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映波

作品数:60 被引量:47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肿瘤
  • 29篇胃癌
  • 19篇预后
  • 13篇胃肿瘤
  • 13篇肠癌
  • 12篇直肠
  • 12篇术后
  • 11篇切除
  • 10篇直肠癌
  • 8篇切除术
  • 8篇外科
  • 8篇肠肿瘤
  • 7篇淋巴
  • 7篇化疗
  • 7篇病理
  • 6篇手术
  • 6篇外科治疗
  • 6篇临床病理
  • 6篇癌患者
  • 6篇癌组织

机构

  • 44篇中山大学
  • 10篇中山医科大学...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60篇陈映波
  • 40篇詹友庆
  • 31篇李威
  • 31篇周志伟
  • 31篇徐大志
  • 29篇李元方
  • 28篇关远祥
  • 28篇孙晓卫
  • 15篇万德森
  • 12篇潘志忠
  • 8篇张昌卿
  • 6篇邵建永
  • 6篇徐立
  • 5篇陈实
  • 5篇陈功
  • 5篇陈功
  • 5篇冯兴宇
  • 4篇张华政
  • 4篇孙献甫
  • 4篇林素暇

传媒

  • 15篇广东医学
  • 13篇癌症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第六次全国大...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胃肠外科...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消化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00全国...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5篇1998
  • 3篇1997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规律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随访资料t,检验及2检验分析各种复发转移途径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患者1 076例,随访资料详细且复发转移者161例。其中肿瘤首发复发转移部位明确者124例,包括腹膜种植37例(30.0%)、淋巴结转移33例(26.6%)、血道转移32例(25.8%)、局部复发22例(17.6%)。经分析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复发转移与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脉管癌栓、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相关,其中腹膜种植与浸润深度、结缔组织浸润、肿瘤部位相关,淋巴结转移与淋巴结阳性、肿瘤大小相关,血道转移与脉管癌栓相关,局部复发与浸润深度相关。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最常见为腹膜种植,其次为淋巴结转移、血道转移、局部复发。
陈永明李元方詹友庆李威陈映波孙晓卫徐大志关远祥周志伟
关键词:胃癌复发肿瘤转移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199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本院近30年来收治经病理确诊的18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其生存率由寿命表法计算获得。结果:本组术前GI和胃镜诊断率分别为31.5%和44.4%;手术切除率为88.9%,比本院同期胃癌手术切除率高,其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69.7%、51.1%和30.7%。结论:掌握本病GI的特点及胃镜取材深度,可望提高本病术前诊断率;治疗上应争取手术切除,术后辅助化疗以提高本病生存率。
陈映波林奕中邵建永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瘤恶性
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455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和辅助化疗的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寻找其独立预后因素,探讨辅助化疗在本组胃癌患者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5例行D2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无淋巴结转移(pTis-4N0M0)胃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部位、T分期、肿瘤大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等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对比行辅助化疗及未行辅助化疗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7.5个月,1年生存率94.9%,3年生存率86.6%,5年生存率79.3%,10年生存率76.9%。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分期和清扫淋巴结数目是独立预后因素。pT2N0M0/pT3N0M0组胃癌患者行辅助化疗与未行辅助化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76.6%和8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pT4aN0M0组患者行辅助化疗与未行辅助化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85.6%和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和T分期、清扫淋巴结数目是独立预后因素;辅助化疗未能改善pT2N0M0/pT3N0M0组胃癌患者的预后,pT4aN0M0组胃癌患者辅助化疗则有价值。
黄春雨王玮李元方袁秀红拉吉夫陈永明詹友庆陈映波徐大志周志伟
关键词:预后辅助化疗
联合腹腔内化疗及热疗对治疗肿瘤腹膜种植的初步探讨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联合腹腔内化疗、热疗对治疗肿瘤腹膜种植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对27例经剖腹探查、病理证实侵犯浆膜面胃肠道肿瘤伴有广泛腹膜种植、腹水患者,12例于姑息性切除术后7d,用5-FU800mg/m2,DDP60mg/m2,NS1500ml腹腔内灌注化疗、热疗,每个月1次,连续3~6次,同时应用全身辅助化疗(观察组);另15例姑息性切除术后单纯应用全身辅助化疗(对照组),27例患者分别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腹腔内化疗、热疗对肿瘤腹膜种植、腹水的控制有肯定近期效果,无严重并发症。观察组12例中有6例生存1年以上,而对照组只有2例生存1年以上。结论 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热疗对治疗肿瘤腹膜种植疗效肯定,方法简单、安全。
陈映波周志伟林奕中
关键词:腹腔内化疗腹膜种植胃肠道胃肿瘤
