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静红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动脉
  • 2篇疗效
  • 2篇脑炎
  • 2篇颈动脉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1篇蛋白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丁苯酞胶囊
  • 1篇丁苯酞注射液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动脉超声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硬化性
  • 1篇动脉硬化性脑...
  • 1篇毒性

机构

  • 5篇中山市人民医...
  • 5篇广东省中山市...

作者

  • 10篇郑静红
  • 4篇梁群娣
  • 2篇吴文军
  • 2篇佘子瑜
  • 2篇潘军利
  • 1篇徐嘉贺
  • 1篇周敏
  • 1篇潘军利
  • 1篇韩志安
  • 1篇梁韵
  • 1篇吴文君

传媒

  • 2篇神经疾病与精...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4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贝前列素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TIA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TIA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贝前列素钠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和凝血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lutination test,PAg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3 C—reaction protein,hsCR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TIA复发率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前列素钠联合阿托伐他汀在减小颈动脉斑块面积、调节血脂和预防TIA及缺血卒中发生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郑静红吴文君佘子瑜梁群娣潘军利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动脉斑块
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与血糖、血脂的关系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与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对60例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DAC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43例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NDACI)患者作对比分析。结果DACI组在血糖、血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NADCI组(P≤0.01);而血高密度脂蛋白则明显低于NDACI组(P≤0.001)。结论血三酰甘油、血糖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可能是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郑静红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死血脂异常
病毒性脑炎38例脑脊液β_2微球蛋白的评估
2008年
目的探讨脑脊液炎性蛋白与脑组织受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3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β2微球蛋白进行评估,并结合其临床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病例中约28.9(脑脊液β2微球蛋白出现升高现象。结合临床观察,发现脑脊液β2微球蛋白升高者病情重。结论β2微球蛋白的脑脊液浓度与脑组织受损程度呈相关性,及时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
郑静红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脑脊液Β2微球蛋白
尤瑞克林治疗前后循环脑梗死疗效对照分析
2014年
目的:对比尤瑞克林治疗前、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11例脑梗死患者,均采用尤瑞克林治疗,其中446例为前循环梗死患者(A组,n=446),65例为后循环脑梗死患者(B组,n=65);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平均用药时间、药物起效时间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7d、14d、28d的NIHSS评分。结果: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不大(P>0.05),A组的平均用药时间、药物起效时间显著优于B组(P<0.05);A组治疗后7d的NIHSS评分下降幅度优于B组(P<0.05),但其他时间点的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前、后循环脑梗死具有较好效果;尤瑞克林治疗前循环脑梗死的药物起效时间要短于后循环脑梗死,但用药后能阻止后循环脑梗死恶化进程。
郑静红佘子瑜梁群娣潘军利梁韵
关键词:尤瑞克林前循环后循环脑梗死
1例伴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僵人综合征
2008年
目的研究僵人综合征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方法对1例僵人综合征(SPS)伴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综合文献,阐述该病的电生理特点、治疗及预后。僵人综合征表现为进行性、波动性的肌肉僵直及僵硬,不受意志控制。清醒时出现,入睡后减轻或消失。肌电图表现为持续性的运动单位发放。结果僵人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与其他免疫性疾病同时并存。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及氯硝安定联合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僵人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与其他免疫性疾病同时并存。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及氯硝安定联合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郑静红
关键词:僵人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山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索中山地区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为脑卒中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广东省中山市本地4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进行危险因素初筛、实验室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合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进行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颈部血管内膜中层增厚检出率为30.85%,颈动脉狭窄检出率为5.74%;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33.18%;年龄、性别、吸烟情况、血脂异常、高血压痛和脑卒中家族史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相关性(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因素为高血压病和脑卒中家族史。结论: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采取特异性的防控措施,有助于脑卒中的防治。
郑静红吴文军韩志安周敏谭惠瑜
关键词:脑卒中颈动脉超声
丁苯酞注射液序贯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序贯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序贯丁苯酞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五聚素-3(PTX-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3个月的MMSE、MOC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3个月的NIHSS、AD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PTX-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序贯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炎性因子,对抗过氧化损伤,改善脑神经功能,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梁群娣吴文军郑静红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
25例脑干脑炎临床分析
2003年
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关脑干梗死的病例也越来越多.然而,脑干脑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与脑干梗死非常相似,在临床上容易引起误诊,已引起临床医生广泛的注意[1].本文报告我院1994~2002年所收治疗的25例脑干脑炎病例并做临床分析,其中10例误诊为脑干梗死.
郑静红
关键词:脑干脑炎激素维生素B族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多巴胺激动剂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收治的86例帕金森患者临床症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旋多巴和帕罗西汀治疗,治疗组给予普拉克索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2周后治疗组患者感觉异常、睡眠障碍、排尿障碍、性功能障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肢体浮肿两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8周、第12周,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时间越长差异越显著;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患者感觉异常、睡眠障碍、排尿障碍、性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作用明显,临床效果显著。
郑静红徐嘉贺梁群娣阮宗发潘军利
关键词:多巴胺激动剂非运动症状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早期诊断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研究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对其作出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追踪108例高血压合并高血压合并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年后症状、体征和头颅CT、MRI的变化。结果88例(81.5%)病例出现锥体束损害、假性球麻痹、感知行为异常、痴呆等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临床表现,78例(72.2%)患者出现典型的(Ⅲ型)Binswanger病的影像学改变。结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为颅内小动脉硬化慢性病程的最终结局。头颅CT、MRI的影像学改变早于临床症状的出现,为临床早期药物干预提供有力依据。
郑静红
关键词: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影像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