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波
- 作品数:15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根管治疗对牙槽骨骨密度的影响
- 2020年
- 目前根尖周病、牙髓病最佳治疗方法是根管治疗(rootcanal treatment,RCT),这种治疗是经机械预备根管并大量消毒冲洗,将根管中有机组织、致病菌及感染碎屑去除的口腔科治疗方法。目前根管治疗可分为传统根管治疗,即诊间封药将根管系统中细菌根除,又称多次根管治疗,目前常用氢氧化钙等作为根管封药,其强碱性能杀灭细菌,促进根尖周病灶愈合。另一种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次性根管治疗,一些研究者认为一次性根管治疗能彻底清除根管中细菌及坏死物质,给予严密三维填充,一次性完成能预防封药期间根管内细菌滋生;但也有许多研究者指出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程度更强,而与其持相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尽管填充根管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1,2]。此外关于两种手段对病区牙槽骨骨密度的影响差异仍不明确。为此,选择2015—2018年河南电力医院收治的64例根尖周炎患者,对比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根管治疗对患者疼痛、牙槽骨骨密度的影响以及疗效差异,现报告如下。
- 徐高旭闫波
- 关键词:一次性根管治疗根尖周病口腔科治疗根尖周炎牙髓病根管封药
- 模拟口腔环境下的乳牙脱矿及再矿化研究
- 2022年
- 目的:采用流速控制装置模拟口腔环境,为乳牙脱矿及再矿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制备40个乳牙牙釉质标本,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为屈臣氏苏打汽水组、统一鲜橙多组、可口可乐组,人工唾液为对照组。每组5个涂氟,5个未涂氟。流动装置进行脱矿及再矿化。扫描电镜观察釉质表面超微结构。结果:随着饮料pH值降低,釉质表面的矿物溶解程度逐渐加重;涂氟后脱矿程度减轻,表面有矿化物质沉积。结论:本实验采用一种流动装置进行研究,成功展示了动态环境下酸性饮料对乳牙牙釉质的动态脱矿作用及多乐氟的再矿化作用,具有良好的实际意义。
- 高黎张慧王蕊陶慧骞刘玲姜文敬王梦瑶李林林闫波
- 关键词:脱矿再矿化
- 下颌第一恒磨牙四根管检出率及解剖形态的锥形束CT检查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下颌第一恒磨牙四根管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以及根管系统和髓室底的解剖特点。方法:利用按照纳入标准取得的180例患者的CBCT图像资料,观察下颌第一恒磨牙四根管的发生率(包括个体发生率、牙齿发生率)及左右对称率。然后筛选出具有四根管的下颌第一恒磨牙,根据牙根数目不同分为三根型组和两根型组,每组随机抽取25例样本,利用Kodak Dental 6.12.10软件对图像进行重建,对两组的根管系统进行分型,观察根管口水平的髓室横断面,测量2组根管口水平近颊至近舌、近颊至远颊、远舌至远颊、远舌至近舌根管口的距离。结果:下颌第一恒磨牙四根管的牙齿发生率和个体发生率分别为45.1%(119/264牙)和43.3%(78/180人)。男性组左右相关系数为0.635,女性组为0.574。近中根以2-2-2型根管为主,在三根型组发生率为68.0%(17/25),两根型组为76.0%(19/25);1-1-1型根管常见于三根型的远颊根、远舌根,发生率均为100.0%(25/25)。两根型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根比较常见的为2-2-2型和2-2-1型,发生率依次是32.0%(8/25)、28.0%(7/25)。远颊与远舌根管口的间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69,P<0.001)。结论:CBCT成像可以反映下颌第一恒磨牙四根管的解剖形态,为下颌第一恒磨牙的根管治疗提供了准确的影像学参考。
- 孙银珑楚金普闫波徐力姜文辉
- 关键词:锥形束CT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解剖形态
- 68例儿童恒牙外伤预后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68例儿童恒牙外伤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9~2021年因恒牙外伤于我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68例儿童116颗牙齿为研究对象。对性别、年龄、好发牙位、就诊时间、牙根发育情况进行分析。随访半年,评估患牙预后情况,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预后不良情况进行总结。结果:116颗外伤牙多发于男孩,平均年龄(8.93±1.28)岁;就诊时间及牙周组织损伤类型与患牙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牙就诊时间超出24 h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50%患牙提示预后不良,其中36.21%为牙根吸收。结论:就诊时间及牙周组织损伤类型显著影响牙齿预后,牙外伤后应及时就诊,进行专业及时的治疗;同时加强本地区牙外伤的预防保健宣传力度,提升公众的重视程度。
- 张慧姜文敬王梦瑶李林林闫波高黎
- 关键词:影响因素预后牙根吸收
- CBCT测量正常人牙齿及牙列形态数据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CBCT测量正常人牙齿及牙列形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对10名正常青年人(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22~24岁)进行CBCT扫描,2名实验者分别用CBCT自带软件对牙冠宽度、厚度、高度及牙列的相关线性数据测量2次;并制取上述10名青年人上下颌全牙列石膏模型,2名实验者分别用电子卡尺对牙冠宽度、厚度、高度及牙列的相关线性数据测量2次;应用SPSS软件配对t检验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名实验者利用CBCT系统对牙冠宽度、厚度、高度及牙列的相关线性测量结果显示的平均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名实验者利用电子卡尺对牙冠宽度、厚度、高度及牙列的相关线性测量结果显示的平均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CBCT系统与电子卡尺对牙冠宽度、厚度、高度及牙列的相关线性测量结果显示平均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BCT在牙冠及牙列的重建上准确可靠,在对牙冠宽度、厚度、高度及牙列的形态数据测量上稳定可重复,可用于测量活体牙及牙列的形态数据。
