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振宇

作品数:180 被引量:1,662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5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4篇标准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8篇天文地球
  • 8篇电子电信
  • 6篇理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0篇矿物
  • 35篇成矿
  • 32篇矿床
  • 30篇锆石
  • 24篇变质
  • 21篇电子探针
  • 21篇榴辉岩
  • 21篇花岗岩
  • 21篇辉岩
  • 20篇岩体
  • 16篇地球化
  • 16篇地球化学
  • 16篇高压变质
  • 16篇超高压变质
  • 14篇地质
  • 14篇定年
  • 13篇金红石
  • 13篇矿物学
  • 11篇岩浆
  • 11篇伟晶岩

机构

  • 178篇中国地质科学...
  • 30篇中国地质大学...
  • 16篇北京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8篇长安大学
  • 7篇江西省地质矿...
  • 6篇国土资源
  • 5篇国家地质实验...
  • 4篇桂林理工大学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江西省地质调...
  • 4篇赣南地质调查...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华锡集团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80篇陈振宇
  • 55篇王登红
  • 27篇周剑雄
  • 27篇陈郑辉
  • 26篇赵正
  • 23篇李建康
  • 19篇侯可军
  • 16篇徐珏
  • 16篇王成辉
  • 16篇陈毓川
  • 15篇赵芝
  • 14篇余金杰
  • 11篇李晓峰
  • 11篇刘善宝
  • 11篇黄凡
  • 10篇曾令森
  • 9篇王平安
  • 7篇郭娜欣
  • 7篇郭春丽
  • 7篇孙艳

