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政良

作品数:163 被引量:523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8篇医药卫生
  • 19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3篇细胞
  • 53篇甘露聚糖
  • 51篇凝集素
  • 48篇聚糖
  • 48篇甘露聚糖结合...
  • 41篇免疫
  • 26篇MBL
  • 22篇蛋白
  • 20篇天然免疫
  • 18篇克隆
  • 16篇基因
  • 14篇树突
  • 14篇树突状
  • 13篇树突状细胞
  • 12篇原核表达
  • 11篇MBL基因
  • 10篇受体
  • 8篇突变
  • 8篇小鼠
  • 7篇点突变

机构

  • 75篇南方医科大学
  • 67篇中国人民解放...
  • 2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2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贵阳医学院
  • 2篇解放军第17...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职业病...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眉山市疾病预...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62篇陈政良
  • 52篇张丽芸
  • 35篇左大明
  • 33篇卢晓
  • 15篇谢佩蓉
  • 11篇余新沛
  • 9篇王方勇
  • 9篇赵娜
  • 9篇吴军
  • 9篇陈月
  • 8篇刘莹
  • 8篇吕成伟
  • 7篇富宁
  • 7篇雷鸣
  • 7篇张雅妮
  • 7篇王捷
  • 7篇李文君
  • 7篇王晓怀
  • 6篇蔡学敏
  • 6篇杨太成

