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艳辉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翼身
  • 2篇翼身融合
  • 2篇飞行
  • 2篇飞行品质
  • 1篇动力学
  • 1篇再入
  • 1篇特征结构
  • 1篇特征结构配置
  • 1篇座级
  • 1篇逻辑设计
  • 1篇客机
  • 1篇混合控制
  • 1篇极限环
  • 1篇横航向
  • 1篇反推
  • 1篇飞行动力学
  • 1篇RCS
  • 1篇操稳特性
  • 1篇操纵面

机构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广东省发展和...

作者

  • 3篇张曙光
  • 3篇陆艳辉
  • 1篇朱忠涛
  • 1篇刘晓静
  • 1篇巩磊

传媒

  • 2篇航空学报
  • 1篇大型飞机关键...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50座级翼身融合无尾布局客机操稳特性设计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翼身融合(BWB)飞翼布局是未来新一代客机的热点方案之一,然而由于没有常规尾翼,面临着稳定性和操纵性方面的困难。为此,在一架250座级BWB客机布局设计研究基础上,根据平衡、增稳和机动等要求,设计了操纵面配置方案;根据适航要求和电传飞机飞行品质要求设定增稳目标,并将其直接纳入特征结构配置要求中,通过前向通道修正响应类型,保证获得与飞行阶段相适应的响应特征和满意的飞行品质参数;为了提高安全性,在增稳控制设计基础上,在指令回路增设了姿态保护和限制模块。研究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能够提供较合适的稳定性和操纵性,控制增稳后具有满意的飞行品质,保护模块可达到预期效果。
张曙光陆艳辉巩磊刘晓静
关键词:翼身融合操纵面飞行品质
翼身融合无尾客机布局横航向飞行动力学分析和控制设计
翼身融合飞翼布局飞机具有摩擦阻力小,升阻比大等气动方面优点,然而由于没有常规垂尾,翼身融合飞翼布局飞机与常规布局飞机飞行动力学存在差异,如航向静稳定性和偏航阻尼较小,荷兰滚模态特性恶化,尤其在高空高速时易出现飘摆不稳定。...
张曙光朱忠涛陆艳辉
关键词:翼身融合动力学特征结构配置飞行品质
文献传递
离散RCS的PWPF调制方式改进及混合控制逻辑设计被引量:11
2012年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RLV)再入控制常涉及离散的反推力控制系统(RCS)和连续的气动舵面的混合控制,其中避免离散RCS出现极限环振荡和混合控制的逻辑是设计的关键问题。为此,对应用脉宽脉频(PWPF)调制的离散RCS进行极限环振荡行为的离散描述函数法预测,推导极限环出现条件,设计了一种前置非对称死区环节规避极限环而不损失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便于工程应用的RCS与气动舵面混合控制逻辑。通过对典型飞行器的控制仿真验证表明,改进的离散RCS的PWPF调制方式及设计的混合控制逻辑能够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满足控制要求。
陆艳辉张曙光
关键词:再入极限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