传媒

  • 27篇岩矿测试
  • 27篇岩石学报
  • 15篇矿床地质
  • 13篇大地构造与成...
  • 10篇地质学报
  • 8篇电子显微学报
  • 5篇地球学报
  • 5篇地质论评
  • 4篇科学通报
  • 4篇矿物学报
  • 3篇地学前缘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黄金科学技术
  • 2篇地质通报
  • 2篇地球科学与环...
  • 2篇地球科学
  • 2篇2008年全...
  • 2篇2006年全...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9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11篇2017
  • 6篇2016
  • 17篇2014
  • 6篇2013
  • 23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22篇2006
  • 5篇2005
  • 14篇2004
1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北曲阳县中佐伟晶岩脉中电气石的类型和成岩成矿环境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电气石在成岩、成矿作用中具有重要的示踪意义,利用电气石化学组成特征可有效指示其形成的成岩、成矿环境,也是一种有用的找矿标志。我国华南、西部等地区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找矿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华北地台区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尚未取得找矿突破,亟待开展系统而深入的地质找矿工作。河北曲阳县中佐伟晶岩脉中分布有大量的灰黑色自形电气石,适合开展系统的矿物学研究。本文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系统采集研究样品,结合镜下鉴定,采用粉晶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河北曲阳县中佐伟晶岩脉中电气石的化学成分进行测试,以查明电气石的类型及其成岩、成矿环境。粉晶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均显示中佐伟晶岩脉中电气石属镁电气石(但接近于铁电气石),而电气石化学成分Ca-Fe-Mg三角图解显示电气石成岩环境为贫Ca变质泥质岩、变质砂屑岩和石英-电气石岩。电气石化学成分常与围岩岩石类型存在明显关联,认为中佐伟晶岩脉中的镁电气石是在较高温度(700~600℃,早期结晶的伟晶岩)条件下,岩浆熔体与高温流体和围岩发生同化混染的过程中形成的,围岩中Mg、Fe等物质成分为电气石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来源。中佐伟晶岩脉中电气石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为我国地台区伟晶岩矿床的找矿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和找矿方向。
侯江龙王登红王成辉黄凡李建康陈振宇
关键词:电子探针伟晶岩脉
广西大厂锡矿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初探被引量:33
2010年
广西大厂锡矿位于江南古陆西南缘,桂西北海西-印支期被动陆缘裂谷盆地北部的断裂凹陷盆地中,是中国重要的、以锡为主的有色金属矿床。它主要由长坡-铜坑和高峰矿床、拉么矿床、大福楼矿床和亢马矿床等组成,其铟资源量约6000t。文章在对长坡-铜坑矿床、高峰矿床以及拉么矿床不同类型围岩(包括花岗岩质岩石)、矿石以及不同矿床类型中矿石矿物(硫化物和氧化物)中的In、Cu、Cd、Sn、Fe、Zn等微量元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矿床、不同矿物组合中硫化物的微量元素电子探针测试以及硫同位素分析结果,初步认为大厂锡矿岩浆源区是富铟的,在正常的沉积岩中不存在铟的初始富集;In主要赋存于闪锌矿中,与层状和块状的矿体关系密切。在成矿作用过程中,In的分布和富集对矿物组合和矿石类型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大厂铟矿的形成是富铟的岩浆源区重融产生含铟岩浆,在岩浆侵位冷却过程中,由岩浆结晶所产生的流体携带In、Cu、Fe、Zn、Sn等成矿元素从岩浆中出溶,形成含In的成矿流体。水-岩反应以及在大气降水来源流体的参与下,导致In、Cu、Fe、Zn、Sn等从成矿流体中沉淀、富集成矿。
李晓峰杨锋陈振宇卜国基王义天
关键词:地球化学成矿机制闪锌矿
紫色玉髓的颜色成因初探被引量:2
2016年
以紫色玉髓样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偏光显微镜、背散射电子图像、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图像、成分和光谱的分析,对比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紫色玉髓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3块紫色玉髓样品的紫色成因都可以用色心进行解释,只是色心的形成过程各有不同。样品中微量杂质元素和水的存在,对于颜色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孟丽娟王时麒陈振宇
关键词:色心微量元素
锂铍等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成矿规律与预测评价:前言
2023年
锂、铍、铌钽是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资源。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锂、铍等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成矿规律与预测评价”,本专辑收录19篇锂铍铌钽矿产资源领域的论文,主要涉及三方面的研究成果。(1)揭示出锂辉石、绿柱石等锂铍矿物的形成经历了岩浆和热液两阶段,其组成可以指示伟晶岩熔体的演化过程和成矿条件。(2)从典型矿床、重要矿集区和成矿带三个层次剖析了锂铍矿床的成矿规律,发现了硬岩型和粘土型、卤水型锂资源存在内-外生循环关系。(3)基于大岩基式“体中体”型花岗岩-伟晶岩成矿模型,建立了高植被覆盖区稀有金属伟晶岩找矿的方法组合,在幕阜山东南缘发现了黄柏山锂辉石矿床;厘定出包括工艺矿物学指标的锂铍铌钽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李建康李鹏陈振宇
关键词:矿物学花岗伟晶岩
一种矿物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物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待测矿物的主量成分信息、微量成分信息、光性特征、晶型特征、颜色特征和划痕特征,并计算所述主量成分信息、微量成分信息、光性特征、晶型特征、颜色特征和划痕特征各自对应的权重值从而...