传媒

  • 42篇免疫学杂志
  • 17篇细胞与分子免...
  • 17篇现代免疫学
  • 1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0篇国外医学(分...
  • 9篇第一军医大学...
  • 8篇国外医学(免...
  • 6篇中国免疫学杂...
  • 4篇热带医学杂志
  • 4篇中国免疫学会...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生物化学与生...
  • 3篇生命的化学
  • 3篇上海免疫学杂...
  • 3篇广东医学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国外医学(微...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8篇2007
  • 10篇2006
  • 18篇2005
  • 22篇2004
  • 6篇2003
  • 15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小鼠PGRP-L单表位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制备抗小鼠长型肽聚糖识别蛋白(mPGRP-L)单表位多克隆抗体。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小鼠mPGRP-L分子的B细胞优势表位,人工合成抗原肽,采用MBS法将其与钥孔血蓝蛋白(KLH)偶联,免疫家兔获取mPGRP-L抗血清,采用HiTrap proteinG柱和抗原肽亲和层析柱纯化抗体,以ELISA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鉴定。结果确定了位于mPGRP-L分子N端第85~104位残基的1个B细胞优势表位NH2-(C)DPHSLSPELQALISEVAQHD-COOH,合成短肽并制备KLH-肽偶联物,免疫家兔得到的抗血清效价达1∶256000。分别以HiTrapproteinG柱和抗原肽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得兔抗mPGRP-L单表位多克隆抗体mPGRP-Ln1和mPGRP-Ln2。纯化抗体能与重组蛋白pET-mPGRP-Ln结合,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9000处可见清晰的反应条带。结论获得抗mPGRP-L单表位多克隆抗体,为mPGRP-L分子的研究提供了工具。
何智张丽芸陈政良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
多聚Clq诱导免疫细胞的Ca^(2+)动员
1996年
多聚Clq与人T细胞系Jurkat、B细胞系Ran和Mφ系U937细胞表面ClqR相互作用,诱导45Ca2+跨膜快速内流,刺激[Ca2+]i迅速增高,前者可为质膜Ca2+通道阻滞剂Verapamil所阻断,后者能被胞外Ca2+络合剂EGTA部分抑制,被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抑制剂Genistein完全消除。资料表明,Clq/ClqR系统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涉及内Ca2+和外Ca2+两者的动员,且与PTK有关。
陈政良谢佩蓉郑萍
关键词:免疫细胞信号转导
可溶型DC-SIGN对LPS诱导THP-1细胞炎性应答的调控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可溶型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的结合细胞间粘附分子的非整合素(sDC-SIGN)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单核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以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组、200 ng/ml sDC-SIGN单独处理组、LPS单独刺激组、LPS刺激同时加100 ng/ml sDC-SIGN处理组和LPS刺激同时加200 ng/ml sDC-SIGN处理组,刺激后不同时间点收集上清和细胞。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Q-PCR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并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状况。结果不同浓度的sDC-SIGN均可抑制LPS刺激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FN-α的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同时促进抑炎细胞因子IL-10的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且sDC-SIGN的抑制效果与浓度呈依赖关系;研究结果亦显示,sDC-SIGN减弱LPS刺激THP-1细胞诱导ERK和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结论sDC-SIGN蛋白对LPS诱导的单核细胞炎症应答具有负向调控作用。
李静唐媛周璟李延利左大明陈政良
关键词:脂多糖信号通路
CGT52TGT和GGA57GAA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突变体的构建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构建CCT52TGT和GGA57GAA 2种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突变体。方法 设计2对引物52F/52R和57F/57R(R中引入了点突变),以含汉族人野生型MBL cDNA的重组质粒pGEM-mbl为模板,采用TaKaRa MutanBEST突变试剂盒进行定点突变,以PCR和测序分析进行鉴定。结果 分别用52F/52R和57F/57R为引物对进行PCR,均得到1个约3800 bp的DNA片段,自身连接后获得重组质粒。以SP6/T7P为引物对进行PCR,获得约900 bp的扩增产物。序列分析表明,2种克隆分别除其第52、57位密码变为TGT、GAA外,其余与野生型MBL cDNA完全相同。结论 构建成功CGT52TGT和GGA57GAA MBL基因突变体,为深入探索MBL基因突变引起调理吞噬缺损的机理和MBL分子的结构-功能关系提供了分子模型。
张丽芸陈政良王宏伟
关键词: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定点突变
广东地区汉族人MBL基因启动子区SNP的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研究广东汉族人群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 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方法抽提人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建立SSP-PCR及分子灯塔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MBL基因启动子区SNP位点-550(G/C,称H/L等位基因) 、-220(G/C,X/Y等位基因) 和+4(C/T,P/Q等位基因),分析其单倍型及基因型频率。结果从167人中检出等位基因型LYP/LYP 10例(5.9%)、HYP/LYQ 7例(4.2%)、LYP/LYQ 94例(56.3%)、LXP/LXP 6例(3.6%)、LYQ/LYQ 4例(2.4%)、LXP/LYQ 29例(17.4%)、HYP/LYP 3例(1.8%)、HYP/LXP 2例(1.2%)、HYP/HYP 12例(7.2%)。结论广东地区汉族人群MBL基因启动子区SNP等位基因型以LYP/LYQ和LXP/LYQ为主。
吕成伟陈政良刁志宏王方勇
关键词:汉族MBL基因启动子区SNP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从环七肽库筛选C1q结合短肽
抗补体治疗一直是补体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多种类型免疫细胞表面存在特异性的ClqR,分为对Clq CLR特异和对GR特异的两种,前者称为cClqR(ClqRp),后者则谓之gClqR。两者的cDNA序列均已发表,但其结...
李文君陈政良
关键词:噬菌体展示肽库结合肽
文献传递
CGT52TGT和GGA57GAA MBL突变体的构建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binding lectin,MBL)是C型凝集素超家族中胶凝素家族成员,可识别多种病原体的糖结构,并通过激活补体、调理吞噬而发挥抗感染免疫效应,被誉为“天然免疫系统中的关键分子”。已发现MB...
张丽芸陈政良王宏伟
关键词: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定点突变
文献传递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诱导人白血病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对白血病细胞系U937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MBL处理U937细胞后,应用CCK-8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及染色质,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real-timePCR和免疫印迹分析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 30~50μg/mlMBL培养72h,U937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出现不同程度核固缩、核碎裂;随MBL浓度升高或作用时间延长,凋亡细胞数逐渐增多;Fas、Caspase-3mRNA、Fas和FasL蛋白表达量升高,Caspase-3和多腺苷二磷酸多聚酶(PARP)蛋白被剪切激活或失活。结论 MBL可诱导白血病细胞U937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上调Fas表达、剪切Caspase-3和PAPR有关。
雷艳梅王燕张丽芸卢晓陈政良
关键词: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U937细胞凋亡FASCASPASE-3
C1q A链结构-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2
1997年
在概述人C1q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介绍一个奇特的生物学现象,即C1q分子的许多功能都限于其A链,就其结构基础,包括膜结合区、非免疫性激活物结合位点、关节炎调节表位、C1q受体结合部位等进行了讨论。
陈政良
关键词:C1QA链
重组人N端缺失MBL的原核表达及其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原核表达具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N端缺失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rhMBL△N)蛋白。方法应用PCR技术,从含中国人野生型MBL cDNA的质粒pGEM-MBL中扩增rhMBL△N基因片段,插入pET43.1a载体后,转化E.coliBL21(DE3)感受态菌诱导表达rhMBL△N蛋白。应用Ni2+-NTA琼脂糖柱纯化目的蛋白,以SDS-PAGE、Western blot和ELISA进行鉴定。结果从pGEM-MBL中扩增到长约620bp的DNA片段,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经BamHⅠ和EcoRⅠ酶切后出现约7270bp和620bp的片段,测序结果与预期的完全一致。表达的重组蛋白纯化后,经SDS-PAGE鉴定为Mr97000的蛋白。ELISA证实,纯化蛋白能与抗重组人MBL抗体结合,具备配体结合活性并能与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1、2的N端片段结合。结论获得了可表达rhMBL△N的菌株和具活性的rhMBL△N蛋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雷鸣左大明王明永张雅妮陈政良
关键词: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原核表达活性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