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东

作品数:27 被引量:20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骨折
  • 6篇周围神经
  • 5篇神经损伤
  • 4篇手术
  • 4篇细胞
  • 4篇关节
  • 3篇臀肌
  • 3篇臀肌挛缩
  • 3篇臀肌挛缩症
  • 3篇周围神经损伤
  • 3篇疗效
  • 3篇挛缩
  • 3篇挛缩症
  • 3篇肌挛缩
  • 3篇肌挛缩症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股骨
  • 3篇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机构

  • 22篇上海第二医科...
  • 5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蚌埠医学院附...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7篇陈晓东
  • 8篇周之德
  • 6篇董海
  • 5篇戴力扬
  • 4篇顾玉东
  • 4篇张家红
  • 3篇徐建光
  • 3篇陆骅
  • 2篇王栋梁
  • 2篇姚维芳
  • 2篇汤亭亭
  • 2篇王宇仁
  • 2篇史桂英
  • 2篇许硕贵
  • 1篇徐硕贵
  • 1篇沈雷
  • 1篇胡汝麒
  • 1篇姜其为
  • 1篇胡清潭
  • 1篇顾玉东

传媒

  • 4篇临床骨科杂志
  • 4篇中华手外科杂...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骨与关节损伤...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伤残医学杂志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创...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第四届全国解...