- 邱晓霞韩丽会郭东晓闫波赵光洁
- 关键词:CBCT
- 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根管治疗对牙槽骨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根管治疗对牙槽骨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4例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根管填充效果、疼痛情况、复诊情况、疗效及治疗后根尖病损处牙槽骨骨密度。结果两组的欠充率、超充率、适充率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较短,复诊次数较少(P <0.05)。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 6个月,两组的牙槽骨骨密度均升高(P <0.05);治疗后1个月、 3个月、6个月,两组的牙槽骨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填充效果和牙槽骨骨密度改善效果与多次根管治疗相当,且能够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减少复诊次数,值得推广。
- 徐高旭闫波
- 关键词:一次性根管治疗牙槽骨骨密度
- 牙周炎患者排齐整平阶段牙根吸收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比较研究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患者在正畸治疗的排齐整平阶段牙根吸收的情况。方法:选择成年错畸形患者60例,轻度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各30例,均不需拔牙,MBT直丝弓固定矫治,排挤整平过程中不同时间点:0个月(T0)、1个月(T1)、6个月(T2),分别拍摄两组病例上下前牙的数字化平行定位投照根尖片,统计各牙不同时期的牙根长度X0、X1、X2,及牙根吸收量X(0-1)和X(0-2)。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T1和T2期,均发生很轻微的牙根吸收,但两组间不同时间点牙根吸收量X(0-2)、X(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BT正畸治疗的不拔牙病例排齐整平阶段中,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患者均会发生很轻微(都小于1mm)牙根吸收,但二者之间牙根吸收量无差异。
- 张科科耿玉东闫波崔淑霞
- 关键词:牙根吸收牙周炎
- 锥束CT评价两种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后根管偏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以锥束CT为研究工具评价Mtwo、Protaper两种镍钛器械对根管偏移的控制能力和中心定位能力。方法:将按纳入标准收集的24个离体牙随机分为两组,其中G1组用Protaper按crown-down法预备至F2;G2组用Mtwo按标准法预备至0.06/#25。预备前后均用锥束CT对近中、远中根管壁的厚度进行测量,然后利用Gambill提出的公式进行根管偏移和轴中心率的计算。结果:Protaper组与Mtwo组根管偏移的均值分别为(0.110±0.076)mm和(0.076±0.049)mm;轴中心率的均值分别为0.604±0.230和0.666±0.163,两组相比,无论是根管偏移量还是轴中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wo、Protaper在预备弯曲根管时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锥束CT可在无创情况下评价预备器械对根管成形能力。
- 赵楠楚金普闫波刘学军
- 关键词:锥束CT根管偏移镍钛器械
- 锥形束CT诊断埋伏牙30例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埋伏牙或埋伏阻生牙在青少年中多发,常见为上(下)颌第3磨牙阻生,上(下)颌切(尖)牙阻生埋伏等。2010年5-8月,我们采用锥形束CT(CBCT)诊断埋伏牙30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8~22岁,平均12.8岁。
- 朱保玉李庆宾闫波霍蓓蓓曹选平
- 关键词:锥形束CT埋伏牙
- 锥形束CT诊断磨牙牙根带状穿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诊断根管带状穿孔的价值。方法:选取近中根管重度弯曲的上下颌离体磨牙40颗,完成根管预备,并随机分为未穿孔组和带状穿孔组(n=20),采用AH-PLUS根管充填糊剂和牙胶尖冷侧压严密充填根管。根管充填前和根管充填后分别拍摄CBCT和数字根尖片(DPR),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灵敏度的差异。结果:根管充填前CBCT和DPR诊断带状穿孔的灵敏度分别为0.80和0.15(P<0.01),根管充填后分别为0.60和0.25(P<0.05)。根管充填前后CBCT的Kappa值分别为0.75和0.4,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5和0.700;DPR的Kappa值分别为0.1和0.2,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50和0.600。结论:CBCT诊断根管带状穿孔优于DPR。
- 袁晓琳楚金普闫波刘学军徐力姜文辉
- 关键词:锥形束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