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太浩

作品数:31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4篇地质
  • 7篇近岸
  • 7篇海洋地质
  • 6篇地质灾害
  • 6篇海底
  • 6篇沉积物
  • 5篇珠江口
  • 5篇珠江三角
  • 5篇珠江三角洲
  • 5篇近岸海域
  • 5篇海洋地质灾害
  • 5篇海域
  • 5篇表层沉积物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3篇地质环境
  • 3篇遥感
  • 3篇灾害类型
  • 3篇水下
  • 3篇工程地质

机构

  • 27篇广州海洋地质...
  • 5篇国土资源部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31篇陈太浩
  • 16篇马胜中
  • 14篇梁开
  • 13篇夏真
  • 11篇石要红
  • 11篇黄向青
  • 10篇林进清
  • 8篇张顺枝
  • 8篇潘毅
  • 8篇郑志昌
  • 6篇曾宁烽
  • 5篇甘华阳
  • 3篇霍振海
  • 2篇万荣胜
  • 2篇李学杰
  • 2篇陈炎标
  • 1篇张锡林
  • 1篇李绍荣
  • 1篇赵庆献
  • 1篇冯志强

传媒

  • 5篇南海地质研究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广西科学院学...
  • 2篇海洋技术
  • 2篇地质学刊
  • 1篇广东地质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地质通报
  • 1篇海南热带海洋...
  • 1篇2006年粤...
  • 1篇海洋地质、矿...
  • 1篇第六届广东海...
  • 1篇2013年全...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井场调查中常见的海洋灾害地质被引量:5
2008年
南海北部准被动大陆边缘自第四纪以来具有较强的新构造运动,由此形成的各类潜在地质灾害对于迅速发展的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南海北部承担了大量的井场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北部灾害地质因素类型很多,危险性较大或分布较广的是活动断层、地震、滑坡、沙波、浅层气和埋藏古河道,它们的发育受区域地质环境控制。南海新构造运动东部强于西部,北部强于南部,东北部最强。在水深50~130m左右,深部构造较稳定,具有活动能力的破坏性地质灾害类型较少,限制性地质条件如埋藏古河道广泛分布,侵蚀沟、浅槽和凹凸地等十分发育,是南海北部相对稳定的区域。在水深大于130m,是陆架转向陆坡的过渡带,各种具有活动能力的地质灾害类型,如断层带、大型滑坡带、陡坎、底辟及沙波等普遍存在,地震活动多,地形复杂,是南海北部不稳定区域。
马胜中陈太浩
关键词:海洋地质灾害南海北部井场调查
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在浅海井场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加强,浅海及海岸工程建设日益增多。在施工前,为确保工程安全,前期地质调查至关重要。地球物理探测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探测技术,在海洋工程地质和海洋灾害地质调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浅海油气钻井的需要,在钻井平台就位前,应用测深仪、旁侧声纳仪、浅层剖面仪,单道地震仪4种物探设备,对井场进行了地球物理详查。调查范围为预设井位周围1km^2的海域,共布设了24条地球物理调查测线,对井场的水深、海底地形、海底障碍物、层序结构等基础地质状况进行了探测和收集。调查结果表明:埋藏古河道、凹凸地和沙波等灾害地质因素在本区均有分布,这些地质因素将会导致地层沉积的不均匀性,对未来海上钻井工程的作业有着潜在的影响,在工程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崔振昂郑志昌林进清马胜中石要红陈太浩
关键词:地球物理探测地质调查
珠江口伶仃洋海底工程地质环境特征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分别于2003-2004年、2012年在珠江口伶仃洋开展了"1∶10万珠江三角洲近岸海洋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和"1∶5万伶仃洋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取得了大量的...
石要红杨江平马胜中陈太浩
粤港澳跨海大桥海域工程地质特征被引量:3
2006年
根据地球物理探测、海底取样、钻探及现场测试等实测资料详细分析,发现粤港澳跨海大桥海域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以及复杂的海洋工程地质特征。海底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存在含浅层气区、活动性断层、沙波、地震活动、不规则基岩、埋藏古河道、冲刷槽沟和水下浅滩等潜在灾害地质因素,尤其粤港澳跨海大桥是特大型建筑,它经过的海域分布着多种潜在的地质灾害,应引起重视。
马胜中陈炎标陈太浩
关键词:工程地质灾害地质因素
