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夏临

作品数:1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宁德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文学
  • 4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美家
  • 3篇文化
  • 2篇中国梦
  • 2篇诗选
  • 2篇唯美
  • 2篇唯美主义
  • 2篇马驹
  • 1篇导体
  • 1篇新诗
  • 1篇修习
  • 1篇言说
  • 1篇杨宪益
  • 1篇译本
  • 1篇译介
  • 1篇译介学
  • 1篇译者
  • 1篇英译
  • 1篇英译本
  • 1篇优秀传统文化
  • 1篇游记

机构

  • 7篇宁德师范学院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陈夏临

传媒

  • 5篇宁德师范学院...
  • 1篇福建史志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韵重拾:林庚新诗的唯美编译
2023年
林庚对中国古典诗歌采取传承与创新并举的态度,在新诗格律、语法与语言上积极探索,形成具有独特中国古韵的中国新诗。哈罗德·阿克顿在《中国现代诗选》中对林庚新诗创作理论与新诗作品的甄选,注重技法纯粹性、诗语古典性、诗风历史性。在诗歌翻译层面,阿克顿以“以诗译诗”的唯美主义译介笔法,忠实地还原了林庚白话诗的“中国诗味”。阿克顿在新诗编译上的独辟蹊径,是对西方世界唯美“中国梦”的投射,也暗合林庚新诗创作的审美理念。
陈夏临
关键词:唯美主义中国文化传统
《哈罗德·阿克顿牡丹与马驹》中的“爱美家”情结
2015年
英国汉学家哈罗德·阿克顿爵士(Sir Harold Mario Mitchell Acton CBE)的《牡丹与马驹》(Peonies and Ponies)以跨文化的视角,将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异质文化为隐性标杆,名为仰慕中国,实以异质文化为他者之镜,探析两种文明邂逅下的文化碰撞与交融,以汲其成果为异质文化所用。这种拾取的目光,是既诞于自体文化模子,又衍生于相宜环境中的"爱美家"的文化追索。
陈夏临
命运共同体教育理论视野下的宁德畲族教育史
2024年
畲族是福建省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畲族教育作为宁德畲族文化传承的历史性工程,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先进思想。畲族教育史凝聚畲族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借鉴国内外民族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以地方民族院校为基地的课程建设体系。新中国成立前后,宁德畲族教育历经了从无到有、从简到丰的发展进程。现今,宁德畲族教育的学科平台设置,主要集中在以政治理论逻辑思维引领宁德畲族教育的发展层面,和以畲汉共赢双向思维推进宁德畲族教育的实施层面。以史为鉴,为了实现民族教育的理论高度与实践效能的提升,地方将依托思政教育与重拾历史记忆两点,展开宁德畲族教育课程建设,为当代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教育史书写地域篇章。
陈夏临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畲族教育史
“爱美家”的“中国梦”
哈罗德·阿克顿是二十世纪初活跃在中英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在中国生活了八年,此间结交了大量中国文化人士,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与深刻的造诣。关于他的回忆录《一个爱美家的回忆》的研究,国内专题研究涉及得并不多,本文...
陈夏临
文献传递
审美“东方式”在Peonies and Ponies中的运用略观
2015年