58例多原发性胃癌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多原发性胃癌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多原发性胃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64~2004年58例多原发性胃癌的临床资料。将性别、年龄、家族史、手术切除率、病理类型、周围脏器侵犯、术后病理分期(pTNM)等临床病理参数与同期单发性胃癌对比;以1984年为界,比较多原发性胃癌在同期胃癌中的构成比;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多原发性胃癌和同期单发性胃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1984年为界,前后20年多原发性胃癌占同期胃癌的比例有显著性差异(3.66%:1.73%,P<0.05);根治性切除、姑息切除、短路术、单纯探查或活检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70、303、108、101天;术后进行辅助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494天,单纯手术者218天;Ⅰ、Ⅱ、Ⅲ、Ⅳ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04、698、264、139天,上述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OX回归结果:手术方式、pTNM分期、综合治疗是影响多原发性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多原发性胃癌和胃单发癌的临床特点无显著性差异。努力提高多原发性胃癌的早期诊断水平及手术的切除率或根治性切除率,并辅以必要的辅助治疗,将极大改善患者的预后。
孙晓卫詹友庆李威陈映波关远祥李元方徐大志
关键词:多原发癌胃癌预后
联合腹腔化疗及热疗防治消化道恶性肿瘤腹膜种植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联合腹腔内化疗及热疗对防治消化道恶性肿瘤腹膜种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 67例经剖腹探查、病理证实伴或不伴腹膜种植的进展期消化道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3 2例 ,在根治性或减积性切除术后第 7天进行腹腔内灌注化疗、热疗及全身化疗 ,对照组 3 5例术后辅助性全身化疗 ,观察其毒副反应及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随诊 2年以上 ,术后早期联合腹腔内化疗及热疗无严重毒副反应。观察组 3 2例中 12例有腹膜种植的病例 ,1,2年生存率分别为 5 0 %和 2 5 % ;对照组 3 5例中 15例有腹膜种植的病例 ,1,2年生存率分别为 13 %和 6%。结论 进展期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联合腹腔内化疗及热疗方法简单、安全 。
陈映波詹友庆周志伟
关键词:联合腹腔化疗热疗消化道恶性肿瘤腹膜种植毒副反应
胃中部癌157例临床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胃中部癌的早期诊断、淋巴结转移特点和清扫范围、胃切除术式与胃中部癌疗效上的关系 .方法 分析了 15 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作前后 10年的历史对比 ,用生命表法统计生存率 .结果 胃切除 12 2例 ,切除率 77.6 % ,其中根治性切除 99例 (6 3.1% ) ,姑息性切除 2 3例 (14 .6 % ) ,其余行转流、造瘘或者单纯手术探查等共 35例 (2 2 .3% ) .无 1例手术死亡 ,术后并发症率 3.14 % .总体淋巴结转移率 :第Ⅰ站淋巴结转移率 (N1) 4 0 .9% ,第Ⅱ站淋巴结转移率 (N2 ) 36 .0 % ,第Ⅲ站淋巴结转移率 (N3) 2 0 .3% .所有病例 1年生存率 5 2 .81% ,3年生存率 4 0 .18% ,5年生存率 32 .3% .本组胃中部癌Ⅰ、Ⅱ、Ⅲ、Ⅳ期五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4 6 .7%、2 9.2 %、7.4 % .前 10年Ⅰ、Ⅱ、Ⅲ、Ⅳ期胃中部癌的比例分别为 1.6 % (1/ 6 4 )、12 .5 % (8/ 6 4 )、2 8.1% (18/ 6 4 )、5 8.3% (37/ 6 4 ) ;后 10年分别为 6 .5 % (6 / 93)、2 0 .4 % (19/ 93)、39.8% (37/ 93)、33.3% (31/ 93) .总的 5年生存率前 10年为 2 3.3% ,后 10年为 4 3.5 % .结论 早期诊断是提高胃中部癌疗效的关键 ;胃切除术式并没有影响到患者的生存率 (p >0 .0 5 ) ,必须结合胃中部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来选择胃切除术式和淋巴结清扫?
关远祥陈映波徐大志詹友庆李威孙晓卫李元方
关键词:生存率淋巴结转移胃切除术术式生命表
临床晚期胃癌的外科处理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临床晚期胃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自1964年3月至1998年12月收治的416例临床晚期胃癌病例的治疗结果进行顾性分析。其中施根治性切除的87例、姑息性切除157例、非切除病例172例。在所切除病例中有53例进行了联合脏器的切除(根治性切除28例,姑息性切除25例),采用寿命表法对其生存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53例合并脏器切除病例及191例单纯胃切除病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4%(5/53)、5.2%(10/191),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与未切除病例三组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分别为:39.12%、32.84%、4.20%;三年生存率分别为:26.77%、10.29%、0.00%;五年生存率分别为:20.22%、7.22%、0.00%。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手术切除是晚期胃癌基本的治疗手段。针对部分无法根治的病人,姑息性切除仍可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而对于晚期胃癌疗效的评估应在重视传统的评价指标外更应注重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着眼于患者的切实利益,使治疗更具个性化、人性化。
李威詹友庆孙晓卫徐大志李元方陈映波
关键词:胃癌外科治疗
大肠癌组织p53、PCNA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探讨突变型p53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LSAB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72 例癌组织中的p53 蛋白、PCNA 的表达情况,用Logistic 回归分析p53 表达的相关因素,Cox 模型分析p53 、PCNA 表达对预后的的影响。结果:p53 、PCNA 阳性率分别为43-6 % (75/172) 、91-3 % (157/172) 。p53 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53 阳性预后比阴性差,p53 阳性常伴有PCNA 过度表达,但PCNA 高表达,预后有好的趋势。结论:结直肠癌p53 突变的癌细胞多呈高增殖状态,p53 阳性、PCNA 中、低强度表达是预后差的生物学指标。PCNA 高表达,是癌细胞处于高增殖状态、对化疗敏感的标志,对该类病人给予辅助化疗可望提高根治术疗效。
潘志忠万德森张昌卿冯海涛邵建永詹友庆周志伟陈映波石明陈功
关键词:大肠肿瘤P53基因PCNA预后
贲门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变化趋势分析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国外文献报道贲门癌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虽然在我国尚缺乏贲门癌相关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但是有少量地区研究显示贲门癌的收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研究比较1984年~2003年间不同时期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
郑斌陈映波胡炜王军业周志伟傅剑华
关键词:肿瘤临床病理预后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