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金兴

作品数:46 被引量:208H指数:8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中国经济
  • 5篇地产
  • 5篇资本
  • 5篇经济发展
  • 5篇经济增长
  • 5篇劳动争议
  • 5篇房地
  • 5篇房地产
  • 4篇中等收入陷阱
  • 4篇悖论
  • 4篇经济转型
  • 4篇劳动力
  • 4篇劳资
  • 3篇省际
  • 3篇刘易斯转折
  • 3篇经济学
  • 3篇经济周期
  • 3篇劳动关系
  • 3篇劳资冲突
  • 3篇货币

机构

  • 44篇南开大学
  • 1篇密苏里大学
  • 1篇天津财经大学

作者

  • 44篇郭金兴
  • 5篇王庆芳
  • 3篇胡映
  • 2篇柳欣
  • 2篇李宝伟
  • 2篇周云波
  • 1篇尹碧波
  • 1篇杨宝昌
  • 1篇范小云
  • 1篇牛牛
  • 1篇刘晓欣
  • 1篇贺京同
  • 1篇汪江凌
  • 1篇秦海英
  • 1篇梁志欣
  • 1篇谢思全
  • 1篇刘骏民
  • 1篇张建勋
  • 1篇刘澜飚
  • 1篇宋蓉蓉

传媒

  • 5篇政治经济学评...
  • 3篇经济理论与经...
  • 3篇经济学动态
  • 2篇江淮论坛
  • 2篇城市
  • 2篇南开经济研究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天津行政学院...
  • 1篇新华月报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人口与经济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财贸研究
  • 1篇学海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经济评论
  • 1篇财经科学
  • 1篇大众科学
  • 1篇环渤海经济瞭...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统一的利润率与两种分析传统——对剑桥资本争论的重新思考
该文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应当如何理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剑桥资本争论所揭示的新古典经济学存在的逻辑悖论,以及资本争论对经济理论发展的意义。资本理论是经济学中最有争议的一个领域,自从有了系统的经济分析以来便一直如此,...
郭金兴
关键词:资本理论古典经济学剑桥学派利润理论
文献传递
中国经济增长30年:经济奇迹的解释与展望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置于更长远的历史背景下,试图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对二百年前欧洲奇迹的回应。中国经济奇迹可以从经济发展战略引发的制度变迁、要素投入数量和质量的增加以及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所形成的技术进步来解释。决定中国奇迹发生的主要因素仍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发挥重要作用,而且,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国家治理能力的增强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国经济在未来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郭金兴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经济奇迹经济快速增长中西方中国奇迹
金融自由化、房地产波动与经济稳定被引量:2
2008年
经验表明.房地产市场波动并不一定会对实际经济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即使在金融危机爆发时也是如此。实际上.一个发达而完善的房地产市场有可能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中起到稳定作用。
杨宝昌郭金兴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经济稳定金融自由化金融危机实际经济
剑桥资本争论的发展与终结:“悖论”以及一个方法论的解释
2007年
发生在20世纪50~70年代的剑桥资本争论,揭示了新古典资本理论存在着具有普遍意义的逻辑悖论,虽然论战的结果是秉承古典传统的英国剑桥学派取得了胜利,但并没有取代新古典分析范式,新古典理论仍在经济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并得到不断发展。这形成了理论演进中的一个"悖论",本文试图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这一"悖论"进行解释。
郭金兴
关键词:剑桥资本争论悖论方法论
2002—201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结构的估算被引量:6
2014年
本文研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的长期结构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0年间,农业剩余劳动数量急剧下降超过90%,农村公开失业数量上升70%,成为剩余劳动的主要形式。在农村剩余劳动中,年龄在40岁以上的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水平的劳动者和女性劳动者比例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10年所占比例分别达到72.3%,48.11%和56.99%,这些变化可以解释剩余劳动与工资上涨、民工短缺并存的"悖论",剩余劳动的结构性变化表明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
郭金兴王庆芳
关键词:刘易斯拐点
中国房地产四大谜题
2010年
为什么房地产在我们这个时代如此特殊而重要? 中国的经济现实常常存在很多悖论,难以用常理去解释其原委,揣摩其演变。中国房地产正是这样一个悖论的综合体,同时还是一个广角镜,透过它既可以观察普通民众的市井百态,也能看到社会价值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艰难而痛苦的选择。为什么房地产在我们这个时代如此特殊而重要?
郭金兴
关键词:中国房地产经济现实普通民众社会价值悖论常理
我国劳动争议的倒U型假说及其检验: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考察了经济发展中劳动争议发生频率的倒U型变化规律。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文章分析了经济发展、劳动力供求和制度因素对劳资双方有关劳动争议决策的影响,说明了导致劳动争议倒U型变化的微观机理。本文使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了劳动争议的倒U型假说。
郭金兴王庆芳
关键词:劳动争议经济发展U
收入分配与有效需求结构——一种基于存量与流量的新解释被引量:4
2008年
本文着重从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均衡的角度,分析了长期经济增长中,功能性收入分配比例失衡的原因及其对有效需求结构的影响,从而试图构建一种解释功能性收入分配失调与有效需求结构失衡问题的新框架,并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
尹碧波郭金兴
关键词:收入分配资本存量
我国经济转型、经济发展与劳动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关系更为直接和对立,劳资纠纷日益常态化。本文以劳动争议案件作为代表劳动关系状况的一个综合性指标,考察了各省区之间劳动争议案件发生数量和频率的显著差异,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劳动争议案件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劳动争议案件发生的数量和频率与经济转型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省之间在经济转型、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状况等方面的差距能够解释劳动争议案件的省际差异。
郭金兴
关键词:经济转型经济发展劳动关系劳动争议
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学理论创新研讨会综述
2007年
由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学理论创新”研讨会于2006年12月23日在南开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和南开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就构建和谐社会中一些基础性的经济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郭金兴秦海英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研究构建和谐社会国务院研究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