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光

作品数:572 被引量:1,886H指数:20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2篇期刊文章
  • 132篇专利
  • 49篇会议论文
  • 17篇学位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9篇医药卫生
  • 105篇农业科学
  • 74篇轻工技术与工...
  • 69篇生物学
  • 27篇化学工程
  • 16篇文化科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机械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77篇甲状腺
  • 63篇秸秆
  • 47篇腺癌
  • 41篇手术
  • 35篇甲状腺癌
  • 32篇降解
  • 28篇肿瘤
  • 25篇外科
  • 25篇菌剂
  • 24篇玉米秸
  • 24篇玉米秸秆
  • 23篇甲状旁腺
  • 22篇淋巴
  • 22篇复合菌
  • 21篇基因
  • 20篇术后
  • 19篇蛋白
  • 19篇复合菌剂
  • 18篇饲料
  • 18篇纤维素

机构

  • 359篇吉林农业大学
  • 149篇吉林大学第一...
  • 57篇吉林大学
  • 17篇吉林大学白求...
  • 8篇长春职业技术...
  • 7篇国家粮食局科...
  • 7篇教育部
  • 6篇吉林省农业科...
  • 6篇长春医学高等...
  • 5篇白城师范学院
  • 5篇东北师范大学
  • 5篇吉林中粮生化...
  • 4篇常熟理工学院
  • 4篇吉林大学中日...
  • 4篇廊坊师范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长春市中心医...
  • 3篇吉林省产品质...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566篇陈光
  • 136篇孙旸
  • 110篇王刚
  • 81篇陈欢
  • 61篇张斯童
  • 41篇孙春玉
  • 41篇王培松
  • 31篇苏玉春
  • 29篇王贵民
  • 26篇薛帅
  • 24篇刘嘉
  • 24篇孟宪瑛
  • 23篇张建峰
  • 19篇孟伟
  • 19篇汪树生
  • 18篇谭毓铨
  • 17篇王广义
  • 17篇李艳丽
  • 14篇赵文光
  • 13篇苏畅

