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门洪华

作品数:177 被引量:1,668H指数:2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0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4篇政治法律
  • 3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篇外交
  • 10篇霸权
  • 9篇联合国
  • 8篇中日关系
  • 8篇主义
  • 8篇历史分析
  • 7篇美国霸权
  • 7篇国际秩序
  • 6篇中国外交
  • 6篇软实力
  • 5篇国际机制理论
  • 5篇一带一路
  • 4篇大战略
  • 4篇地区秩序
  • 4篇东亚秩序
  • 4篇秩序
  • 4篇秩序建构
  • 4篇综合国力
  • 4篇外交战略
  • 4篇文化

机构

  • 101篇中共中央党校
  • 42篇同济大学
  • 21篇清华大学
  • 17篇北京大学
  • 4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普林斯顿大学

作者

  • 173篇门洪华
  • 10篇胡鞍钢
  • 4篇刘笑阳
  • 2篇钟飞腾
  • 2篇甄文东
  • 2篇胡军
  • 1篇周厚虎
  • 1篇孙东方
  • 1篇宋志艳
  • 1篇刘倩
  • 1篇葛天任
  • 1篇肖晞
  • 1篇宫力
  • 1篇高宇宁
  • 1篇黄海莉
  • 1篇黄海莉

传媒

  • 17篇世界经济与政...
  • 16篇国际观察
  • 11篇教学与研究
  • 8篇中国战略报告
  • 7篇太平洋学报
  • 6篇中共天津市委...
  • 6篇美国研究
  • 5篇现代国际关系
  • 5篇开放导报
  • 5篇攀登(哲学社...
  • 4篇社会科学
  • 4篇当代亚太
  • 4篇国际政治研究
  • 3篇理论前沿
  • 3篇国际问题研究
  • 3篇欧洲
  • 3篇外交评论(外...
  • 2篇当代世界与社...
  • 2篇当代世界
  • 2篇中共中央党校...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1
  • 8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9篇2013
  • 16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0篇2009
  • 12篇2008
  • 11篇2007
  • 6篇2006
  • 16篇2005
  • 10篇2004
  • 4篇2003
1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合国集体安全:一种机制分析
门洪华
关键词:联合国国际机制理论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个案分析
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的两波潮流及其体系构建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剖析海外利益概念,围绕贸易、投资、金融、原材料和国际制度等方面概括中国海外利益的内容,评析相关国内外研究。作者认为,中国决策者明确意识到海外利益的重要性,并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构建海外利益保护体系,国内外学界对海外利益的内涵外延、定量评估和战略谋划的系统研究,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界出现了两波研究潮流,其中第二波潮流明显在系统性论述上有了较大进展。鉴于中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以及中国对世界经济政治影响的加大,作者建议,未来相关研究应重点关注如下议题:国家利益观念的变革,英美日维护与拓展海外利益的历史经验,中美日海外利益结构的比较分析,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定量研究,中国海外利益维护与拓展的战略框架以及海外利益保护体系的构建。
门洪华钟飞腾
关键词:历史分析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国的应对——一项战略评估议程被引量:2
2018年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角度积极应对来自美国的战略压力,中美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博弈深入展开。本文梳理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演变,评析其对中美两国的影响,认为,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化了美国的亚太地位,对中国崛起施加了战略压力,同时也加大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风险,削弱了中美战略互信的基础,加剧了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布局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战略应对的积极成效,中国夯实国内发展基础,稳定周边安全环境,保持中美关系总体稳定并向前发展,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促使中国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与此同时,中国的应对战略受到中美结构性矛盾、其他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接受程度、特朗普风格导致美国对外政策的不确定性等制约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其限度。中美两国应加强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强化危机管控,妥善处理两国分歧;深化交流往来,稳定两国关系基础;在地区和全球层面上加强合作,寻求扩大共同利益。
门洪华万尽涵
中国国际战略布局的展开被引量:2
