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海玲

作品数:71 被引量:35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1篇关节
  • 16篇骨质
  • 14篇骨质疏松
  • 13篇关节炎
  • 12篇细胞
  • 10篇中药
  • 10篇骨关节
  • 10篇骨关节炎
  • 10篇骨质疏松症
  • 10篇成骨
  • 9篇膝骨
  • 8篇膝骨关节
  • 8篇膝骨关节炎
  • 7篇膝关节
  • 7篇骨细胞
  • 7篇成骨细胞
  • 6篇蛋白
  • 6篇型胶原
  • 6篇软骨
  • 6篇补肾

机构

  • 66篇上海中医药大...
  • 27篇上海市中医药...
  • 9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吉林中西医结...
  • 1篇苏州高新区人...
  • 1篇上海市黄浦区...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作者

  • 70篇郭海玲
  • 56篇赵咏芳
  • 30篇詹红生
  • 20篇庞坚
  • 20篇王翔
  • 16篇陈元川
  • 15篇徐宇
  • 14篇杨光月
  • 12篇石印玉
  • 12篇段铁骊
  • 11篇李涛
  • 10篇陈博
  • 7篇曹月龙
  • 6篇张旻
  • 4篇郑昱新
  • 4篇吴玉云
  • 3篇石瑛
  • 3篇顾翠峰
  • 3篇秦梦
  • 3篇孙雯

传媒

  • 12篇中国中医骨伤...
  • 7篇中国骨质疏松...
  • 5篇上海中医药杂...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河南中医
  • 2篇中国康复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国骨伤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第六届国际骨...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第七届国际骨...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年份