年份

  • 4篇2006
  • 3篇2005
  • 11篇2004
  • 2篇2002
  • 3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损伤大鼠坐骨神经诱导运动神经元凋亡的初步报告被引量:25
1999年
目的探索成年大鼠坐骨神经高位损伤后是否出现运动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方法取鼠龄为5~6周的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120~150g。大鼠分组:(1)正常对照组,6只大鼠;(2)实验组:18只大鼠。高位切断并结扎其坐骨神经,按手术先后随机分成术后5、14、21天3个不同时间组。按术后不同时间处死动物。用4%多聚甲醛经心脏灌注后,切取L4~6节段腰髓,制成石蜡切片。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DP标记法标记凋亡的神经元。结果对照组未出现阳性标记的细胞。神经损伤后第5天有1只大鼠伤侧前角出现3个阳性标记的凋亡运动神经元。伤后第14天、21天出现凋亡神经元的数目分别为2.2±1.2及5.2±2.3个(x±sx,下同)。结论当成年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并被结扎后,由于阻断了神经营养因子的逆行运输,可以导致运动神经元的凋亡。
陈晓东顾玉东徐建光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细胞死亡周围神经
臀肌挛缩症体征与解剖及病理改变的关系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探索臀肌挛缩症(GMC)体征形成的解剖及病理变化基础,从而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分析60例120侧患者臀肌挛缩病变范围对所产生体征的影响,并从解剖擘角度对治疗结果进行因果分析.结果:GMC的各挛缩组织均对大转子运动中的阻力产生决定性影响.根据挛缩痛变范围可分为A、B、C三型7个亚型.结论:GMC体征形成的核心是挛缩组织对大转子外移及旋转前后移运动的阻挡.
叶斌孙宏伟陈友燕路微波陈晓东
关键词:体征臀肌挛缩症病变范围大转子病理改变GMC
急性膝后外侧结构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膝后外侧结构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自 1996年 6月~ 2 0 0 0年 7月共收治急性膝后外侧结构损伤患者 15例 ,均行损伤结构修补和加强手术。结果  15例平均随访 30个月 ,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 11例 ,中 4例 ,无关节严重不稳而再次手术者。结论 详细地了解病史和正确的临床检查 ,结合MRI和关节镜检查仍是诊断膝后外侧结构损伤的可靠方法 ,急性Ⅰ、Ⅱ度膝后外侧结构损伤保守治疗 ,急性Ⅲ度膝后外侧结构损伤应手术治疗 ,术中避免损伤腓总神经 ,术后提倡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
张家红戴力扬陈晓东
关键词:后外侧结构膝损伤外科手术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测定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的各代间充质干细胞 (MSCs)及其成骨分化后的部分细胞表面抗原变化。方法 :将体外普通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每隔 1代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CD48、CD5 6、CD71和CD90阳性表达率。另外 ,为促进成人MSCs体外成骨性分化 ,第 1传代培养时加入成骨性添加剂 ,培养第 6、 12、 18、 2 4、 3 0d时 ,也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上述MSCs表面抗原的表达 ,并用碱性磷酸酶组化染色和VonKossa染色。结果 :( 1)在普通培养条件下 ( 10 %DMEM ) ,从第 1代起 ,MSC的表面抗原CD48、CD5 6、CD71、CD90都呈阳性表达。 ( 2 )诱导培养的MSCs表面抗原CD48、CD90阳性表达率在诱导第 12、 18、 2 4及 3 0d时 ,分别与第 6d相比都有显著差异。 ( 3 )在成骨诱导条件下 ,MSCs表现出AKP染色增强和VonKossa染色可见钙化的基质沉积。当MSC开始向成骨细胞分化后 ,CD71阳性率下降最明显。结论 :( 1)目前采用的体外普通培养条件下 ,培养、传代方法对MSCs表面抗原CD48,CD5 6,CD71及CD90表达并无明显影响。 ( 2 )诱导成骨培养的MSCs的CD71从高阳性率转变为极低阳性率可能与MSCs向成骨细胞系的分化成熟相对应。 ( 3 )
董海陆骅周之德汤亭亭陈晓东史桂英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培养骨生成表面分子诱导分化
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影响的功能评价被引量:14
1998年
目的从功能恢复评价电针对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损伤对照组和电针组两组。分别于术后2、4、6、10周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小腿三头肌肌力及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并以自身健侧作对照得出其恢复率。同时测定术后1周感觉神经再生的距离。结果电针组术后1周感觉神经再生距离及2、4、6、10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力、SFI等的恢复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可以促进损伤神经的再生。
陈晓东顾玉东徐建光陈亮沈丽英
关键词:电针疗法神经再生坐骨神经周围神经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与细菌L型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5
2000年
目的 :观察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与细菌L型感染的关系 ,探索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机制。方法 :应用普通细菌培养和细菌L型培养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对 37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病理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37例中培养出细菌型伴细菌L型 1 1例 ,仅有细菌型而无L型者 2例 ,而单独表现为L型者 8例。细菌型阳性率为 35 .1 % ,细菌L型阳性率为 51 .4% (两者相比差异不显著 ,p >0 .0 5)。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现为细菌型及L型者分别为 2 4例及 33例。其阳性率分别为 70 .6 %与 97.1 % (两者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 )。结论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与细菌L型感染有密切的关系。后者可能是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反复发作 ,病程迁延的主要原因之一。
陈晓东周之德胡汝麒胡清潭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细菌L型
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54例。A1型16例,A2型14例,A3型12例,C1型4例,C2型5例,C3型3例。经皮穿钉的闭合手术40例,开放手术14例。结果术后无切口感染。随访6~30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骨折都得到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全部患者术中均未植骨。术后膝关节的平均活动范围为108°。根据Mercha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5例,良20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为83.3%。结论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是治疗A、C型股骨远端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沈雷陈晓东戴力扬
关键词:股骨骨折交锁髓内钉
失神经肌肉的组织、细胞学改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4年
骨骼肌是周围神经系统的靶器官 ,它的发生、功能和结构的维持都受到运动神经的支配和调节 ,一旦失去神经支配 ,骨骼肌将失去收缩功能 ,肌纤维会逐渐萎缩 ,同时肌细胞发生一系列的改变。本文就骨骼肌在失神经支配后 ,发生萎缩的组织、细胞学方面改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董海陈晓东周之德
关键词:肌萎缩组织学细胞学
电针对神经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mRNA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2000年
目的 观察电针对神经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 (NGF) m RNA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1)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90只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并缝合 ,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每天电针 45分钟。分别于术后 1、2、4、6及 10周取吻合口远段的神经 ,抽提总 RNA。采用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损伤神经组织中 NGF、IGF- 1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 NGF m RNA的表达在第 4周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至第 10周时其水平与第 1周时持平。实验组 IGF- 1m RNA的表达自伤后第 2周开始显著上升 ,其中第2、4周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第 10周表达虽然高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术后第4周实验组两者的表达呈线性相关。结论 神经损伤予以电针刺激后 ,在早期可以促使损伤神经组织中的NGF m RNA和 IGF- 1m RNA的表达增加。
陈晓东顾玉东杨毅
关键词:神经损伤神经生长因子IGF-1RT-PCR
体外培养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研究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 ,传代次数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An nexinV/PI双染色法 ,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不同传代数的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传代次数越多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率及死亡率越高 ,存活的正常细胞越少。结论 :第 4代以内的细胞增殖能力强 ,凋亡率低 。
董海陆骅汤亭亭周之德陈晓东史桂英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骨髓细胞凋亡传代培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