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秩序
  • 2篇市场经济
  • 2篇市场经济新秩...
  • 2篇收入差距
  • 2篇收入分配
  • 2篇体制转轨
  • 2篇统筹
  • 2篇统筹城乡
  • 2篇统筹城乡发展
  • 2篇经济新秩序
  • 2篇公平
  • 2篇城乡
  • 2篇城乡发展
  • 1篇倒U假说
  • 1篇导师
  • 1篇导师组
  • 1篇农民
  • 1篇企业
  • 1篇企业可持续发...
  • 1篇西部大

机构

  • 12篇西南财经大学

作者

  • 12篇陈志舟
  • 4篇李萍
  • 2篇丁任重
  • 2篇顾文军
  • 1篇李秋红
  • 1篇刘恒
  • 1篇李华
  • 1篇杨继瑞

传媒

  • 2篇经济学家
  • 1篇当代经济研究
  • 1篇宏观经济研究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天府新论
  • 1篇四川经济研究
  • 1篇学术评论
  • 1篇全国高校社会...
  • 1篇全国高校社会...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制转轨、秩序转换与市场经济新秩序
2003年
经济体制转轨必然带来经济秩序的转换。我国在体制转轨中存在的体制漏洞和制度缺陷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三次较大范围经济秩序混乱的最直接原因。但当前的市场经济秩序混乱问题与前两次有所不同 ,它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确立并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
陈志舟
关键词:体制转轨市场经济新秩序
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
一、效率与公平: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重大权衡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发展"居首要位置。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陈志舟
文献传递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的演变与解析被引量:10
2003年
丁任重陈志舟顾文军
关键词:居民收入差距农民基尼系数
论西部经济增长中的制度障碍
2002年
陈志舟
关键词:经济增长西部大开发
体制转轨、秩序转换与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一、经济体制转轨与经济秩序转换中国正在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经济体制的转轨必然带来经济秩序的转换,相应地,中国的经济生活也正在从"计划经济秩序"向"市场经济秩序"转换。
陈志舟
文献传递
转型期分配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2003年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收入分配关系和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给传统按劳分配理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伴随着体制改革和分配实践的发展 ,我们对转型期分配关系的理论认识也在不断地取得突破和进展 ,转型期的分配理论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对传统按劳分配理论面临的现实困境作一些探讨 ,并对改革以来我国分配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过程作一个梳理是十分必要的。
陈志舟
关键词:收入分配按劳分配非公有制经济
对转型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经验分析
2001年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利用制度分析方法,对转型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作了经验性分析。本文沿着城市和农村两条线索,重点考察了转型期收入分配制度中分配主体、分配原则、分配形式等方面所发生的制度调整、交易和创新,并对这种制度变迁作了简短的评论。
李萍陈志舟
关键词:经济转型
“倒U假说”与我国转型期收入差距被引量:48
2003年
转型期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是否存在着类似于库兹涅茨“倒U假说”的演变趋势呢?本文分析得出的基本判断是:收入差距呈现总体扩大趋势,还看不到类似于“倒U假说”的演变趋势。本文对影响转型期收入差距的因素作了分类分析,通过对体制、发展、政策和开放四个方面影响因素的考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演变的原因和机制提供了一个解释框架。
丁任重陈志舟顾文军
关键词:收入差距户籍制度
论转型期收入分配制度演变的路径与影响
一、转型期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路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领域发生了很多明显而深刻的变化,其中最核心或者说最突出的变化是"分配规则"、"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和变迁。所谓收入分配制度(本文简称分配制度),是指参与分...
陈志舟
文献传递
导师组制是经济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被引量:3
2007年
学生培养导师小组制,把促进学生的科研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才能的重要突破口,围绕“读书活动”、“课题研究”、“社会实践”三大主题,积极营造科研氛围,强化科研文化的熏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增强他们对课题研究的认识和把握,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有效的科研方法,重在培养学生重视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杨继瑞李萍刘恒陈志舟李秋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