Landsat ETM影像的近海水深反演方法及其在北部湾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近岸极浅水区的水深复杂多变,因受调查条件所限,往往成为测量的盲区。本文利用Landsat ETM多光谱影像,结合实测数据,探讨其对近岸水深反演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对北部湾海域,ETM2是适合水深反演的最佳波段,水深Z与光谱辐射值L_2及深水辐射值L_(S2)之间存在以下关系:Z=-17.19 ln(L_2-L_(S2))+56.40。从反演效果来看,总体上能反映水深的变化趋势,同时一些小的地形变化,如潮沟等也能得到较好的体现。因此对近岸较清澈的海域,遥感影像的水深反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实测的不足。
李学杰万荣胜黄向青陈太浩
关键词:遥感测深
广西北海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分布及来源分析被引量:18
2010年
重金属是海洋沉积物中一类主要的污染物,其累积和释放能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本研究针对2007年在广西北海近岸海域获得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数据首先分析了它们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然后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最后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推断了各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广西北海近岸海域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与前人研究相比总体变化不大,仅有Cr和As两种元素在部分区域超过沉积物标准第二类和第一类指标值。Pb、Zn和Hg之间相关性显著。大部分重金属含量在研究区的西北部和东边中部偏高,明显受到了陆缘输入和北部河流入海效应的影响。研究区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总体上较低,为低潜在生态危害等级。有机物贡献及沉积物对海水中重金属的吸附是Zn、Pb、Cd、As和Hg元素在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主要来源,Cu和Cr可能更多来源于本地沉积物自身。
甘华阳郑志昌梁开陈太浩
关键词:重金属海洋沉积物
珠江三角洲近岸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内伶仃岛以北水域成果报告
夏真林进清郑志昌马胜中石要红黄向青梁开陈太浩曾宁烽霍振海崔兆国张顺枝潘毅
通过包括遥感、水文与水化学、综合物探、地质取样及钻探等方法,对珠江口内伶仃岛以北水域进行了从空中、水体到海底以下100m的综合调查。通过对各种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珠江口内伶仃洋的特点,为今后的沿海海洋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提...
关键词:
关键词:地质灾害
珠江口近岸海洋地质灾害类型被引量:11
2006年
根据大量地质-地球物理实测资料,分析了珠江口近岸海底地质灾害因素,特别是浅层气、断层、沙波、浅埋基岩、埋藏古河道、陡坎、槽沟等与海洋工程关系密切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及危害性,为海洋开发与海底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马胜中陈太浩
关键词:海底海洋地质灾害
海洋地质调查基础数据库模式构建方法被引量:4
2009年
介绍了在ArcGIS平台上构建海洋地质调查基础数据库模式的方法。借助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工具,实现海洋地质调查基础数据库设计与数据库模式对象自动生成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数据库结构框架的搭建和数据库系统维护效率。
李绍荣张锡林陈道华郭丽华陈太浩
关键词:海洋地质数据库模式ARCGIS
广西北海近海工程地质特征及特殊问题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研究区物探处理解释资料及海底表层、钻探地质取样等综合地质调查资料,分析广西北海近海区域工程地质主要特征,并针对土层稳定性、砂土液化及地层承载力问题进行探讨。结果揭示:该区海洋工程地质环境复杂、多样;近岸海底地形起伏较大,坡降可达28‰;地貌类型主要包括潮间浅滩、水下三角洲、水下岸坡、古滨海平原、海底平原;地质灾害因素包括断层、地震、沙波、浅层气、浅埋基岩、埋藏古河道、槽沟、水下浅滩及凸地等;海底有9种土质类型,其中淤泥、粉砂混淤泥、中砂、粗砂分布较为广泛,区域垂向土层可整体划分为4个工程地质层。通过评价后得出研究区黏性土整体稳定性较好,而砂性土在极限波浪作用或强震作用下可能发生大面积液化现象。结合近海一般用桩情况,计算出第二、四工程地质层的承载力值相对较大,可作为区域类似插桩较好的持力层,40 m以内半径0.7 m单桩的极限承载力达26 822 kN。
杨江平石要红曾宁烽马胜中陈太浩
关键词:工程地质特征稳定性砂土液化承载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