袁璐璐王艿川宋世伟陈振宇黄牧霖任天翔李鹏李立鑫
文献传递
硬岩型锂-铍-铌-钽资源工艺矿物学评价指标体系被引量:1
2023年
锂-铍-铌-钽是重要的关键金属矿产资源,其矿石矿物“稀”、“伴”和“细”的特征决定了一些锂、铍、铌、钽矿床在开采利用上有较大难度,需要加强工艺矿物学研究。除了品位和储量,还要考虑矿石的可选性指标,才能对矿床工业价值进行准确评价。本文在基于锂铍铌钽矿床成矿规律及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工艺矿物学角度提出一套综合性评价锂-铍-铌-钽矿产资源的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包括矿床类型、矿石品位、主要工业矿物、主要矿物组成、主要目的组分的平衡配分、矿石结构构造,目的矿物工艺粒度、目的矿物嵌布特征、可综合利用矿物或伴生/共生组分、杂质元素/有害元素。通过矿床实例对不同类型锂-铍-铌-钽矿床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简要评述,影响伟晶岩型、花岗岩锂矿和铍矿价值的主要矿物学指标是“主要工业矿物”和“主要目的组分的平衡配分”及“目的矿物工艺粒度”,影响黏土型/沉积岩型锂矿价值的主要因素是锂的赋存状态,影响火山岩型铍矿价值的主要矿物学指标有“主要工业矿物”、“目的矿物的工艺粒度”和“目的矿物嵌布特征”,影响碱性岩型和矽卡岩型铍矿价值的主要矿物学因素是“主要工业矿物”、“主要目的组分的平衡配分”和“目的矿物嵌布特征”,影响伟晶岩型和花岗岩型铌钽矿的主要因素是“目的矿物工艺粒度”,影响碳酸岩型和碱性岩型铌钽矿的主要因素是“主要工业矿物”和“目的矿物工艺粒度”。应用矿物学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注意,对于不同类型的矿床,不同矿物学指标的权重有所不同,需要具体矿床具体分析。
陈振宇李建康周振华高永宝李鹏
关键词:矿床类型
东昆仑大格勒一带基性二辉麻粒岩的变质演化及地质意义
2023年
基性麻粒岩作为高温变质作用产物,其矿物组合能够较好地记录区域地壳热流的峰值范围,是揭示造山带演化历史的重要窗口。本文报道了在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大格勒地区金水口岩群副片麻岩中发现的基性二辉麻粒岩露头,它们呈块状-片麻状构造,斑状变晶-细粒变晶结构,主要矿物为斜长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黑云母和普通角闪石。斜方辉石与单斜辉石和高钙斜长石(An=74~81)的平衡结构以及斜方辉石中包裹残余普通角闪石和黑云母的结构表明这些岩石经历了较充分的麻粒岩相结晶作用。填隙状生长的普通角闪石和黑云母可能代表了冷却至固相线附近矿物-残余熔体发生反应的产物。根据二辉石温度计和相平衡模拟计算,获得在0.4~0.7GPa压力条件下的麻粒岩相变质温度为840~910℃。详细的变斑晶斜长石和钛铁矿包体研究表明,麻粒岩相变质之前可能存在一期低温高压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组合为斜黝帘石+金红石+榍石+普通角闪石±阳起石+黑云母+石英,相平衡模拟确定该阶段的温压条件为0.85~1.2GPa、500~640℃。斜黝帘石在减压阶段的早期转变为低钙斜长石(An=46-51),同时角闪石转变为单斜辉石,可能代表了低压角闪岩相阶段。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以及锆石包体分析,确定麻粒岩相变质年龄为411.4±2.9Ma(MSWD=1.05)。这些二辉麻粒岩是在金水口以外的东昆仑地区发现的首例晚古生代低压高温变基性岩,其与围岩片麻岩构成一个麻粒岩地体。它们反映了泥盆纪早期东昆仑造山带的异常高温事件,与后碰撞伸展阶段软流圈地幔上涌带来的区域高温热流有关。本研究对解析东昆仑造山带高级变质地体的精细结构以及古特提斯洋形成过程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李佳斌吕增陈振宇刘小辉
关键词:P-T轨迹锆石U-PB定年东昆仑造山带
赣西北狮子岭花岗岩型锂-钽矿床的矿物学特征及成矿机制被引量:2
2023年
赣西北狮子岭岩体是九岭地区新发现的一个花岗岩型锂、钽矿化岩体,前人对其矿物学特征以及锂、钽成矿机制的认识较为薄弱。本文在详细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EPMA)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对狮子岭岩体中云母族矿物和稀有金属矿物(铌钽锰矿、钽铌锰矿、细晶石、含铌钽锡石和磷锂铝石)的产状、结构、化学成分以及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二云母花岗岩、锂(白)云母碱长花岗岩、黄玉锂云母碱长花岗岩到似伟晶岩,云母的种类发生变化,云母中K/Rb、K/Cs比值逐渐降低,Li、Rb、Cs、F含量逐渐升高,部分云母发育成分环带;铌钽矿物具有较高的Ta/(Ta+Nb)、Mn/(Fe+Mn)值,发育岩浆成因的成分环带;含铌钽锡石具有较高的Nb_(2)O_(5)+Ta_(2)O_(5)含量;在锂(白)云母碱长花岗岩、黄玉锂云母碱长花岗岩和似伟晶岩中,细晶石和磷锂铝石常与钠长石及锂云母等矿物共生。据此认为,狮子岭岩体中的云母族矿物存在两种演化序列,即铁叶云母→黑鳞云母→铁锂云母→锂云母和白云母→锂白云母(铁锂云母)→锂云母,二者均向着富Li的方向演化,且均为岩浆结晶分异的结果;云母族矿物与稀有金属矿物的类型、成分以及结构特征均表明狮子岭岩体具有高度演化特征;岩浆体系中Li、F、P等组分的富集有利于狮子岭岩体中稀有金属矿物的结晶;狮子岭岩体Li、Ta矿化主要由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所控制。
刘泽陈振宇王成辉
关键词:江南造山带矿物学
北大别罗田榴辉岩的减压出溶结构与超高压变质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岩石学研究表明北大别罗田榴辉岩经过了榴辉岩相、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变质作用,表现出多种减压出溶结构。特征性的减压出溶结构有单斜辉石和石榴石中分别发育石英+角闪石+斜长石等与金红石+单斜辉石+角闪石等针状矿物出溶体,以及锆石中含有柯石英残晶。这些进一步证明北大别南部(罗田一带)同北部(如黄尾河、百丈岩等地)榴辉岩一样经过了〉5~7GPa的超高压变质作用。
刘贻灿古晓锋陈振宇
关键词:榴辉岩柯石英超高压变质作用北大别杂岩
榴辉岩矿物中金红石包体的Zr含量温度及其意义
运用合理的地质温压计计算榴辉岩各期次的温压条件是确定超高压变质带p-t演化历史和解释板块俯冲-碰撞构造演化历史的前提,本文通过对苏鲁几个榴辉岩锆石中包体金红石的电子探针微量元素分析,探讨了包体金红石Zr含量温度计的适用性...
陈振宇孟丽娟
关键词:榴辉岩地质温压计温压条件电子探针超高压变质带
文献传递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