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昌军

作品数:10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细胞
  • 2篇肉瘤
  • 2篇迁移
  • 2篇脊髓
  • 2篇骨肉瘤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B
  • 1篇电生理
  • 1篇性细胞
  • 1篇血栓
  • 1篇压缩骨折
  • 1篇压缩性
  • 1篇压缩性骨折
  • 1篇炎性
  • 1篇炎性细胞
  • 1篇炎性细胞因子

机构

  • 5篇台州市第一人...
  • 4篇浙江省台州市...

作者

  • 9篇郭昌军
  • 2篇程朝辉
  • 2篇周健
  • 2篇洪荣华
  • 2篇李祥
  • 1篇曾利
  • 1篇程朝辉
  • 1篇周健
  • 1篇张富国
  • 1篇张富国
  • 1篇张福国
  • 1篇郑锋
  • 1篇梁一民

传媒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方法治疗伴有椎体内裂隙样变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分析闭合复位辅助下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内裂隙样变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伴裂隙样变的患者,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其中闭合复位组行闭合复位辅助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常规组行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闭合复位组患者术后1周的VAS评分略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每组患者的术后1周、术后12个月的ODI评分均明显小于手术前(P<0.05);闭合复位组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椎体压缩率略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各组患者在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椎体压缩率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闭合复位辅助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伴裂隙样变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术后腰背部疼痛改善明显,椎体高度恢复率高、适合临床医师选择应用。
曾利杜一鑫郭昌军曹斌豪郑锋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闭合复位椎体成形术
创伤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创伤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180例,根据DVT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出现DVT的研究组98例与未出现DVT的观察组82例。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后卧床时间、止血带的应用、既往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本组患者DVT发生率为54.44%(98/180);手术时间及手术后卧床时间较长的研究组患者DVT发病率高于观察组;同时研究组术中应用止血带及既往慢性病合并例数也多于观察组,P均<0.05。结论:手术时间、卧床时间、止血带的应用、既往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情况均会提升DVT发生的危险,临床治疗时应加以重视。
郭昌军
关键词:创伤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
老年脊柱手术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脊柱手术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骨科老年脊柱手术患者100例,其中31例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作为认知功能障碍组,69例未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作为非认知功能障碍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年龄明显高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P<0.05),术前,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炎性指标和非认知功能障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IL-1β、IL-6、TNF-α、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IL-1β、IL-6、TNF-α、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P<0.05)。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与血清IL-1β、IL-6、TNF-α、hs-CRP水平升高值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脊柱手术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hs-CRP水平升高,血清IL-1β、IL-6、TNF-α、hs-CRP升高幅度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
郭昌军洪荣华
关键词:脊柱手术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下调miR-19b表达对骨肉瘤MG63细胞侵袭、迁移及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下调miR-19b表达对骨肉瘤MG63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人骨肉瘤MG63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miR-19b inhibitor NC组、miR-19b inhibitor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通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迁移情况,通过免疫印迹(WB)法检测侵袭、迁移以及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miR-19b inhibitor NC组相比,miR-19b inhibitor组miR-19b相对表达量、转染后48 h、72 h吸光度(A)值、侵袭与迁移细胞数、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Wnt、细胞核β-Caten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质β-Caten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下调miR-19b表达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从而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侵袭、迁移。
潘寒松李祥郭昌军洪荣华
关键词:骨肉瘤MG63细胞迁移
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PFNA治疗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组自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共29例,男12例,女17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1.5岁。左侧14例,右侧1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类型:按Ev-ans分型,Ⅰ型5例,Ⅱ型10例,ⅢA型7例,ⅢB型3例,Ⅳ型4例。损伤原因:摔伤17例,高处坠落伤7例,车祸致伤5例。所有骨折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为65~95分钟。出血量为80~200毫升,负重时间4~8周。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4个月~25个月,平均18个月。结论 PFNA具有创伤小设计合理,允许病人早期活动,是理想的骨质疏松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物。
周健张福国程朝辉郭昌军
关键词: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病人
锁骨胸骨端骨折治疗方法探讨
2010年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而锁骨胸骨端骨折少见[1],约占锁骨骨折的3%,其治疗方法的选择目前存在很大争议.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T型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锁骨胸骨端骨折2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周健程朝辉郭昌军
关键词:锁骨骨折克氏针张力带T型钢板
TGF-β蛋白在急性脊髓损伤大鼠中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β型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type beta,TGF-β)在大鼠脊髓损伤后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假手术组。实验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作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同法暴露脊髓,但不损伤脊髓。2组大鼠术后24h取手术段脊髓,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和检测脊髓标本损伤段的TGF-β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实验组脊髓HE染色显示存在大量出血坏死后形成的囊腔,组织和神经细胞水肿以及神经纤维溶解消失。免疫组化结果发现,术后第24h实验组TGF-β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脊髓受重物打击后可上调TGF-β蛋白的表达,而这可能是脊髓损伤的机制之一。
周健张富国潘寒松郭昌军
关键词:脊髓损伤TGF-Β
KLF13上调对骨肉瘤细胞侵袭、迁移及p-AKT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Kruppel样因子13(KLF13)对骨肉瘤细胞(MG-63)侵袭、迁移的影响及该过程中p-AKT蛋白表达变化。方法将MG-63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C组和LV-KLF13-OE组;显微镜观察KLF13慢病毒颗粒转染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KLF13 mRNA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KLF13、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及磷酸化水平、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膜棕榈糖基化蛋白2(MPP-2)的蛋白表达情况;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划痕实验检测迁移能力;小室法(Transwell)检测侵袭能力。结果MG-63细胞转染效率>75%;与对照组和NC组相比,LV-KLF13-OE组细胞KLF13 mRNA和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F=1544.143、588.000、235.391,均P<0.001),MPP-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F=260.053,P<0.001);LV-KLF13-OE组细胞划痕愈合率[(20.07±8.18)%]、侵袭数量[(89.29±15.04)个]、p-AKT蛋白表达(0.21±0.02)水平低于对照组[(71.61±6.02)%、(221.33±20.09)个、1.12±0.12]和NC组[(74.93±7.21)%、(212.69±25.47)个、1.09±0.08,F=109.781、76.815、226.896,均P<0.001]。结论KLF13过表达可能通过下调p-AKT水平,抑制人骨肉瘤细胞迁移和侵袭。
潘寒松郭昌军梁一民梁剑伟李祥
关键词:骨肉瘤细胞迁移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强龙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强龙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方法2011年8月-2015年7月选择在笔者医院进行诊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6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手术方式都为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照组在脊髓减压前30rain开始快速静脉滴注甲强龙30mg/kg,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同时滴注促红细胞生成素3000U/kg,两组都治疗观察14天。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分别为15.09±2.14和12.48±2.98分,均明显高于术前的9.02±1.89和9.07±1.67分(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血清S-100B和NSE浓度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血清S-100B和NSE浓度也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手术之前诱发电位波形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均逐渐好转(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诱发电位波形类型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强龙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能有效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状态,降低血清中S一100B和NSE的含量,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郭昌军程朝辉张富国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甲强龙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电生理脊髓型颈椎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