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桂丽

作品数:9 被引量:14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致病
  • 2篇致病菌
  • 2篇寡核苷酸
  • 2篇寡核苷酸芯片
  • 2篇核苷酸
  • 2篇RDNA
  • 1篇单胞菌
  • 1篇单级生物脱氮
  • 1篇新菌株
  • 1篇氧化法
  • 1篇养虾
  • 1篇养虾池
  • 1篇养殖废水
  • 1篇药性分析
  • 1篇医院感染
  • 1篇异基因
  • 1篇阴性葡萄球菌
  • 1篇源性疾病
  • 1篇中毒
  • 1篇生物接触

机构

  • 5篇广州市疾病预...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9篇郑桂丽
  • 4篇廖绍安
  • 3篇莫自耀
  • 2篇杨瑞馥
  • 2篇李孝权
  • 2篇邓志爱
  • 2篇翟俊辉
  • 2篇庞杏林
  • 2篇胡肖娟
  • 1篇孙儒泳
  • 1篇黄洪辉
  • 1篇李钏华
  • 1篇纪伟尚
  • 1篇王安利
  • 1篇龚玉娇
  • 1篇郭兆彪
  • 1篇王津
  • 1篇陈守义
  • 1篇刘俊华
  • 1篇胡玉山

传媒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全国畜禽和水...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大肠杆菌O157特异基因的PCR检测方法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特异的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的PCR方法。方法:针对大肠杆菌O157特异性基因rfbO157设计引物,扩增一497 bp的O157标识序列。结果:应用该PCR反应体系,对4株O157菌株和14株非O157菌株扩增结果表明,O157菌株均扩增出预期的497 bp片段,14株非O157菌株则为阴性。纯菌液检测灵敏度为60 cfu/PCR反应,模拟混合菌液检测灵敏度为400 cfu/PCR反应。结论:该方法用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的检测鉴定简便、快捷,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为O157的临床辅助诊断提供了有力手段。
郑桂丽廖绍安李钏华龚玉娇莫自耀
关键词:大肠杆菌O157PCR
常见致病菌通用芯片检测方法的研究
目的:利用生物芯片进行细菌的高通量检测和鉴定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但至今为之还未真正实现.为建立细菌性生物恐怖剂和重要医学细菌的筛查方法,该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基于16S rDNA寡核苷酸芯片的检测和鉴定常见致病菌的技术.方法...
郑桂丽
关键词:寡核苷酸芯片致病菌
养虾池好氧反硝化细菌新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特征被引量:37
2006年
利用间歇曝气选择性富集并对所获菌株的好氧反硝化活性进行检测。筛选到一株亚硝酸盐去除活性较高的好氧反硝化细菌。在溶解氧(D0)为3.80-5.21mg/L的培养条件下。该菌株10h内将亚硝态氮由26.18mg/L降至0;在盐度为0—25之间20h内均可达到同样的去除效果。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及部分长度16S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初步判定它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rtotrophomonas maltophilia。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只含亚硝酸盐还原酶nitS基因,其序列与Alcaligenes faecalis A15(后来被重新鉴定为Pseudomonas stutzeri)的nirS基因序列相似。
廖绍安郑桂丽王安利黄洪辉孙儒泳
关键词:好氧反硝化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RDNA
环境中“活的非可培养(VBNC)”细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04年
1982年徐怀恕等通过对V.cholerae和E.coli存活规律的研究,首次发现并提出了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butnonculturablestate,VBNC),即细菌处于不良环境条件下,其细胞通常缩成球形(最近许多研究中发现还有些细菌表现为体积增大,细胞伸长),用常规方法培养不能使其生长繁殖,但仍然具有代谢活性,在DNA合成抑制剂的作用下,添加一定量的营养物培养时,这些细胞虽然不能分裂,但仍可以伸长生长,证明其仍然存活,并非死亡。处于VBNC状态的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复苏,并具有潜在的致病性,如V.cholerae即通过这种形式实现越冬。至今已有多种细菌进入VBNC状态的报道,许多G-菌及某些不形成芽胞的G+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都可能进入该状态。这些细菌通过进入VBNC状态,得以渡过难关并存活下来,成为细菌的一种特殊存活形式。现在,细菌VBNC状态已作为微生物学的一个全新概念,受到极大的关注,它对传统的微生态学、食品安全、水质监测、菌种保藏及流行病学研究等均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人们应用基因工程菌的危险性评估提供了新的认识,本文对环境中VBNC细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郑桂丽廖绍安翟俊辉纪伟尚杨瑞馥