传媒

  • 68篇吉林农业大学...
  • 22篇中华内分泌外...
  • 15篇中华普通外科...
  • 11篇食品科学
  • 10篇吉林大学学报...
  • 9篇中国实用外科...
  • 8篇安徽农业科学
  • 7篇中国实验诊断...
  • 7篇中国老年学杂...
  • 7篇核农学报
  • 6篇食品工业科技
  • 6篇吉林农业(下...
  • 6篇2014 C...
  • 5篇吉林医学
  • 5篇吉林农业科学
  • 5篇临床外科杂志
  • 4篇黑龙江畜牧兽...
  • 4篇中国酿造
  • 4篇粮食与饲料工...
  • 4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18篇2023
  • 21篇2022
  • 22篇2021
  • 34篇2020
  • 31篇2019
  • 41篇2018
  • 33篇2017
  • 42篇2016
  • 16篇2015
  • 30篇2014
  • 26篇2013
  • 31篇2012
  • 34篇2011
  • 42篇2010
  • 33篇2009
  • 14篇2008
  • 14篇2007
  • 10篇2006
  • 13篇2005
  • 6篇2004
5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菌剂,该菌剂活性成分包括产β‑葡萄糖苷酶的黑曲霉突变株,保藏编号是CCTCC NO:M 2018150,其可产β‑葡萄糖苷酶酶活性约为140.023IU/mL。本发明所提供的微生物菌...
陈光赵文萱孙旸王刚陈欢
文献传递
弥漫性甲状腺癌的超声及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弥漫性甲状腺癌的超声及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弥漫性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超声图像资料。结果:(1)8例中7例表现为甲状腺回声普遍增高、增粗、不均,微小钙化散在分布,腺体内未见明确局灶性病变,未见正常的甲状腺组织回声,1例仅单侧及峡部为上述改变。(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有病例均表现为甲状腺血流信号增多。(3)8例中7例伴有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的淋巴结内部见微小钙化灶,1例伴液化回声。(4)8例患者中7例(包括1例肝脏及肺脏转移)行双侧甲状腺全切及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双侧全切单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均行131I治疗及内分泌抑制疗法。结论:弥漫性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超声对弥漫性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弥漫性甲状腺癌应尽早手术,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及内分泌抑制疗法,以延长患者生存期。
王培松金美善陈光刘嘉李晨姚郑昌林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病理超声特征
超声预处理对酶促拆分布洛芬反应的影响
2016年
通过考察超声预处理的超声功率、温度和时间,以及水活度和pH值等反应条件对酶促拆分布洛芬反应的影响,筛选得到超声预处理对酶促拆分布洛芬的最适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超声预处理作用可大幅度提高酶的催化性能.
安佰义郑璐吴卓夫王磊王智陈光
关键词:超声预处理布洛芬酶活力
玉米大豆间作对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及其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9
2021年
为明确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及其产量的影响,利用2017—2018年2年的田间小区试验及2019年的大田试验,在作物生长期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东方黏虫Mythimna seperata和玉米大斑病等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并于收获期对间作作物产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与单作玉米相比,以被害株率、百株蛀孔数和百株活虫数为指标,玉米大豆间作对1代亚洲玉米螟种群数量和为害程度无显著影响,但能够显著降低2代亚洲玉米螟虫口数量和为害程度;且玉米大豆间作对东方黏虫为害株率和百株活虫数以及玉米大斑病的病情指数均无显著影响。与单作玉米相比,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玉米百粒重虽然降低,但玉米单位面积产量能够提高9.95%以上。表明玉米大豆间作能够显著降低2代亚洲玉米螟为害,并提高单位面积玉米产量。
常玉明张正坤赵宇刘宝权李启云李启云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亚洲玉米螟玉米大斑病
大豆肽的研制与应用
陈光宋慧孙旸丛建民李艳丽王继红王莘王刚张建峰胡可心董浩王健吴桂树
一、任务来源: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  课题名称:大豆肽的研制与应用,合同编号20020211。  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1.本成果主要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等领域。  2.技术原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均...
关键词:
关键词:大豆肽水解大豆蛋白
生物秸秆法改良温室土壤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以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15年棚龄的温室大棚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植株外观形态及温室土壤的pH、电导率、硝态氮等养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温室土壤相比,6种不同施肥处理均能促进植株生长,其中处理3的植株鲜重、叶片数、株高、茎粗分别比对照增加252.85%,28.20%,67.22%,29.54%,效果最好。6种不同施肥处理均能改善温室土壤理化性质,其中pH、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处理2、处理3下的土壤电导率、硝态氮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且处理3下的硝态氮含量比对照减少27.38%。总体来看,6种施肥处理对温室土壤改良的效果依次为处理3>处理2>处理7>处理6>处理5>处理4>处理1(ck)。研究结果表明,自制有机肥与微生物菌剂共同作用可以显著改善温室土壤理化性质及植株形态,提高土壤质量。
张建峰苗天瑶朱学军陈光
关键词:温室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改良施肥处理秸秆
慢性肾脏病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
2016年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对于一些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成为其最佳选择。文章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就其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及手术方式做一综述。
薛帅张丽刘嘉王培松陈光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继发性外科手术
一种低温产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蜡样芽孢杆菌
一种低温下产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蜡样芽孢杆菌,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分类名为蜡样芽孢杆菌(<I>Bacillus </I><I>cereus</I>)TK‑2,...
张斯童沈丽君包昌杰陈欢王刚孙旸陈光
文献传递
棉花精氨琥珀酸合成酶基因GhASS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克隆棉花精氨琥珀酸合成酶基因Gh ASS1的c DNA序列,并利用原核表达系统高效表达融合蛋白,检测融合蛋白的精氨琥珀酸合成酶活性及其表达对工程菌生长、耐盐能力及与游离L-瓜氨酸(L-Cit)和L-精氨酸(L-Arg)含量的影响,为解析该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拟南芥推断的精氨琥珀酸合成酶c DNA序列作为探针,利用电子克隆和RT-PCR技术,从棉花幼叶中获得c DNA片段,T/A克隆测序后得其序列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DNA结构、蛋白质结构、功能域和同源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q RT-PCR检测其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将Gh ASS1的开放阅读框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 Cold-TF上,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 Cold-Gh ASS1,转化到大肠杆菌Rosetta(DE3)plys S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法测定表达产物分子量,焦磷酸荧光法测定酶活性和比活力,HPLC法测定工程菌中L-Cit和L-Arg的含量,对比不同温度和不同Na Cl浓度下工程菌与对照菌的生长速度及其体内L-Cit、L-Arg含量及L-Arg/L-Cit。【结果】棉花Gh ASS1存在于D基因组的第1染色体上,由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构成,其c DNA全长序列共1 584 bp,其中5′非翻译区22 bp,开放阅读框1 485 bp,3′端非翻译区77 bp,编码产物由494个氨基酸组成,推断分子量为54 k D,等电点6.74;序列比对分析表明Gh ASS1与大肠杆菌、酵母和拟南芥中同源蛋白序列一致性分别为21.81%、41.1%和78.5%,且具有典型的精氨琥珀酸合成酶结构模序;系统进化分析显示Gh ASS1与番茄、马铃薯和烟草中同源蛋白亲缘关系最近,而与云杉、卷柏中同源蛋白亲缘关系最远;盐胁迫可上调叶片中Gh ASS1的表达,1 d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推测Gh ASS1参与棉花对盐胁迫的早期响应。表达载体p Cold-Gh ASS1在工程菌中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108 k D,与预期相符,在体外具有精氨琥珀酸合成酶活性;与
王慧飞孙艳香冯雪张一名杨江涛马梅芳陈光
关键词:棉花REAL-TIMEPCR
Stat3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探讨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检测42例甲状腺癌组织及25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中Stat3的表达情况。结果: Stat3在42例甲状腺癌组织...
王贵民唐小飞陈光关强栾广东赵雪俭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癌旁组织淋巴转移
共5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