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东晓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树突
  • 5篇树突状
  • 5篇树突状细胞
  • 2篇体外
  • 2篇脐血CD34...
  • 2篇狼疮
  • 2篇基因
  • 1篇蛋白
  • 1篇血液
  • 1篇阳离子脂质体
  • 1篇抑制细胞
  • 1篇疫苗
  • 1篇诱导分化
  • 1篇源性
  • 1篇增殖
  • 1篇脂质体
  • 1篇人脐
  • 1篇人脐血
  • 1篇人脐血CD3...

机构

  • 8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8篇陈东晓
  • 4篇朱远丰
  • 2篇陈慎仁
  • 1篇谢伟基
  • 1篇张锦堃
  • 1篇肖再雄
  • 1篇翁文娟
  • 1篇洪楷
  • 1篇陈式仪
  • 1篇魏锡云
  • 1篇张丽玲
  • 1篇吴林
  • 1篇张夏兰
  • 1篇李军
  • 1篇耿义群
  • 1篇任会均
  • 1篇倪伟峰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狼疮性肾炎患者检测血、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测定狼疮性肾炎(LN)患者和健康成年人的血、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同时合并有不同程度肾损害而确诊合并LN患者35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成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分别测定血、尿NGAL的水平.另依据SLEDAI-2K的肾病活动指数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肾病活动组(25例)与非肾病活动组(10例),并比较血、尿NGAL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尿NGAL水平为(78.94±81.97)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50±18.0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肾病活动组尿NGAL水平为(92.90±94.88)μg/L,明显高于非肾病活动组的(48.20±24.7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两组血NGA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患者尿NGAL可作为肾病活动性的指标,其升高原因可能与肾小管病变有关.
谢伟基张夏兰张丽玲洪楷肖再雄陈东晓耿义群
关键词:狼疮肾炎血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腹膜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部腹膜透析随访患者126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采集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腹膜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影响因素。结果:皮肤瘙痒累及全身各个部位,常见的受累部位为背部、腹部、头部、四肢,分别占69.84%、46.03%、43.65%、42.86%,对称性皮肤瘙痒占84.92%,泛发性皮肤瘙痒(累及全身皮肤≥50%)占25.40%。皮肤瘙痒持续时间(t)<1个月、1个月≤t<6个月、6个月≤t<1年、t≥1年分别占7.14%、42.86%、10.32%、39.68%。126例腹膜透析患者中皮肤瘙痒发生率为61.11%(77/12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膜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年龄、糖尿病、腹膜透析时间、皮肤干燥、城市居民、睡眠质量、家务劳动、合并不良情绪及血磷、钙磷乘积及血清PTH水平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糖尿病、腹膜透析时间和血清PTH水平是腹膜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腹膜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主要受年龄、腹膜透析时间及血清PTH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
翁文娟陈东晓
关键词:腹膜透析皮肤瘙痒
髓源性抑制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初探
2015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不同分型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性。方法: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将SLE患者(34例)分为活动和稳定期组,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与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粒细胞亚群及单核细胞亚群MDSCs表达比例的异同。结果:SLE组外周血单核样MDSCs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活动期组外周血单核样MDSCs比例明显高于稳定期组(P<0.05);但粒细胞样MDSCs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核样MDSCs比例与SLEDAI评分正相关(r=0.699,P<0.01),而粒细胞样MDSCs比例与SLEDAI评分无相关性。结论:SLE患者外周血单核样MDSCs明显升高且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提示MDSCs在SLE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李东仕陈式仪倪伟峰陈东晓郑若婷林素绢陈慎仁
关键词:髓源性抑制细胞流式细胞仪
负载HPV18E7基因树突状细胞瘤苗抗食管癌细胞的体外实验
2011年
目的对食管癌细胞EC-109的HPV类型进行测定,检测活化后CTL抗肿瘤的细胞毒活力。方法斑点杂交技术检测食管癌细胞EC-109的HPV类型,MTT方法检测细胞毒活力。结果 LAK、DC、E7-DC细胞均能有效地杀伤食管癌EC-109细胞,细胞毒活性分别为17.72%、32.93%、49.67%,但以E7-DC杀伤力最强。与DC组相比较有显著统计意义。结论负载HPV18E7的DC与未转染的DC比较具有更强的杀伤食管癌细胞活性。
陈东晓朱远丰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食管癌肿瘤疫苗
转染HPV16E6基因人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制备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制备来源于人外周血并转染HPV16E6基因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检测其细胞形态、分子表型及诱导的免疫效应。方法细胞因子扩增人外周血DC,Lipofectamine转染HPV16E6制备DC疫苗。动态形态学观察,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分子表达,体外诱导并测定CTL活性。结果转染DC呈形态迥异的多突起状,其E6蛋白、CD80、CD86和CD83分子的表达率依次为47.3%、82.5%、79.8%和85.7%,诱导杀伤Caski细胞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转染DC疫苗保持了功能成熟DC的形态特征,且内源性表达E6蛋白,能诱导高效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
任会均张锦堃陈东晓李军魏锡云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E6基因基因转染CASKI细胞
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诱导成熟树突状细胞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建立体外诱导和扩增人脐血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并进行生物学鉴定。方法脐血细胞经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为CD34^+细胞,加入细胞因子(GM-CSF和TNF-α培养约2周,光镜观察培养的DC形态学特征;通过与同种T细胞混合培养,采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不同浓度的DC激发同种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培养的DC胞浆突起大而长,呈树突状,具有DC的典型形态,并且具有强烈的激发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从脐血细胞分离纯化CD34^+细胞,加入细胞因子(GM-CSF和TNF-α培养,能获得大量、较高纯度的DC。DC具有强烈的激发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
朱远丰陈东晓陈慎仁
关键词:CD34^+细胞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增殖
负载HPV16E6基因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构建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以阳离子脂质体为载体,构建载入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蛋白(HPV16E6)基因树突状细胞(DC)疫苗,研究其安全性及转染效率。方法将pcDNA3.1-HPV16E6质粒与阳离子脂质体混合形成复合物后转染树突状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基因表达效率。结果转染后的DC可见胞浆内颗粒增多,胞质突起增加,细胞生长良好。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仪结果DC转染率49.8%。结论阳离子脂质体可用于DC疫苗构建,具有高效性及安全性。
陈东晓朱远丰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疫苗HPV16E6阳离子脂质体
人脐血CD34^+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树突状细胞及其扩增
2011年
目的采用脐血CD34^+细胞在rhGM—CSF、rhTNF—α诱导下体外分化扩增为成熟树突状细胞。方法应用CD34^+干细胞分选试剂盒以及免疫磁珠法从脐血中分离CD34^+细胞,用rhGM—CSF、rhTNF—α联合诱导分化发育14d,成为成熟DC,观察细胞形态及检测CD83分子表达。结果50ml脐带血可分离出CD34^+细胞约1.1×10^6,在rhGM—CSF、rhTNF-α诱导下CD34^+干细胞培养2周,约扩增10~20倍。CD34^+干细胞培养第3d开始出现集落,第8~9天集落最大,CD34^+千细胞分化发育为有树突状突起的成熟DC,表面分子CD83阳性率为81.7%。结论体外联合运用rhGM—CSF、rhTNF—α,能够成功诱导脐血CD34^+细胞分化为大量成熟的DCs。
陈东晓朱远丰吴林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脐血CD34^+细胞RHTNF-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