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肖璞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物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微晶
  • 3篇电子自旋
  • 3篇自旋
  • 3篇氯化钡
  • 3篇EU
  • 2篇电子自旋共振
  • 2篇发光
  • 2篇
  • 2篇ESR
  • 1篇优选法
  • 1篇色心
  • 1篇谱分析
  • 1篇溴化
  • 1篇溴化物
  • 1篇消去
  • 1篇消去法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晶
  • 1篇纳米晶体
  • 1篇晶体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7篇陆肖璞
  • 7篇施朝淑
  • 5篇侯碧辉
  • 2篇杨炳忻
  • 1篇梁任又
  • 1篇董翊
  • 1篇吴耿锋
  • 1篇周佩玲
  • 1篇夏上达
  • 1篇吴川
  • 1篇韩世莹
  • 1篇王志中

传媒

  • 3篇物理学报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发光学报
  • 1篇分析测试通报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5
  • 4篇1992
  • 1篇199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纳米Y_2SiO_5: Ce^(3+)的制备及光致发光被引量:1
1997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较传统方法低的温度合成了Y2SiO5Ce3+纳米微晶,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它们的物相为单斜晶系的Y2SiO5,平均粒径为30-40nm左右.还通过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了其光致发光特性,观察到样品的发射谱的峰值波长位于458nm附近,比以固相反应法制备的Y2SiO5Ce3+微晶粉及单晶Y2SiO5Ce3+红移40nm左右.
陆肖璞吴川张翼鹏叶晓玲施朝淑
关键词:纳米晶体光致发光
BaCl_2微晶中色心的ESR谱分析被引量:3
1992年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研究γ(或X)射线辐照发光基质材料BaCl_2中的点缺陷发现,在室温下有三个ESR峰。根据ESR信号朗德因子g值,信号强度受热衰减和时间衰减特征分析,确认这三个峰分别为BaCl_2微晶中的三种色心:V_K心、H心和F心。
侯碧辉王志中陆肖璞杨炳忻徐云华施朝淑
关键词:电子自旋共振微晶色心氯化钡
BaCl_2微晶辐照损伤的电子自旋共振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研究发光基质材料BaCl_2的X射线和γ射线辐照损伤及其恢复的情况,发现样品由X射线引起的辐照损伤,在日光下仅两分钟便能完全恢复;而γ射线引起的辐照损伤则很难完全恢复。
侯碧辉杨炳忻施朝淑梁任又陆肖璞
关键词:氯化钡微晶ESR
BaF_2微晶的γ辐照缺陷被引量:3
1995年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研究BaF_2微晶和单晶研粉的γ射线辐照损伤及其恢复情况,发现V_k心点缺陷的ESR信号随升温变化不象H,F和M心那样是单调衰减的,γ射线辐照可能会激发F^-离子上的Frendkel激子,该激子受热湮没而产生新的V_k心,因而使V_k心的ESR信号随开温增强,V_t心的朗德因子g也随升温而变化.单晶研粉的辐照损伤在400℃完全恢复,微晶的在355℃完全恢复.
侯碧辉陆肖璞施朝淑杨炳忻杨炳忻
关键词:微晶
BaCl_2:Eu和BaCl_2·2H_2O:Eu微晶的发光特性
1992年
本文研究了用还原气氛法在箱式炉内制得的BaCl_2:Eu^(2+)微晶及进一步处理后得到的BaCl_2·2H_2O:Eu^(2+)微晶的发光特性,包括发射光谱、激发光谱、热释光、光激励发光(存贮效应)及其温度依赖,就这些特性对BaCl_2:Eu与BaCl_2·2H_2O:Eu进行了比较.根据发光光谱与激发光谱分析了它们具有良好光致发光特性的原因,讨论了这两种材料在热释光性能及光激励发光(存贮效应)上的明显不同,并对BaCl_2·2H_2O:Eu^(2+)中Eu^(2+)发光的增强提出了可能的解释.
陆肖璞施朝淑董翊董翊
关键词:氯化钡掺杂微晶发光特性
BaCl_2中Eu^(2+)的电子自旋共振研究被引量:2
1991年
制备和用X射线分析BaCl_2:Eu微晶的结构,并测量它的电子自旋共振(ESR)谱,结构分析和ESR谱都表明,替代Ba^(2+)的Eu^(2+)离子是处在轴对称的正交晶场中;并用抽对称的自旋哈密顿量和晶场哈密顿量对ESR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求得在正交对称的BaCl_2中的Eu^(2+)的自旋哈密顿参数;还发现Eu替代Ba^(2+)的掺杂浓度的饱和值为0.34mol%。
侯碧辉施朝淑韩世莹夏上达陆肖璞
关键词:BACL2EU^2+电子自旋共振
复合区间消去法在优化BaBr_2:Eu制备条件中的应用
1992年
本文以探索发光材料BaBr_2:Eu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例,介绍了区间消去法在优化制备条件中的应用。在多因素条件的制备过程中,由于采用了降维和复合区间消去法,大大减少了试验次数,特别是对某些未知的新材料,初始制备条件复盖的范围较宽的情况下,本文介绍的方法可以最少的试验次数找到符合要求的最佳制备条件。
陆肖璞吴耿锋周佩玲施朝淑
关键词:优选法溴化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