关键词:细菌
PCR-RFLP与特异引物PCR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型鉴定探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在流行病学溯源方面,运用PCR-RFLP与特异引物PCR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型鉴定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副溶血性弧菌核糖体基因16SrRNA序列进行PCR-RFLP分析、保守核糖体基因间隔序列16-23SrRNA(RS)和肠道细菌重复内显子保守序列(ERIC)进行特异引物PCR分析。结果:16SrRNA PCR-RFLP分析有4种模式图,RS-PCR分析有3种模式图,ERIC-PCR分析有10种模式图。结论:PCR-RFLP与特异引物PCR可以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快速分子分型鉴定,有利于流行病学溯源。
胡玉山郑桂丽胡肖娟刘俊华庞杏林邓志爱陈守义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一起由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对一起可疑食物中毒的病原菌相关实验室检测。方法:参照GB/T7489、W S/T.9-1996对食物中毒患者肛拭子进行致病菌检测,并对分离的可疑致病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RAPD)和药敏试验。结果:11份患者肛拭标本中,8份(占72.7%)分离出副溶血弧菌,血清分型均为O3:K6;毒力基因检测为tdh阳性,trh阴性;RAPD结果显示,8株副溶血弧菌具有相似的RAPD图谱。结论: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可疑致病菌检测、毒力基因检测及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结果,证实该起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弧菌引起,致病毒素主要为tdh编码的TDH。
林云万郑桂丽李孝权胡肖娟莫自耀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食源性疾病TDH
16SrDNA寡核苷酸芯片鉴定致病菌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 16SrDNA寡核苷酸芯片的检测和鉴定常见致病菌的技术。方法:以 16SrDNA为靶标,针对待检细菌设计合成一系列寡核苷酸探针,制备寡核苷酸芯片。细菌DNA经通用引物扩增标记后,与芯片杂交,对杂交图谱进行分析归纳,得到一套种和属特异的检测模式。结果:以本室保存的 33株菌 (包括 7个属 15个种)进行初步检验,结果表明,种水平上的鉴定准确率为 78. 79%, 21. 21%可鉴定到属的水平。结论:该研究建立的 16SrDNA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可以稳定、特异地实现细菌的高通量鉴定,为进一步检测研究奠定了基础。
郑桂丽翟俊辉唐学玺王津郭兆彪杨瑞馥
关键词:寡核苷酸芯片致病菌RDNA
海水养殖废水生物接触氧化法循环单级生物脱氮
本试验利用在填料上人工接种微生物组成的浸没式生物接触氧化硝化处理系统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效果良好。在试验水体体积与处理系统体积之比约为100:1的情况下对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起始浓度分别为4.0mg/L、1.76m...
廖绍安王安利黄洪辉郑桂丽韩舞鹰
关键词:生物接触氧化单级生物脱氮
文献传递
医院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2
2007年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CNS进行鉴定,以K-B法检测药敏,Nitrocefin色原法测定β-内酰胺酶,刚果红平板法检测黏质。结果在162株CNS中,检出表皮葡萄球菌83株,占51.2%;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102株,100.0%产β-内酰胺酶,黏质阳性率17.6%;苯唑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60株,5.0%产β-内酰胺酶,黏质阳性率1.7%;MRCNS对12种抗菌药物耐药性明显高于MSCNS(P<0.01);所有CNS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CNS已为重要医院感染菌;CNS耐药性增高与产β-内酰胺酶和黏质有关;临床应积极进行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合理用药。
庞杏林郑桂丽李孝权邓志爱莫自耀
关键词:医院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耐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