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春和

作品数:42 被引量:209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四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文化科学
  • 10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生物学
  • 17篇教学
  • 12篇课程
  • 10篇高中生
  • 10篇高中生物
  • 10篇高中生物学
  • 6篇知识
  • 6篇高考
  • 5篇复习
  • 5篇备考
  • 4篇生物课
  • 4篇生物课程
  • 4篇生物课程标准
  • 4篇生物学新课程
  • 4篇试题
  • 4篇中学生
  • 4篇中学生物
  • 4篇中学生物学
  • 4篇理科
  • 4篇理科综合

机构

  • 41篇北京市第四中...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2篇郑春和
  • 1篇李高峰
  • 1篇刘恩山

传媒

  • 32篇生物学通报
  • 2篇中学生物教学
  • 2篇课程.教材....
  • 2篇小学语文
  • 1篇大自然
  • 1篇中国教师
  • 1篇教育学报
  • 1篇大学(高考金...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0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子与细胞”模块的解读(1)被引量:1
2004年
郑春和
关键词:生物学课程
浅谈新课程中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被引量:1
2004年
李高峰郑春和
关键词:生物学探究性学习课堂活动教学方法
论生物学科教材分析及知识重构被引量:1
2020年
阐明教学设计要重视教材分析,知识重构是教材分析的重要任务,以及知识重构的原因和方法。
郑春和刘恩山
关键词: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教学研讨——“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构思被引量:2
2007年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植物的激素调节”是必修部分中“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第1学习单元。该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阐述植物激素对其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本文从单元知识内容、学习目标、教学策略等方面,谈谈对本单元的教学构思。
郑春和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植物激素激素调节《生物课程标准》
风雨润桃李,黑白画春秋——与2011届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们座谈
2012年
1959年8月的金秋,我踏入我们北师大的新校园,在生物学系攻读生物科学教育5年,1964年8月的金秋毕业,走上中学生物学教学一线,至今已50多个年头,我是同学们的名副其实的校友。一、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1964年毕业,@我被分配到北京市远郊区的顺义县牛栏山中学,在这所农村中学任生物学教师20年。1984年调入北京四中,任高中生物学教师。2001年退休至今,参与生物新课程改革及教学研究的行列。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市区,无论是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一线还是研制新课标,我都铭记母校"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脚踏实地地为基础教育出一份力、发一分光。
郑春和
关键词:校友黑白画生物学教学生物学教师桃李风雨
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2
2002年
现代认知心理学十分重视学生的概念学习,布鲁纳、加涅和奥苏伯尔等学者对概念和概念学习都有许多著述。他们认为,概念是知识的细胞,命题是知识的基本单元,一个命题是由多个概念组成的复合概念。每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原理。
郑春和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概念同化习得概念教学
“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教学与科学思维训练被引量:4
2008年
高中生物学课本中"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部分内容,以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的极好素材,阐述利用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的目标和方法。
郑春和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知识释疑——“分子与细胞”模块
2009年
依据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不同版本的高中生物学课本相继问世并在实验区使用。尽管这些高中生物学课本的主干知识及核心概念基本上一样,但在某些知识的层次结构和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方面仍然有着些许差异,尤其是对同一个单元知识点的不同表述形式,为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带来困惑。
郑春和
关键词:知识点生物学课程细胞分子
萨顿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推理方式被引量:15
2010年
1903年萨顿(Walter Stanborough Sutton)在他的题为“遗传中的染色体”的论文中指出,在蝗虫的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行为与贝特森提出的等位别型(后来称为等位基因)的行为完全平行。据此,萨顿做出“遗传因子一定是位于染色体上”的科学推断。在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有人认为萨顿的结论是类比推理的结果,
郑春和
关键词:染色体行为等位基因受精过程
“遗传与进化”模块的解读被引量:5
2004年
郑春和
关键词:生物学课程进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