  • 6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9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仑膦酸钠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基质结构被引量:7
2013年
背景:双膦酸盐可以提高骨密度、抑制骨吸收的作用已被临床所证实,但其对于骨骼基质结构的影响研究较少。目的:实验通过观察双膦酸盐类药物——阿仑膦酸钠对骨结构及骨基质代谢的影响,探讨阿仑膦酸钠改善骨质量、提高骨强度的骨基质调控机制。方法:实验建立去卵巢大鼠模型,用阿仑膦酸钠进行干预,同时设置模型组和假手术组进行对照。运用骨骼影像学、骨组织病理学和骨生物力学检测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阿仑膦酸钠对骨丢失大鼠骨密度、骨代谢、骨生物力学性能和骨结构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药物干预后4,8,12周,阿仑膦酸钠组骨密度均高于模型组(P<0.05);药物干预8周后,与模型组相比,阿仑膦酸钠组骨代谢指标尿脱氧吡啶诺啉,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水平均降低(P<0.05),腰椎和股骨的最大载荷、最大压强、模量以及Ⅰ型胶原不同交联形式的尿吡啶啉/脱氧吡啶啉值均增高(P<0.05)。结果证实,阿仑膦酸钠能够对抗因雌激素缺乏导致大鼠骨量的丢失,提高生物力学性能,改善骨基质结构,同时恢复因去卵巢所导致的Ⅰ型胶原交联组分的改变。
王翔郭海玲赵咏芳詹红生石印玉
关键词:骨组织构建骨质量骨强度I型胶原骨基质骨结构
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症小鼠生物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以小鼠骨质疏松症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小鼠股骨和腰椎生物力学的改善情况,进一步探讨补肾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靶点。方法选取10周龄野生型小鼠,采用卵巢切除术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同时随机将小鼠分为两组...
赵咏芳郭海玲王翔徐宇段铁骊
补肾方改善骨基质结构提高骨强度的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本研究利用切卵大鼠骨丢失动物模型,通过观察补肾方对骨基质结构的影响,探讨补肾方改善骨质量、提高骨强度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卵巢切除大鼠动物模型,运用骨骼影像学、骨组织病理学和骨生物力学等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补肾方对骨丢失大鼠骨密度、骨代谢、骨生物力学性能和骨结构的影响。结果补肾方能够对抗因雌激素缺乏导致大鼠骨量的丢失,骨结构的恶化和骨生物力学的减退,同时补肾方还能够改善骨内Ⅰ型胶原交联形式的组份。结论补肾方似乎可以通过改善骨基质结构,从而改善骨质量、提高骨强度。
王翔郭海玲赵咏芳陈元川詹红生石印玉庞坚
关键词:骨强度补肾方交联
步态矫正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7年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常见于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2])。在KOA的发生与发展中,力学因素扮演了重要角色([1—3])。近年来如何通过改善KOA患者受累关节的力学环境进而治疗疾病缓解临床症状已成为一个全新的研究热点。有研究证实([4—6]),
张旻庞坚陈博郭海玲詹红生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膝关节软骨力学环境步态训练骨质增生
社区老年人身体成分与骨折跌倒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评价老年人肌肉和脂肪含量指标与骨质疏松骨折风险(fracture risk)和跌倒风险(fall risk for older people-community)的关联性。方法选取上海市社区的215名老年人,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换算成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骨密度仪测量受试者的骨密度、肌肉含量和脂肪含量,计算得到肌肉质量指数(lean mass index,LMI)、四肢骨骼肌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脂肪质量指数(fat mass index,FMI)及体脂率(fat percentage)等指标。应用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指标与骨折、跌倒风险的关联强度。结果本研究中高骨折风险组老年人身体成分指标LMI、ASMI、FMI、体脂率较低,四肢脂肪/躯干脂肪比值较高,是骨折风险的独立因素,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了年龄、性别及BMI后,高体脂率、骨质疏松、低握力比正常者的骨折风险高1.030、6.035及2.044倍。高跌倒风险组老年人腰臀比、体脂率、四肢脂肪/躯干脂肪比值较高。腰臀比WHR是跌倒风险的独立相关因素。调整后骨质疏松和低步速比正常者的跌倒风险高4.357倍和3.167倍。结论LMI、ASMI、FMI、体脂率是骨折风险的相关因素,腰臀比、步速是跌倒风险的相关因素。
孙雯王培歌吴柱峰丁劼李小凯杨光月杨光月郭海玲
关键词:肌肉量脂肪量骨折风险跌倒风险
“石氏伤科膝骨关节炎特色诊疗方案”的临床优效性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验证"石氏伤科膝骨关节炎特色诊疗方案"对比传统膝骨关节炎诊疗方案的临床优效性。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的研究方法,对2007年至2013年在本院就诊的,年龄为44~71岁的,确诊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18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WOMAC量表积分的前后差值改变情况评定标准评定"石氏伤科膝骨关节炎特色诊疗方案"对比传统膝骨关节炎诊疗方案的临床优效性。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并按照方案实施治疗后,"石氏伤科膝骨关节炎特色诊疗方案"组WOMAC评分差值在疼痛积分、功能积分以及总分上都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而在僵硬积分上两组的差异不明显。结论:骨关节炎疾病病程缠绵、病理复杂,单一治疗往往未能尽全功,有必要根据个体特点,综合选择有限度的合理治法,争取疗效的最大化。"石氏伤科膝骨关节炎特色诊疗方案"对比传统膝骨关节炎诊疗方案具临床优效性。
陈元川庞坚石印玉郭海玲赵咏芳詹红生曹月龙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诊疗方案石氏伤科
X线摄片在膝骨关节炎关节狭窄程度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疾病,是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膝关节是最易受累的承重关节。膝OA患者常因疼痛、行走活动受限而致残,最终致残率达53%.据北京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膝OA的患病率高达49%,结合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在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约达1.78亿人,这无疑将给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带来巨大的压力。
杨光月李涛冯基栩郭海玲赵咏芳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X线
应用磁共振T2-mapping评价养血柔肝方延缓膝关节软骨退变的研究
2023年
目的复方中药防治膝骨关节炎是临床常用的方法,它能减缓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但对关节软骨的保护效果仍不明确。磁共振技术中T2mapping成像能对关节软骨进行定量客观的评估,因此本研究应用T2-mapping成像定量评价养血柔肝方延缓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退变的疗效。方法符合早中期膝骨关节炎诊断的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A组:养血柔肝方组34名;B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33名)。分别在入组时、第4周、第8周、第12周评估WOMAC评分,入组时及12周后评价受试者膝关节软骨T2值和全膝关节磁共振成像积分(WORMS)。结果养血柔肝方治疗12周后股骨软骨T2值(-1.51ms,P=0.021),髌骨软骨T2值(-3.12ms,P=0.006)均明显下降;反映全膝关节情况的WORMS评分(Z=4.33,P<0.0001)也明显下降。并且与硫酸氨基葡萄糖组相比,养血柔肝方在改善患者WOMAC评分上也有显著效果(A组-7.12 VS B组-3.68,P=0.04)。结论养血柔肝方能较好地改善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僵硬等症状,延缓软骨损伤,具有良好的软骨保护作用。
杨光月郭海玲李涛商海滨赵咏芳
关键词:磁共振T2值
温阳通督中药结合理筋手法对颈脊髓机械性压迫损伤家兔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温阳通督中药结合理筋手法对颈脊髓机械性压迫损伤家兔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60只,在家兔C5椎体上植入不锈钢螺钉,建立家兔颈脊髓机械性压迫损伤模型,术后观察两个月并进行Tarlov评分后,将造模家兔随机分为中药加手法组、中药组、弥可保组和对照组,前三组予手法及药物干预,两个月后颈总动脉取血检测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中药加手法组和中药组在200/s,30/s,5/s,1/s剪切速率下与对照组及弥可保组相比,全血黏度均明显降低(P<0.05);弥可保组在5/s剪切速率下与对照组相比全血黏度降低(P<0.05),而中药加手法组在5/s剪切速率下与中药组相比全血黏度降低(P<0.05)。中药加手法组和中药组的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弥可保组(P<0.05);中药加手法组、中药组和弥可保组的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通督中药结合理筋手法对慢性机械性压迫造成的脊髓损伤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轻红细胞压积、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的作用。
陈博林勋詹红生石印玉赵咏芳王翔徐宇郭海玲
关键词:中药理筋手法脊髓损伤血液流变学
上海市区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风险的FRAX^(TM)评估报告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调查上海市区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风险。方法对纳入的300例病例采用FRAXTM10年骨折风险评估表,调查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脆性骨折史、父母脆性骨折史、口服激素史、类风湿关节炎史、吸烟史、饮酒史,并测定L1-L4和髋部骨密度;分析不同年龄段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髋部脆性骨折风险以及骨折风险与年龄、体质量指数、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①300例调查者中男女比例为1∶3.6;女性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均明显低于男性患者(P<0.05),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和髋部脆性骨折风险均明显大于男性患者(P<0.05)。②不同年龄段女性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和髋部脆性骨折风险不同,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以60~69岁年龄段最高(P<0.05),髋部脆性骨折风险以70~79岁年龄段最高(P<0.05)。③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与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均呈线性负相关(r=-0.443,r=-0.545),与男性患者体质量指数和年龄呈线性负相关(r=-0.349,r=-0.617)。④髋部脆性骨折风险与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及体质量指数呈线性负相关(r=-0.405,r=0.676,r=-0.19),与女性患者年龄呈线性正相关(r=0.213)。结论上海市区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女性骨折风险较高,且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以年龄在60-69岁者最高,髋部骨折风险以70-79岁者最高;骨折风险与骨密度成负相关。
赵咏芳杨春生郭海玲段铁骊徐宇石印玉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折风险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