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免疫
  • 2篇基因
  • 2篇肝炎
  • 2篇肝炎病毒
  • 2篇病毒
  • 1篇蛋白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原核表达
  • 1篇原基因
  • 1篇质粒
  • 1篇质粒构建
  • 1篇肾炎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组化法
  • 1篇胃癌
  • 1篇胃肿瘤
  • 1篇临床意义分析
  • 1篇免疫组化

机构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作者

  • 5篇罗静
  • 5篇郭辉
  • 4篇张文平
  • 4篇张瑞
  • 2篇王琦
  • 1篇李小峰
  • 1篇曹晓克

传媒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临床医药实践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3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IL-18与TGF-β在狼疮肾炎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和白介素-18(IL-18)在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ELISA法对46LN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并与31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LN患者血清中IL-18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LN患者血清中的TGF-β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IL-18的表达和LN患者SLEDAI评分之间有相关性(P<0.01)。抗dsDNA、抗Sm、抗nRNP、aCL IgG抗体在LN组有较高的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将IL-18、TGF-β、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nRNP抗体和aCLIgG抗体分别引入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选的自变量包括血清IL-18、抗dsDNA抗体、血清TGF-β、抗Sm抗体(P<0.05)。结论:在LN患者中,可能存在着血清IL-18的高表达和血清TGF-的低表达。血清IL-18可能是反映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肾脏损害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血清IL-18、血清TGF-β可能参与了LN的发病进程。
罗静李小峰郭辉
关键词:白介素-18转化生长因子狼疮肾炎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免疫重组真核表达质粒构建的初步研究
2008年
目的:利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与HCV核心区基因重组,为进一步表达蛋白打基础。方法:首先从1例HCV感染者血清中用反转录-PCR法获得全长的核心区基因并测序,继而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上并使之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然后将核心区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重组,构建重组体。结果:HCV核心区基因为HCV型,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上并使之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分子量为22KD,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8.7%。然后将核心区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重组,构建了pCDNAHCVc191和pCD-NAHCVc-hIL2两种重组体。结论:pCDNAHCVc191和pCDNAHCVc-hIL2两种重组体,尤其后者是核心区基因与人白介素-2基因融合,可引发更好的基因免疫效果。上述工作奠定了整个HCV基因免疫研究的基础。
张瑞王琦周建军张文平郭辉罗静
关键词:HCV基因免疫核心蛋白质粒
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肠癌组织p53基因蛋白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研究大肠癌组织中抑癌基因 p5 3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手术切除 42例大肠癌组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5 3蛋白表达。结果 p5 3基因蛋白表达与大肠癌患者肿瘤大小 ,浸润深度及Dukes分期无明显关系。p5 3基因蛋白表达阳性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结论 p5 3基因蛋白表达阳性患者肿瘤易发生转移且患者预后差。
张文平张瑞郭辉罗静
关键词:大肠肿瘤P53基因
庚型肝炎病毒NS3区抗原基因的原核表达
2003年
目的 建立检测HGV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的方法。方法 选取HGVNS3区具有较强免疫原性的C17抗原基因 ,构建原核表达质粒 ,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结果 C17抗原基因获得了正确而高效的表达 ,经纯化、复性后建立的ELISA技术与RT PCR法同时检测血清标本 ,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40 %和 98.4%,检测结果一致率为 82 .2 %。联合包被另外两种非结构区蛋白 (NS4,NS5 ) ,可使灵敏度提高到 6 0 %,而保持一定的特异度。结论 该方法检测HGV抗体可靠 ,可作为临床应用。
张瑞张文平焦宏远曹晓克王琦郭辉罗静
关键词:庚型肝炎病毒NS3区抗原基因原核表达
TRAP法测定胃癌端粒酶的意义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观察良恶性胃病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方法 TRAP法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 胃癌组端粒酶阳性率为80 8%(2 1/2 6 )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端粒酶阳性率为 44 4 %(8/18) ,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无端粒酶表达 (0 /13) ,三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胃癌端粒酶活性高度表达 ,癌前病变组已有表达端粒酶活性 ,而正常组织不表达端粒酶活性 ,提示端粒酶可作为胃肠道肿瘤诊断的有力生物标志 ,对端粒酶活性阳性癌前病变进行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胃癌。
张文平张瑞郭辉罗静
关键词:TRAP法胃肿瘤癌前状态端粒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