2018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善国际战略布局,积极推动和塑造新的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社会发挥战略引领者的作用。习近平时代中国国际战略的核心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运筹建立科学完备的国家战略体系,它以国家战略与国际战略相互协调为基点,其基本战略指向是:强调国家重心,推进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优化;拓宽全球视野,推进中国国家利益全面布展;强化地区依托,维系东亚和平发展局面。中国全面推进全球战略拓展,在大国关系、周边关系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等方面大力创新,提出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了国际战略在各重大领域的全覆盖和深入发展。本文总结指出,十八大以来中国国际战略布局的主要特点是:全面运筹,强调顶层设计;聚焦发展,强调共同利益;同舟共济,强调国际合作。
门洪华
关键词:中国国际战略
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被引量:78
2005年
文章选取压力、认知和国际形象三个变量,从历史角度剖析中国与国际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作者概述 19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中叶中国与国际制度的关系,将 1949 年以来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历程划分为相对孤立、消极参与、部分参与、全面参与四个历史阶段,并具体剖析每一个阶段中国的国际制度参与战略。作者指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尽管在融入国际社会还是闭关自守之间几经摇摆,但没有停止深化与国际制度接轨的脚步,中国选择全面、积极参与国际制度战略是一个历史性的结论。
门洪华
国际机制与美国霸权被引量:77
2001年
本文旨在从国际机制的角度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美国霸权。笔者首先总结了国际机制理论各主要流派对国际机制与霸权关系的认识 ;其次 ,提出机制霸权的概念 ,从历史角度全面剖析美国霸权与国际机制的关系 ,并以之验证国际机制理论对二者关系的分析 ;最后 ,对美国的跨世纪霸权战略的内容。
门洪华
关键词:美国霸权国际机制理论主要流派历史角度二者关系霸权战略
社会结构、政党危机与2009年大选前景--关于德国政党体制变迁的调研与思考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旨在探讨导致德国政党体制变迁和政党危机的深层原因。作者指出,德国政党体制已经陷入困境,多重危机并发。各政党为了克服危机而进行变革,逐渐以中间化为长期趋向,但这一趋势弱化了政党作为不同阶层代表的存在意义,使得政党的先进性正在失去。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德国大选的前景,指出德国政党政治已经锐减为挑选和替换精英的机器,因政党越来越世俗化而陷入信仰危机,因党内争议越来越大而陷入组织危机,因越来越着眼于具体问题的应对而陷入功能危机,因越来越失去民众的认同而陷入信任危机。德国政党政治面临严峻挑战。
门洪华
关键词:社会结构政党危机大选
罗伯特·基欧汉学术思想述评被引量:4
2004年
罗伯特·基欧汉是当代诠释和发展世界政治理论的经典大师。在其学术生涯中 ,基欧汉一直身处国际关系理论论战的核心。本文从学术经历、学术思想度、学术启示等三个方面对基欧汉的学术成就进行评估 ,指出基欧汉的学术生涯缘起于对现实主义范式的质疑 ,发展于对现实主义范式的批判 ,成就于新自由制度主义范式的建构 ,辉煌于新自由制度主义 (尤其是其构建的国际制度理论 )与新现实主义之比肩主导地位的确立。基欧汉的学术发展历程以挑战现实主义为开端 ,以新自由制度主义获得比肩地位为中点 ,以积极迎接建构主义范式挑战为当前形态。他所创立的国际制度理论体系不仅是架构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学术桥梁 ,也时刻保持着开放的形态 ,借鉴和吸纳其他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特别是建构主义的最新成果 。
门洪华
关键词:新自由制度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世界政治新现实主义学术前沿
对中国加入WTO的再评价:中国如何全面开放、全面参与、全面合作、全面提升
<正>中国加入WTO是党中央21世纪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开放红利。加入WTO五年来,中国创造了进出口贸易增长最快的世界纪录,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出口贸易国、第一大进口商品贸易贡献国和第二大出口商品贸易贡...
胡鞍钢门洪华
文献传递
国际战略惯性与苏联的命运(1979—1989)被引量:4
2011年
2011年是苏联剧变20年。作为20世纪末重大的政治事件,苏联剧变不仅在广度和深度上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造成空前的冲击,带来长达20年的运动低潮,而且对世界格局和人类社会发展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面对剧变后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的大变革大调整,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在低潮中奋进的中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为更好地总结苏联剧变的历史教训,深刻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现实命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邀请专家撰文,对苏联剧变进行多视角的深层反思,为社会主义在中国与世界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提供有益的启示。
门洪华肖晞
关键词:苏联剧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发展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