哈罗德·阿克顿爵士在抗日战争前来华,国内评论界对他的Peonies and Ponies(《牡丹与马驹》)关注鲜少,且多从其特殊时代寓意与文化救赎观着手分析。在Peonies and Ponies的行文背后,隐藏着一种审美"东方式"写作模子,带着来自异域的"他者"眼光,将西方价值观哺育而成的观照系渗入对中国风物的摹写中。将以文本细读方式对审美"东方式"的运用、及阿克顿对它的个性化表现形式进行阐析,并探析该写作模子与现实断层背后所荫蔽的文化思想成因。
陈夏临
关键词:PONIES
唯美主义与中国儒学之互鉴:哈罗德·阿克顿的“君子”修习之旅
2024年
20世纪30年代,热爱中华文化的唯美主义者哈罗德·阿克顿从西方世界对儒家学说与礼仪的认知出发,并基于中西文化融通互鉴的人文理想,以纪实笔法,忠实记录了他的中国儒家文化印象。作为牛津精英学者与贵族绅士,“爱美家”阿克顿对精神境界具唯美主义类同性的中国君子群体饱含敬慕,力求以唯美主义风格,对中国君子风范进行异质文化表意重构。阿克顿在其小说《牡丹与马驹》与传记《一个爱美家的回忆》等记载中国之行的著述里,投射了中西文化交融与互鉴背景下,试图融入“他者”文化语境中的西方绅士形象,包含了阿克顿对现实中儒家礼仪践行的批判与反思。阿克顿亲身践行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中,一段绅士蜕变为儒家君子的故事,为传播唯美积极的中国形象作出了示范。
陈夏临
关键词:唯美主义中国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哈罗德·阿克顿与L.C.阿灵顿之他者戏剧审美言说在Famous Chinese Plays中的体现
2017年
Famous Chinese Plays是英国汉学家哈罗德·阿克顿与美国戏剧学家L.C.阿灵顿于20世纪30年代合作翻译编撰的中国京剧经典曲目汇集。这部译作不仅融汇了两位译者作为汉学家对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形式——京剧的关注,也倾注了两人对中国戏剧文化的个性化审美体认。这种基于西方文化而又寻求突破传统的异质审美取向的审美模子,在译介中撷取中国传统戏剧文化养分的同时,也不自觉地融入了西方文化浓厚的受体因子的评介体系,既旨在向西方介绍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也兼顾了西方文化体系对中国传统审美理念的个性化维度思考。
陈夏临
关键词:FAMOUSCHINESEPLAYS
殖民主义创作期待视野之契合与落差在东方游记《菊子夫人》中的体现
2018年
在殖民主义写作场域下,东方形象常常出现"被女性化"的尴尬局面,更受西方读者接受的东方男性形象往往以阴柔见长,而东方女性形象中可贵的刚劲只体现在对西方无条件的膜拜,故凄美忠贞的"蝴蝶夫人"深植西方人心。通过皮埃尔·洛蒂的《菊子夫人》对既有"蝴蝶夫人"形象进行影响研究溯源的同时,发掘殖民主义创作立场下东方形象性格、性别、体格的弱化,及与现实主义风格下东方形象的真实性的差异,探究殖民主义创作期待视野下东方形象被弱化性别、淡化情感等文学创作现象的深层原因。
陈夏临
跨文化交流语境中的译者哈罗德·阿克顿研究
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命运共同体的中外学人,借助文化互鉴寻找和平方案的需求皆迫在眉睫。此际,中华文明唯美、平和、旷达的境界,成为20世纪初海外汉学家探索和平与智慧的宝库。崇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汉学家哈罗德·阿克顿爵士(...
陈夏临
关键词:精神家园
异语语境下的翻译策略在比较文学译介学中的运用——以《红楼梦》前80回杨宪益与大卫·霍克思英译本为例
2016年
文学翻译是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中的译介学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良性的大规模文学翻译运动是文化兴盛的前提。译介学中的文学经典翻译研究,不但需要借助扎实的学术史料及版本学研究来厘清翻译思路、开拓异语语境学术眼界,而且必须重视审美体认和文艺学理论的结合,在审美上尊重放送者与接受者双方文化中的民族精神,从不同民族的审美理念出发,对文本翻译中的偏差作出详细分析。在翻译策略研究上,以杨宪益与戴乃迭夫妇和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思对《红楼梦》前80回英译为例,将两位翻译家的生平、译介理念与译本对照特点研究译介学如何从文本中"走出";再以细节对照个案研究译介学对"走进"文本的要求。
陈夏临
关键词:翻译策略译介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