严明

传媒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针刺对阿霉素致大鼠心肌损伤和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针刺对阿霉素(adriamycinADM)所致大鼠心肌损伤和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   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10只,ADM模型组15只,针刺预防组10只,针刺治疗组10只。空白对照组大鼠...
陈氏红
关键词:针刺疗法阿霉素心肌损伤骨髓抑制
文献传递
青蒿琥酯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凋亡、周期的体外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Art)对肿瘤细胞凋亡、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Art与5-FU联用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结果Art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并呈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24、48、72 h的IC50分别为103.1±8.6、75.3±4.1、65.7±6.0μg.ml-1。当10、20μg.ml-1Art与2.5、5.0μg.ml-15-Fu联合使用时,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的分布。结论Art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与5-FU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
杨斌陈永顺李静陈氏红
关键词:青蒿琥酯凋亡细胞周期人肝癌细胞HEPG-2
青蒿琥酯对肝癌HEPG-2细胞Caspase-3和P53蛋白的影响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青蒿琥酯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方法研究Caspase-3的活性,DNA电泳观察细胞DNA的变化,免疫组化研究凋亡相关蛋白p53,bcl-2,bax的表达。结果青蒿琥酯作用细胞48h后可明显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影响Caspase-3,p53,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青蒿琥酯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促进HEPG-2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Caspase-3的活性,以及调节p53,bcl-2蛋白的表达而实现的。
陈永顺李静杨斌陈氏红
关键词:青蒿琥酯CASEPASE-3P53
电针“足三里”对对乙酰氨基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后体内药代动力学变化,探讨针药结合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乙酰氨基酚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口服对乙酰氨基酚300、600、1200mg/kg),以及电针+对乙酰氨基酚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口服对乙酰氨基酚300、600、1200mg/kg后即刻电针"足三里"穴位20min),共6个组。每组大鼠单剂量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后于不同的间隔时间取血,采用RP-HPLC法测定其血浆药物浓度,采用3P87药代动力学程序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观察电针对对乙酰氨基酚吸收和代谢的影响。结果:除了电针+对乙酰氨基酚高剂量组显示为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外,其余5组大鼠体内对乙酰氨基酚药代动力学过程均呈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模型。与对乙酰氨基酚低、中剂量组相比,电针+对乙酰氨基酚低、中剂量组达峰时间(Tmax)提前(P<0.01,P<0.05),血药峰浓度(Cmax)显著增高(P<0.01);吸收半衰期(T1/2ka)明显加快(P<0.01,P<0.05),但消除半衰期(T1/2ke)基本不变(P>0.05);曲线下面积(AUC)显著性增大(P<0.01),药物清除率(Cl(s))则减慢(P<0.01)。与对乙酰氨基酚高剂量组相比,电针+对乙酰氨基酚高剂量组AUC显著性增大(P<0.01),平均滞留时间(MRT)则相对延长(P<0.05)。结论:临床针药并用时,必须考虑药物剂量的大小,以及电针对某些药物代谢可能产生的影响,以防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
严明王柳萍蒙光义陈氏红杨斌
关键词:电针药代动力学对乙酰氨基酚血药浓度
RP-HPLC法测定大鼠体内对乙酰氨基酚的血药浓度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血药浓度的RP-HPLC法。方法以茶碱为内标,甲醇沉淀蛋白提取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0∶80),流速1.0mL·min-1,测定波长为248nm。结果血浆中杂质不干扰样品的测定,对乙酰氨基酚血药浓度在2.0~700.0mg·L-1范国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最低定量限为2.0mg·L-1,高、中、低浓度的日内和日间变异均小于10.0%,提取回收率在95.31%~98.61%,相对回收率在99.87%~104.67%。结论该方法能准确简便地测定对乙酰氨基酚血药浓度,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能满足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
陈氏红严明王柳萍蒙光义杨斌
关键词:血药浓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