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甲状腺
  • 4篇I
  • 3篇腺癌
  • 3篇护理
  • 3篇甲状腺癌
  • 3篇分化
  • 3篇分化型
  • 3篇分化型甲状腺
  • 3篇分化型甲状腺...
  • 3篇癌患者
  • 3篇131I
  • 2篇术后
  • 2篇颈部
  • 2篇后手
  • 2篇大剂量
  • 1篇蛋白
  • 1篇血清
  • 1篇血清TG
  • 1篇原因分析及护...
  • 1篇睡眠

机构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闫亚云
  • 5篇朱玉泉
  • 5篇易于颦
  • 4篇段东
  • 3篇胡凤琼
  • 1篇庞华
  • 1篇程刚
  • 1篇敬兴果
  • 1篇邓红

传媒

  • 2篇肿瘤药学
  • 1篇辐射防护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世界今日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分化型甲癌术后首次大剂量^(131)I治疗的护理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癌术后首次大剂量131I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34例分化型甲癌术后首次行大剂量131I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护理措施包括重点加强131I治疗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加强治疗反应护理和放射防护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首次大剂量131I治疗,其中颈部残留甲状腺组织首次完全清除率为55.69%(186/334)。对战胜疾病有信心的患者由治疗前的10.78%上升至治疗后的86.53%。治疗后次日2例出现呕吐,半年内63(18.86%)例出现唾液腺功能受损症状,无一例因颈部肿胀导致呼吸困难。医护人员个人放射线剂量检测,测得季度个人剂量当量Hp(10)均<0.3mSv。结论加强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治疗反应的护理及放射防护护理,可提高分化型甲癌术后首次大剂量131I治疗的疗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不良反应,提高工作人员辐射防护水平。
朱玉泉段东闫亚云易于颦
关键词:131I护理
急诊ICU危重病人的管线护理体会
2002年
闫亚云
关键词:急诊ICU危重病人
大剂量^(131)Ⅰ治疗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131Ⅰ治疗期间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措施。方法将106位行大剂量131Ⅰ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并对两组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行设计的睡眠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出院时干预组与对照组睡眠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心理因素(对癌症的悲观情绪、对疾病预后的担忧、对放射性治疗畏惧心理、隔离治疗期间孤独寂寞感等)、生理因素(颈部伤口不适、甲状腺功能低下、放射性副作用)、环境因素等。结论接受大剂量131Ⅰ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心理、生理和环境因素均可影响其睡眠质量,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理不适,尤其应加强疾病预后及放射性治疗相关知识宣教,同时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易于颦朱玉泉闫亚云胡凤琼
关键词:^131Ⅰ分化型甲状腺癌睡眠质量护理
血清Tg变化在甲癌术后^(131)I首次清甲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1)I首次清甲中血清Tg变化对于清甲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38例接受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手术后行放射性^(131)I首次清甲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所有患者服用^(131)I前的血清Tg(TgD0),以及服用^(131)I后第5d的血清Tg(TgD5),观察清甲成功与失败两组间TgD0、TgD5以及TgD5/TgD0的差异。结果:服^(131)I前的血清Tg值(TgD0)在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而清甲成功组服^(131)I后第5d血清Tg值(TgD5)、血清Tg前后变化率(TgD5/TgD0)明显的高于清甲失败组。结论:服用^(131)I后第5d的血清Tg(TgD5)、血清Tg前后变化率(TgD5/TgD0)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1)I首次清甲是否成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程刚敬兴果闫亚云邓红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球蛋白
甲癌患者^(131)I治疗后手及颈部剂量当量率的监测与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为监测分化型甲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131)I治疗后手及颈部近距离剂量当量率变化情况,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最优化的辐射防护。以100例DTC患者按治疗次数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组1为首次行^(131)I清甲治疗患者(服用131I剂量3 700~4 440 MBq),组2为再次行131I清灶治疗患者(服用^(131)I剂量6 660~8 140 MBq),采用Inspector Alertγ射线检测仪分别对两组患者于131I治疗后出院时、出院后1周、2周、1个月及2个月进行双手及颈前部剂量当量率测量,测量距离包括颈前部、手掌部30 cm处及紧贴皮肤处。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的延后,各监测时间点剂量当量率逐渐降低。患者出院后1个月距患者颈部、手掌部30 cm处剂量当量率、出院后2个月各监测部位剂量当量率均值均在天然本底范围内(0.25μSv/h)。(2)^(131)I治疗出院时,患者颈部剂量当量率均值均大于手掌部位,但出院后1周、2周及1个月,患者手掌部位剂量当量率均大于颈部。(3)出院后1个月内,一疗程患者颈部各时间点剂量当量率均值均大于二疗程(p<0.05),二疗程患者紧贴手部各时间点剂量当量率均值明显大于一疗程(p<0.05)。^(131)I治疗患者刚出院时,各监测部位剂量当量率均较高(>20μSv/h),建议患者出院后1周内避免与他人亲密接触,2周内避免长时间超亲密接触,避免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孕妇等)零距离接触(如拥抱、亲吻等),出院后1个月距离患者≥30 cm的社交活动和出院后2个月的社交活动可完全不受限制。患者手部容易被污染导致剂量当量率较高,尤其是二疗程患者,应做好辐射防护隔离措施。
易于颦朱玉泉段东胡凤琼闫亚云叶祥帅
关键词:剂量当量率131I
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手及颈部辐照量率的监测与分析
朱玉泉段东易于颦胡凤琼闫亚云叶祥帅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首次大剂量^(131)I治疗后不同时间开始酸刺激对减少急性唾液腺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首次大剂量131I治疗后不同时间开始进行酸刺激对减少急性唾液腺损伤发生的差异,以期筛选出最佳开始酸刺激的时间。方法 309例DTC患者术后进行首次大剂量131I治疗,口服131I的剂量为3.7~4.81GBq,平均口服131I的剂量为(4.28±0.43)GBq,服用131I后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组分别于131I治疗后2、12、24h开始给予酸刺激,酸刺激方法为:含服维生素C片(10mg/次,3次/日),并在非睡眠状态下每2小时口服柠檬水50mL,观察各组急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等情况;并对发生急性唾液腺损伤的患者进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间比较,分析其发生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 2、12、24h开始酸刺激的患者急性唾液腺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3.21%(14/106)、24.51%(25/102)、26.73%(27/101),2h开始酸刺激的患者急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12、24h开始酸刺激的患者(P<0.05),12h与24h开始酸刺激的患者急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4.85%的患者发生急性唾液腺损伤的时间为服用131I后10~24h。对发生急性唾液腺损伤的患者进行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间的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间急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间开始酸刺激对减少DTC患者大剂量131I治疗后急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生率有差异,本研究显示以2h开始酸刺激为最佳,年龄、性别等因素对急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朱玉泉段东庞华闫亚云易于颦叶祥帅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唾液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